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121(1 / 2)

鹹魚被逼考科舉 清涴 5386 字 8個月前

虞衡拒不承認自己像胡尚書, 還覺得自己特大方,整個大宣都沒幾個比他更大方。

這話其實也沒太大的毛病,就橡膠廠那些東西, 虞衡要是不拿出來充當公用,給國庫創收,就那些橡膠製品的利潤,都夠虞衡八輩子了。

從這一點來看, 天底下比虞衡大氣的人真不多。

不然的話,虞衡直接以秦溶月的名義開個店鋪, 在裡頭賣這些玩意兒, 早就賺回來金山銀山了。

要不,虞衡拿著銀子在岐州轟轟烈烈的搞建設, 朝廷的反對之聲並不多呢。

禦史也都不是傻的, 也有腦子不清楚的想要一波虞衡刷刷自己的名聲, 結果還沒開始擼袖子乾,就被禦史大夫給拍了回去。

廢話,這些玩意兒可都是虞衡自己想出來的, 人家願意拿出來給官府創收, 那是人家大氣,你們這幫二傻子還吃飽了撐的去參彆人, 真把虞衡參煩了,撂挑子不乾, 岐州原本能得的銀子, 你們來補上?那數目,怕是賣了你們整個家都補不上。

既然得了好處,那就偷著樂,彆跳出來蹦躂討人嫌。吃了人家的飯還嫌人家的飯不好吃, 做人不能太無恥。他們是禦史,雖然乾的就是得罪人的活,但總歸還是要點臉的。

景隆帝心中未嘗沒有想給昭寧帝提議,讓虞衡接胡尚書班的想法。不過眼下說這話還太早了,還得再曆練虞衡一番。

這小子想弄個貧困戶免費就醫,還想在岐州試點,要乾的事情那麼多,再在岐州待一任吧。

其他人要是知道自己少了個入京機會,怕是要悔青腸子。但虞衡不一樣,這貨對自己有著迷之自信,堅定不移地認為自己有天是要入閣的,事業上一路高歌猛進,最後當上首輔才是。對於進京這方麵,虞衡表示:那不就是早晚的事嗎?反正都能進京,再擔任一屆岐州刺史就任唄。

說實在的,岐州現在百廢待興,虞衡一頓操作猛如虎,愣是把岐州慢慢給盤活了。這種從無到有穩紮穩打向上走的成就感,還真就不比入閣差。

巧了,虞衡這會兒也不太想離開,他還想把岐州打造成一個實業和旅遊業都十分興旺的特色州呢,哪能乾活乾一半就把事情扔給彆人。那爽點都砍半了。

再說了,虞衡已經把最艱難的部分,發展方向和實業都弄好了,接下來的事隻要按部就班就行。真要彆人調過來摘了這個大桃子……虞衡覺得其他人可能是在想桃子吃。

虞衡說把景隆帝當岐州旅遊大使,那真不是隨口說說,行動力也是杠杠滴。景隆帝前腳剛走,虞衡後腳就把這事兒給宣揚開了,還不是這年頭兒的街頭巷尾流言風,而是根據不同年齡層製訂了不同宣傳模式。

對於讀書人,那不用說,先把虞衡寫的那篇送彆名篇給扔出去,等到諸多讀書人交口稱讚拍案叫絕時,再甩出接下來的話術,“這文章裡說的這個有諸多奇處的地方就是岐州,太上皇都對那兒讚不絕口,離開時還特彆舍不得,也正是因為如此,嘉國公才作了這篇文章呢!”

在這種天子受命於天坐擁天下的環境中,一個讓帝王都讚不絕口流連忘返的絕妙去處,對其他人的吸引是巨大的。尤其是,許多讀書人還真不差錢,想也可以理解,念書就是一件燒錢的活,家底不殷實的,根本供不起一個讀書人。

另外,讀書人也講究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倡導大家多出門走走,到處遊學,增加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眼界。

有錢,有出去旅遊的正當理由,不少讀書人一聽這話。心裡就活絡開來,都是一個想法:岐州有那麼多新奇事物,又有個傳奇人物坐鎮,這些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不去見識一番,真是可惜了。

再說了,虞衡可是六元及第的科考大佬,要是他們能僥幸得虞衡點撥一二,那不就賺大發了嗎?

這麼想的人還真不少,反正聽到這消息後,收拾行李前去岐州的人還真不少。

對於其他不念書的百姓,虞衡就不可能拿文章給他們看,得到的回應肯定是人家看都不看就來上一句我不識字。

對於這類人,虞衡直接讓說書先生上場,上來就是一段震驚體,“震驚,這地方竟然讓太上皇舍不得回京!”

這標題,擱後世妥妥被罵,這年頭兒卻稀奇得緊,說書先生驚堂木一拍,這話一念,台下頓時鴉雀無聲,一雙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說書人,注意力全都被吸引了過來。

說書先生嘴皮子利索,常年說書,節奏也把握得十分到位,語氣也隨之跌宕起伏,聽得眾人如癡如醉,麵露向往之色,恨不得親自跑去岐州去看看。

反正從虞衡收到的各地反饋情況來看,再過不久,岐州就要迎來一大波遊客了。

這一大波遊客,身份還挺特殊,大半都是讀書人。這年頭兒的讀書人其實挺難伺候,有些人真就是心比天高,略有不滿就開始扯大旗逼逼賴賴,又因為多念了幾本書,自有一股傲氣在,掐尖要強也是無法避免的。

看看每次春闈,各地士子齊聚京城時的熱鬨就知道了。挑釁比試就從來沒消停過,虞衡當年去江南,還以一己之力單挑了一整個書院來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