第274章 不用這麼震驚吧!(2 / 2)

不過答話的不是季芸芸,而是趙飛揚。

“也不用這麼震驚吧!彆說大學生分不分配工作,現在多少乾了十幾年的老職工們還排著隊辭職下海呢,為了什麼?還不是想多賺點錢,要麼就是之前的工作實在不喜歡乾不下去,要麼無是原本學化學的被分去乾文秘,學數學的被拉去打算盤,不合適唄!”

祁格子個性還是保守一些,這一聽未來可能不分配工作了,那不是意味著以後沒了保障?

像她父母都是在工廠乾了一輩子的,且不論效益好不好,隻要廠子還在,工人們心裡就有底,後半輩子總有退休金和工會照應著,“鐵飯碗”這個詞不是白來的。

如果大學生們開始在人才市場自由流動,或者說工作不再是一錘子買賣,那未來的變數就大多了。

也怪不得祁格子會這樣想,這麼長時間以來絕大多數國人一輩子都被綁定在一個地方,有的甚至一家老小都在同一個工廠上班。

比如像江鋼這樣的大型國企,廠區範圍大到堪比小型城鎮,裡麵內包含了住宅、學校、醫院、商場、劇院、體育館等等,除了火葬場沒有,幾乎生老病死都可以一站式搞定,哪怕一輩子不往外走也沒什麼問題。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對“鐵飯碗”和找工作這件事的理解和外頭的人是很不一樣的。突然一下子告訴他們,從此以後你們自由了,各憑本事吃飯,這件事情帶來的衝擊力就比一般的社會議題大得多。

季芸芸想到了原先姑姑季英傑所在的印染廠,早些年說的並購也不了了之,如今都快要揭不開鍋了,每個月工資都發不全,40歲以上的全部下崗沒商量。

每次提起這個“老東家”,季英傑都唏噓不已,如果當初不是聽從季中傑的建議入股雲瓏閣,如今是怎麼個悲慘下場還未可知。等40歲被“下崗”了再出來創業,即便季中傑全力支持,她有沒有這個心力還兩說呢。

現在這樣有奔頭的日子,讓她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再對比起曾經印染廠的同事們,如果沒有當初勇敢邁出那一步,也許今天她也不過是那些憔悴、憤怒、迷茫中的一員。

季芸芸倒是了解祁格子多一些,見她眉頭微蹙,再聯係到她成長的環境,多少懂一點她的心思,勸道:“格子,你就不用擔心啦,反正以你的成績肯定能考上協和,咱們國內醫生的缺口又這麼大,隻要你順利畢業,最好再讀個研,頂著協和的名頭還怕找不到工作?無論是留在京城還是回來,肯定大把人搶著要的。”

祁格子最擔心的無非是未來會因為工作不順而增加家裡的負擔,雖然她想讀書父母肯定一萬個願意供著她,可從小自立的祁格子,隻希望能早點穩定下來好好回報這個家。

學醫雖然是她的誌向,但學醫也真的挺苦的,不僅僅是學業繁重的問題,更苦的是當其他人都瀟灑畢業了,作為醫學生本科就得讀五年,如果再讀研又是三年,然後進了醫院還得從實習醫生做起。

一個正常年齡的醫學碩士,畢業的時候大概二十六、七歲,這個時候才能開始拿實習生的工資,比起同齡人來說,落後了不知幾千幾萬公裡。

當然作為醫生辛苦是辛苦,社會地位和福利保障還是不錯,所以學醫是一條長期持有換來長期回報的漫長征途,必須耐得住性子,吃得了苦。

所有這些要求祁格子都符合,吃苦受累她都不怕,選擇學醫雖然出頭的日子是晚了點,但勝在穩定。

而且外科醫生是個精益求精的技術活,終究得靠水平說話,祁格子出了名的勤懇好學,又是個能鑽得進去的性子,學醫對她來說確實是上上之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