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剛剛1個小時。”
餘林生看了一眼時間佩服的說道:“這林塵真的是太厲害了,在眾人觀影有點勞累的時候突然來這麼一個小插曲。”
“是的,看看眾人的反應就知道了。”
一旁的美玲也是低聲說道:“林塵太厲害了。”
其它導演這個時候也都是稍稍坐直了身子。
這部《讓子彈飛》的拍攝手法、劇情走向有那麼一點反常規了。
甚至是接下來的劇情讓人猜不透。
六子說死就死。
前腳鴻門宴張麻子和黃四郎已經仿佛是冰釋前嫌了,結果後腳黃四郎就派胡萬去殺縣長。
對,胡萬是假死。
可是緊接著胡萬就被張麻子乾掉了。
總之呢,一切都是讓你想不明白到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不,老二和老三來找花姐,黃四郎眨眼就來了。
一場衝突也是差點起來了。
畫麵一轉,張麻子的兄弟開始各種的扮相,全都是臉上抹著紅啊,綠的。
師爺的臉色是一副懵逼的神情。
“去哪啊這是,怎麼還扮上了?”
師爺,也就是馬邦德有點著急的說道:“不是要跑吧。”
“你去不去?我們去發錢。”
張麻子笑著說道。
“糟踐東西,不去。”
“不去是吧。”
“不去。”
“那我告訴你,我這次去,可能回得來,也可能回不來,我要是回來,你就跟我跑,我要是回不來,你就自己跑。”
張麻子沉吟片刻,然後朝著師爺說道。
“去…去哪啊?不是發錢嗎??”
師爺不解的問道。
“是發錢,還有,半夜的時候可能有人來找你,他要找你聊什麼你就聊什麼,他怎麼聊,你就怎麼聊,但是,要慢,要沉住氣,越慢越好。”
張麻子說完這句話後,畫麵一轉。
“你親眼看見了?”
“我親眼看見了。”
“你親眼看見縣長親自帶隊出發?”
“我親眼看見了。”
“你親眼看見縣長帶隊出發去發錢?”
“我親眼看見了。”
“他戴的幾筒?”
“九筒。”
“好極了,今晚不搶錢,殺人。”
“殺誰?”
“殺九筒的縣長。”
“殺縣長不用戴麵具,您等著驗屍吧。”
“回來,全給我戴上,麻匪火拚,縣長暴死,聽著多麼的順耳。”
……
黃四郎和胡千兩人的對話也是節奏稍快。
接下來又是他媽的搞笑時刻到來。
胡千看到領頭的戴了九筒,所以全都換成四筒。
這邊張麻子也是開始換麵具。
雙方一碰頭,結果懵逼了。
全他媽的是四筒。
……
“哈哈哈,笑死我了,這他媽的怎麼打。”
“尼瑪,這接下來準備怎麼演???”
“我倒是期待了啊,哈哈,全讓張麻子猜到了,黃四郎竟然真的找師爺了。”
……
影廳裡再次響起了笑聲。
接下來胡千報道,城裡麻匪火拚,死了6個人,但是他們的人安然無恙。
這讓黃四郎是相當的高興,他拉著師爺來到了出事地點,然後笑道:“師爺,請。”
馬邦德不敢動。
“或許是你的恩人呢。”
黃四郎笑著說道。
馬邦德拍馬屁說道:“您才是我的恩人。”
一句話讓黃四郎是哈哈大笑了起來:“既然我是你的恩人,那就聽恩人的話揭開看看,去吧,來,照上,照上。”
“什麼情況?什麼情況???”
馬邦德大叫了起來。
這時黃四郎走近一看也是尖叫了起來:“胡萬!!怎麼會是胡萬???”
……
這個情節大部分人都是沒有猜到。
“我靠,太他媽厲害了啊。”
“這張麻子厲害啊。”
“靠,這樣算是成功的把黃四郎給算計了吧。”
“是的,確實是成功算計到了。”
……
因為胡萬的事讓黃四郎不得表示:“三天之後我一定給縣長一個驚喜。”
“湯師爺,他是胡萬的恩人,現在又成了你的恩人,你給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
“這還用翻譯。”
“我讓你翻譯給我聽,什麼叫驚喜。”
“不用翻譯,就是驚驚喜啊。”
張麻子一個勁的逼著馬邦德翻譯什麼叫驚喜。
“翻譯給我聽,什麼叫驚喜,什麼他媽的叫驚喜,什麼他媽的叫他媽的驚喜。”
張麻子指著馬邦德大聲說道。
“什麼他媽的叫驚喜啊。”
馬邦德也是把目光望向了黃四郎。
“驚喜就是三天之後我出一百八十萬給你們出城剿匪,接上我的腿。”
黃四郎大聲說道:“明白了嗎?”
“這就是驚喜啊。”
馬邦德也是忙說道。
“翻譯翻譯。”
可是張麻子這一句話直接讓黃四郎和馬邦德兩人的表情楞住了。
還他媽翻譯?
張麻子的人也都樂了。
……
不止電影裡的眾人樂了,就是影廳裡的眾人也都樂了。
“哈哈,太有意思了。”
美玲笑著說道:“這一段好搞笑,感覺張麻子好二啊。”
“二嗎???”
餘林生卻是微微搖頭說道:“他這是故意的,他要讓老湯在他跟黃四郎中間隻能選一個人,牆頭草要不得。”
接下來,張麻子拍老二去青石嶺接應他們。
在張麻子看來事已經辦了七成了。
接下來則是跟馬邦德解釋了一下。
屍體就埋在哪,事就出在哪,事出在哪,黃四郎就在哪裡出現。
一切天衣無縫。
“我姓張,字牧之。”
張麻子朝著師爺說道:“從講武堂出來,我追隨過鬆坡將軍,給他做過手槍隊長,後來廬州會戰,將軍負了傷,再後來,將軍死在了日本,我回來了,碰上軍閥混戰,天下大亂,我隻得浪跡江湖,落草為寇,牧之,也被叫成了麻子,人們不願意相信一個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們願意相信一個土匪的名字叫麻子,人們更願意相信他的臉上應該長著麻子。”
這翻話也是讓師爺感歎了一翻,他說道:“人可真是夠草蛋的,我的故事卻是這樣……”
“那年,我也十七歲,她也十七歲。”
“停,我不願意聽你的故事。”
“哎哎哎,我一般不願意跟人說心理話,這都到跟邊了,你不能讓我咽回去吧。”
“咽回去吧,因為你說出來也是假的,你是個騙子。”
……
這兩人的對話也是讓大家給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