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遠不想多說什麼,隻點了點頭便牽著季芸芸往外走。
楊艾琳見他是這種態度,心裡有數了,簡單說了句“您好”然後跟在楊銘遠後麵。
賀揚君就更簡單了,不管什麼時候他叫一聲“王阿姨”是不會錯的。
至於一無所知的歐陽青蘇,呃,也無所謂了,反正全程保持禮貌微笑。
王豔就這麼看著一群年輕人從她麵前魚貫而過。
她已經有很長時間沒見過楊銘遠了,早些年還想攀扯楊家重新做回名門貴婦,事實證明這不可能。
但有一樣她不可能輕易鬆開手,楊銘遠是她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她回不去楊家,但兒子她不可能放棄。
這些年王豔時常會找機會接近楊銘遠,可最好最好的情況不過是站一處多說幾句罷了,連坐下來好好吃頓飯都是奢求。
曾經她風光是因為嫁入楊家,後來的風光是因為出賣楊家,再後來新靠山倒了,楊家回來了,雖然楊家人不屑於同王豔一般見識,但就是這種劃清界限置之不理,已經讓王豔寸步難行。
當年季芸芸第一次遇見王豔時,她正和一個叫石景春的“倒爺”打得火熱,那時候王家的光係還能苟延殘喘,石景春做邊貿走si需要打通關係,而王豔需要財力來支撐她光鮮亮麗的生活,所以兩個人一拍即合。
那會兒王豔還想過把石景春的女兒石嫣轉到京大附中,跟楊銘遠做校友,指望能上演一出日久生情,可惜最後也不了了之。
再後來北方劇變,曾經的北方大國土崩瓦解,許多人隻覺得天地變色心有戚戚,但這卻是石景春的狂歡。
原本他就是整個北方數一數二的大倒爺,遇到這種百年不遇的“良機”就愈發大膽了。
“罐頭換飛機”上輩子是那位牟姓大佬的傑作,但這一世出頭的人變成石景春。
這筆買賣成為中俄民間貿易史上最大單筆的貿易,1991年的年度熱點人物也成了他石景春。
其實對現在的石景春來說,王家已經沒什麼用了,但在王豔身上他還是用了幾分真心的,兩年前王豔就辭去了體製內的工作,石景春也放了一家小公司到她手上打理。
這世上無數道理兜兜轉轉,真理卻隻有一個,在懸崖邊遊走的石景春依然需要一個穩當的靠山,無論王豔和楊銘遠關係如何,但畢竟是母子,除了一點點真心,石景春看中的也有這個。
說起來王豔這個女人也算傳奇了,至今為止三段婚姻都堪稱轟轟烈烈。
楊家不用說,當年扶搖直上又迅速隕落的劉家也曾名揚萬裡,現在的石景春,雖然身不再朝堂,可名聲卻響徹全國,甚至有人傳言他是國內首富。
今天王豔出現在這裡是旁人請她吃飯,大名鼎鼎的石太太如今在城內炙手可熱。
對於這種偏僻又沒名沒姓的小飯莊王豔本來是沒什麼興趣的,但萬萬沒想到,竟然在這裡遇見了楊銘遠,更沒想到這處農家漁莊竟然會是利大同開的。
但無論如何,既然遇見了,王豔怎麼可能讓楊銘遠一句話不說就走。
與她同行的人對她皆有所求,她便是暫時離開一會兒也沒人會多說什麼。
所以,沒等楊銘遠走遠,王豔又喊了一聲:“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