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097三合一(1 / 2)

鹹魚被逼考科舉 清涴 15464 字 9個月前

其實虞衡現在搗鼓出來的自行車, 跟後世還有很大區彆的,持久性就沒後世好,動不動就要換鏈條。

京城的達官貴人們出門, 要麼騎馬要麼坐馬車, 前朝還有坐牛車的, 因為牛比馬走得更穩,不過後來慢慢都坐馬車, 牛車逐漸被取締, 大部分牛還是作為耕牛, 放在了最合適它們的位置。

自行車這玩意兒,對達官貴人們來說, 其實沒有什麼特彆實際的用途。速度不如騎馬,舒服不如坐馬車。

但是!這玩意兒稀罕啊!

物以稀為貴這句話是永遠的真理, 更彆提,這玩意兒還是兩任帝王爭著搶著要盤進自己手裡的東西。單是這份榮耀, 足夠自行車笑傲群雄,身價倍增,成為大宣新一代的潮流用品。

虞衡最開始做自行車,就沒想過走平價路線。主要吧……怡陽府的橡膠樹雖然不少,但除了做自行車外,虞衡還要做其他橡膠製品。像雨靴鬆緊帶這類東西, 其實更加貼合大眾的需求。

達官貴人到了冬天能穿皮靴保暖, 普通百姓哪裡穿得起?能多納幾雙千層底布鞋就非常舒服了。但是, 布鞋穿著雖然舒服,到了雨雪天,那就是遭罪來的,鞋子襪子一起濕。尤其是冬天下雪後, 在外麵走一圈,腳都不是自己的了,回家後都沒有知覺,凍得不行。

雨靴雖然保暖效果不太好,好歹能防水,到時候往裡麵塞個毛鞋墊,也能稍微起到一點保暖效果。

這樣便民的東西,虞衡當然不會把價格定得太高,那就失去了意義。但怡陽府的百姓還要脫貧呢,要是全走物美價廉路線,怡陽府脫貧之路更要艱辛不少。

所以,虞衡就把自行車定位成奢侈品。景隆帝和昭寧帝都這麼賣力表演代言了,要是虞衡還不抓住這個機會,那他這個怡陽府知府也彆當了。

人一旦忙起來,就覺得日子過得飛快。一直到把自行車做出來送去京城,虞衡已經在怡陽府待了整整十個月了。

小湯圓也過了兩歲生日,從一個走路走得晃晃悠悠的小企鵝長成了不那麼晃悠的小小男子漢啦。

虞衡對小湯圓有頗多愧疚,風碣縣的橡膠廠從籌備到做出成績,都是虞衡一手操辦的,縣令們也沒閒著,每個縣令都領了修路的差事,負責自己縣內的那一段路,八個縣同時施工,虞衡這邊的橡膠廠也在同期籌辦,可以說,從虞衡上任後,整個怡陽府,不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就沒一個閒著的。

這十個月,應該是怡陽府官民過得最累的十個月了。

但是,他們做出成績來了!

連接各縣的水泥路已經修好,進入州城後又並入了岐州至京城的水泥官道。單就這一條路,怡陽府就是大宣境內的獨一份,朝廷大手筆還隻修了京城到其他九州的水泥官道呢,州下麵的府?不好意思,沒那個銀子,你們想修,自己想辦法。

有胡尚書在,撥款是那麼好申請的嗎?

彆說岐州其他府的知府酸成檸檬了,就連其他州的刺史,聽了這事兒後自己都怪不得勁兒的。

這差彆待遇,誰看了不眼紅?

眼紅也得忍著,誰讓人家虞衡能耐呢?

他申請的款項是一百萬兩銀子,拿了這一百萬兩銀子修了路,辦了廠,短短十個月,啪嗒一下弄出來一自行車,見過的人不多,但太上皇和昭寧帝搶來搶去,就這架勢,自行車就肯定不會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次品。

虞衡也膽子也特彆大,客串了一把資本家,達官貴人們給他寫信要買自行車,說什麼任由虞衡定價,虞衡還真沒跟他們客氣:承蒙惠顧,一輛自行車一萬兩銀子,不二價,謝謝。

這要是在後世,虞衡定的這價格,妥妥被人舉報到消費者協會的節奏。但現在不一樣啊,天底下就虞衡這兒有自行車,目前還就皇宮裡有一輛,還被景隆帝搶去行宮了,昭寧帝還眼巴巴等著呢。

壟斷的生意最好做,技術掌握在虞衡手裡,價格定多少,那還不是任憑虞衡說了算?愛買不買,不買有的是人等著,就是這麼霸氣。

其實虞衡報的這價格聽著唬人,但是吧,向他寫信要買自行車的人是誰?京城那幫達官顯貴啊!那幫家夥家底有多富,虞衡心裡清楚得很。

想當年虞衡還是個混吃等死的紈絝時,跟著沈家兩位表哥混過一段時間的紈絝圈。好家夥,那些豪門大族的紈絝,那手筆,確實對得起他們的出身。一萬兩銀子,玩的大的紈絝,一晚上和死對頭爭風吃醋給花娘砸的錢,就差不多有這個數了。更彆提這幫達官顯貴們買古董字畫花去的銀子了。

虞衡把自行車的價格定在一萬兩,對達官顯貴們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一萬兩買個大麵子,出個大風頭,值!

想想玻璃鏡子最開始出現時,法國王後結婚,威尼斯國王送她那麵小小的玻璃鏡,就值十五萬法郎。後世一麵小鏡子才多少錢?

這麼一算,虞衡給自行車定價一萬兩一輛,還能稱得上一句良心價了。

當然,就這個價格,其他人聽到都不淡定了。

一輛自行車就要一萬兩銀子,虞衡隻要賣出了一百輛自行車,那他不就把申請的一百萬兩銀子的撥款給賺回來了嗎?

不考慮虞衡辦廠花掉的人力物力成本,單看這個明麵上的賬目,好像也沒什麼毛病。

更重要的是,達官顯貴們對虞衡這個報價都接受良好,紛紛表示:這個價格非常可以,我們要買!

有些人家還不止買一輛,再加上收到消息的人又不止京城的官員,地方上的官員消息也是很靈通的,聽了這消息,也趕緊給虞衡來了信,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跟不上潮流,被京官甩在身後,說什麼也要買一輛自行車。

單就這些訂單數目,就超過了一百輛了。虞衡隻要把這些訂單給結清了,刨除修路辦廠的錢,還能純賺一大筆銀子。

這樣的好消息,虞衡當然不會瞞著昭寧帝和閣老們。

胡尚書當即抖起來了,在早朝時嘚瑟地四下看了一圈,尤其給了當初反對給虞衡撥款的官員們,目光明晃晃地透出鄙視,樂嗬嗬道:“當初嘉國公說要發展怡陽府,要一百萬兩銀子,你們還不同意。看看,才過了十個月,他就把這一百萬兩銀子給賺回來了!”

當初反對的人臉色漲紅,被虞衡這般打臉,心裡確實有點不痛快,但更多的還是高興,大大方方地認了錯,“是我們小看嘉國公了。”

都是為朝廷效力的同僚,先前他們反對撥款,也是因為虞衡要的這次款項數目太大。現在虞衡有本事盤活怡陽府,還能把朝廷前期的撥款給賺回來,那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當然,該酸的時候還是得酸。不少人的眼神就時不時地往虞啟昌身上飄,心裡也納了悶了:虞啟昌當年到底是拜了哪路神仙,竟然能生下來虞衡這樣的兒子?

還真彆說,真有貴夫人偷偷向沈氏打聽,問她當年懷虞衡時吃了什麼,用了什麼,去了哪家廟。就想全都記下來,等家裡後輩有孕後,通通照做一回。

彆說貴夫人了,就連宮裡的嬪妃都動了這個心思。要不是她們在宮裡,行動不便,她們也得照著沈氏當年那套來一份啊。

誰不想生一個像虞衡這樣出息的兒子呢?

尤其是在皇家,太子優秀嗎?當然優秀。但是摸著良心說,比起虞衡來,個人能力上,那還是有點差距的。

後宮中從來不缺野心家,動這個念頭的嬪妃還真不少。

虞衡要是知道這些嬪妃們內心的想法,定然要呸她們一臉。太子現在才十二歲呢,虞衡十二歲時還在混吃等死當鹹魚呢,要不是係統給力,把他給鞭活了,虞衡現在還是靖安侯府中一條躺平的鹹魚,哪有什麼能耐?

太子的優秀,那才是真的優秀。這幫人腦子裡都在想些什麼呢,除非她們能幸運地碰上被係統綁定,但這事兒,那可比天上下刀子還離奇,基本沒有另外一個如虞衡一般的幸運兒了。

就虞衡的辣雞係統,還是未來的虞衡做出來的呢,四舍五入就相當於是虞衡把它做出來的,這才能有虞衡的這番奇遇。

她們有這精力,還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怎麼教導孩子。先天天賦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還有人的品行,那才是最重要的。真要來個攪風攪雨的聰明皇子,那怕又是皇室的另一場災難了。

胡尚書得知虞衡這邊的自行車生意這麼火爆後,高興之餘還要敲虞衡的竹杠,理由也很充分:你辦廠修路的款項都是朝廷撥下去的,現在自行車的進項,是不是也該送進國庫來?

虞衡對此表示理解,而後溫和又堅定地拒絕了胡尚書的請求:現在還隻有風碣縣慢慢發展起來了,其他七個縣還得想其他辦法。自行車的進項,朝廷不是也要收稅的嗎?有這個稅款就夠了,剩下來的銀子,還得用來發展其他七個縣呢!

胡尚書當即翻臉,寫信過來把虞衡罵了個狗血淋頭,痛斥他這種翻臉不認人吃進好處就不認賬的無恥行為,又堅定地表示:既然你都開始發大財了,又捧出來一隻會下金蛋的寶貝母雞,趕緊把戶部撥下去的一百萬兩銀子還回來!

胡摳門兒可真小氣!

這是虞衡收到信後的第一想法,朝廷的財政撥款竟然還能往回收的?這又不是虞衡借戶部的銀子,哪有這種操作的?

這一瞬間,虞衡和鞏尚書的腦電波接上了了,隻想吐槽胡尚書太過摳門兒。

胡尚書任由虞衡吐槽,態度絲毫不改:甭管你說什麼,趕緊把銀子拿回來!

虞衡覺得,胡尚書這就是眼紅橡膠廠的產業,恨不得全搬進國庫才好。

流動資金這麼重要,虞衡哪會輕易就把銀子給還了。但看胡尚書那不給銀子就跳腳的架勢,虞衡還是扣扣索索地給了一半,信上特彆不舍得提到:這可全都是看在您先前對我的一片回護之心上,才從牙縫裡擠出來的銀子啊!剩下的一半,等到我把怡陽府全都盤活了再給您!

胡尚書當即呸了一聲,臉上倒是帶了幾分笑。

虞衡那邊是真抽不出那麼一大筆銀子,主要是虞衡一向都大手筆,對待百姓特彆寬厚,就說各縣修路吧,虞衡雖然沒有整天盯著,但還是給縣令們下了死命令:千萬彆苛待了百姓,提供的那餐飯,油水要足。這還沒算前來修路的人的工錢呢。

八個縣一起動工,光是工錢和飯錢這兩樣花銷,都十分巨大。更彆提買水泥的錢了,那才是大頭。鞏尚書不可能白給虞衡那麼多水泥,虞衡可是拿了一百萬兩銀子撥款的大款,朝廷再白給他那麼多水泥,那他拿著這麼多銀子要乾嘛?辦個廠要花一百萬兩銀子,那這辦的是廠還是無底洞啊?

吞金獸也不帶這樣吞銀子的。

所以,彆看虞衡明麵上拿了一百萬兩銀子,闊氣得不得了,實則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根本就不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樣,富得流油。

就水泥那價格,哪怕鞏尚書說服了胡尚書給了虞衡友情價,最終的價格算下來還是十分讓人肉疼的。一整個府城,八個縣,全都要修路,要用的水泥,數字極大,所花的銀子,同樣是個讓人心驚肉跳的數目。

虞衡還要辦橡膠廠呢。前期的辦廠,找人取橡膠,還要做簡易儀器,哪怕有係統幫忙,免去了虞衡走彎路浪費材料和銀子,整個一套流程弄下來,銀子還是流水般地花了出去。

光是建那個橡膠廠,就花掉了近十萬兩銀子。

虞衡是想打造一個工業區的,橡膠製品作為風碣縣的主要產業,肯定是要帶動周邊縣的經濟和工業,從中衍生出來的工業品,都能在這個區內。

想當然耳,這個工業區的麵積肯定就小不到哪兒去。

虞衡又是個關心百姓生活條件的好父母官,橡膠廠建起來了,工人們的待遇應該不能差吧?食堂肯定要有,居民樓也得開始建,過個三年評選出一絲優秀員工,享受分房待遇,那孩子的養育問題也要跟上,這可是大宣未來的花朵,從小就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品德,教育總得跟上吧?有了這麼多人,工人的收入還頗有可觀,那商業區是不是也可以安排上?

虞衡做規劃的時候,圖紙換了一張又一張,最終定下來的就是一大片麵積廣闊的工業區,規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當然,這樣一個大工程,想要一次性做完肯定也是不現實的,虞衡目前隻是做好了前期的廠房,後期那些設施慢慢跟上。

至於工人問題,虞衡最先想到的就是最先發現橡膠樹的那幫大漢。這也是緣分,要不是他們扛著橡膠樹往虞衡麵前經過,虞衡還想不起來橡膠樹這一茬。既然要辦橡膠廠,這是一樣新鮮的事物,除了虞衡之外,其他人都沒有經驗,既然都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的家夥,虞衡也就隻能挑些有緣人了。

先前那位帶路的獵戶留給虞衡的印象不錯,虞衡建好橡膠廠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位獵戶,橡膠廠要開起來,人手必不可少。

獵戶帶著他那幫兄弟都來了,全是周圍的百姓。開玩笑,這可是知府大人一手操辦的廠,特地點了他們的名,誰不來誰傻!

對於橡膠廠的第一批員工,虞衡自然是儘心儘力地教,這可都是未來的技術骨乾,以後的新員工還得他們來帶呢。

至於橡膠樹那邊,虞衡調了一部分衙役過來看守,為此還讓風碣縣多出了一部分衙役名額,不少人家搶破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