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個人對於《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非常的自信,同時我也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在國慶檔上映。”
“我認為我已經說的夠清楚了,《流浪地球》之後我就會前往好萊塢闖蕩。”
“我有足夠的自信,關於電影我自然也是早就想好了,不過暫時不方便透露。”
“今天是《白蛇緣起》的慶功宴,所以希望大家還是把所有的目光都是放在《白蛇緣起》上。”
……
林塵接受了采訪,然後基本上都是還是上一次公布出來的這些東西。
在他看來,他覺得自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
關於有多少人聽,或者說有多少人願意考慮,那麼就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事情了。
對於《白蛇緣起》的口碑與票房已經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就這樣的口碑,就這樣的票房,你說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除了說牛逼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慶功宴結束之後,不少的人都是對於《白蛇緣起》進行了討論,而除此之外,更多的人則是開始期待起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畢竟這是繼《黑客帝國》之後的第二部科幻的電影了。
大家不期待是假的。
當然,所有的人都是沒有料到的是星火影視竟然直接宣布定檔了一部武俠電視劇。
《鹿鼎記》。
這部劇之前拍攝的時候一直都是保密的,甚至所有的人都是並不清楚的。
之前《鹿鼎記》的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可是也僅僅如此。
畢竟的受眾還是有限的。
為此,當《鹿鼎記》宣布定檔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略顯驚訝。
“我靠,之前一直都說《鹿鼎記》要拍攝的,可是我沒有想到竟然這麼快。”
“沒錯,這個我是看了,我覺得挺好的。”
“哈哈,我也覺得挺好的。”
……
很多人這個時候都是對於《鹿鼎記》進行了一些討論。
至於自來水們則是告訴所有的人,《鹿鼎記》這個非常的精彩,他們相信電視劇也會不錯。
關於電視劇林塵拍攝的是當初陳小春的版權。
雖然後來改編的《鹿鼎記》很多,但是對於林塵來說他最喜歡的還是陳小春的版本,至於電影則喜歡星爺的那兩部。
關於《鹿鼎記》最終依舊在魔都衛視。
目前星火影視和魔都衛視基本上算是一個長期的合作了,林塵並沒有忘記自己當時的小目標,買下一個電視台,可是他知道像魔都這樣的一線衛視,想要買下電視台那是癡人說夢。
但是其它的已經頻臨破產的電視台倒有可能。
林塵已經讓袁野稍稍的關注一下。
如果有這方麵的機會,那麼就趕緊拿下。
關於《鹿鼎記》的演員林塵罕見的沒有用任何戲骨或者說是流量明星,全是新人。
對於他來說,這也算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當《鹿鼎記》預告片出來的時候業內都震住了。
“我了個天,我想說現在星火影視這麼剛嗎?”
“汗一個,我實在搞不明白星火影視這是弄的什麼?”
“無語了,話說星火影視真的自信到可以捧新人都能成功的地步了嗎?”
……
但是彆管怎麼說,很多人對於這部電視劇還是非常的自信的。
或許在他們看來,因為林塵是編劇,又因為《鹿鼎記》版的群眾基礎在,所以這部電視劇還是獲得了不錯的期待。
當開播這一天,很多人倒是各種想法。
有的看完了預告片覺得倒是有點像喜劇片,但是有的看了之後卻是覺得像是諜戰片了,但是彆管是什麼片子,基本上很多人都是在這一天打開了電視機。
“公元一六六一年,清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痛愛兒榮親王幼年夭折,所寵愛之董鄂妃告病故,終於憂鬱駕崩,順治駕崩後,貞妃與孝康皇後相繼而亡,宮中傳言此四人皆死於非命……“
開始的時候就是一段旁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翻。
然後就是太監海大富出場了,他在宮中十年就是為了查出當年孝康皇帝和董鄂妃的死因,終於得知關鍵人物太監陳文亮避藏在揚州,便帶同小桂子到揚州,尋找陳公公。
同時,畫麵一轉,也是到了麗春院。
韋春花出身青樓女子,與兒子韋小寶相依為命,小寶聰明伶俐,但為人口甜舌滑,乃市井之徒,和麗春院的倒水雜役陳光臭味相投。
陳光見海公公來到揚州,心知不妙,連夜離開,還著小寶替他取回小木盒,海公公見小木盒,要脅小寶帶他往找陳光,原來陳光就是陳文亮。
……
隨著第一集的結束,很多人都是覺得這韋小寶哪裡像是正人君子啊,完全的就是一個無賴啊。
可是也是因為很多人已經看習慣了一些偉光正的主角,因此對於韋小寶這樣的一個角色反倒是有些喜歡。
除此之外,劇情的進展也是挺讓大家覺得搞笑的。
韋小寶的誤打誤撞,還有遇到茅十八的一些衝突笑點引得很多人感覺這部劇不算太枯燥。
可也就如此了。
畢竟首日兩集基本上人物主線還沒有一點點的揭開呢。
收視率方麵,《鹿鼎記》的收視率也是首播獲得了開門紅。
而接下來半個月,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一直保持著不錯,然後韋小寶的好色還有不擇手段讓很多人覺得這部電視劇有那麼一點點三觀不正啊。
至於業內也是略顯驚訝。
因為這樣的一個主角真真的是很反套路的,不過餘林生卻是覺得這才是市場應該有的轉化。
就像是前一段大火的魏櫻珞這個角色一樣。
因為這些年,業內基本上對於所謂的套路,對於所謂的高大上的主角已經是受夠了,恰恰如此,才有了魏櫻珞和韋小寶這樣的角色。
在上映的半個月來,《鹿鼎記》裡的人物也是這方唱罷我方登場。
然後每一個人物都是性格鮮明。
恰恰如此,觀眾對於這部電視劇才會相當的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