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部分地區、海南、寧波等地新年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比一年更好。
湖北地區的人大年初一第一餐要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家裡的學生要吃雞翅,意思是“展翅高飛”;家中已工作的人則要吃雞爪,寓意“新年抓財”。
福建閩南、福州等地大年初一早餐要吃麵條,寓意“年年長久”;而漳州地區則吃生薑、皮蛋和香腸,寓意“日子越來越紅火”。
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萬年糧”就是除夕預先拿出數日食用的米,供在桉頭,初一用這些米煮飯,並且要煮足夠一家人三天吃的飯菜,寓意“不愁吃喝”。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吃過餃子之後,張忠華跟婁家幾人就帶著一疊紅包出了門,過年出門可是要發利是的,不說見人就發,但是看到熟悉的或者認識的還是要發的。
“我們一起出發吧,永嘉你們兩口就彆去了,那邊人太多,曉麗快到預產期了。”
婁父笑著說道。
“嗯,那我們就不去了,你們看好小寶就行。”
婁永嘉看了看自己大著肚子的媳婦兒,又看了看躍躍欲試的兒子,知道自己是沒法跟著去了,而且把兒子一起就在家裡的可能行不大。
於是隻能認命了,並交代看好兒子。
“哥,嫂子,等我回來了給你們帶好吃的。”
婁曉娥拉著婁小寶的手說道。
眾人乘坐汽車向著中環敢去。這邊大年初一可是要去廟上香的,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有個好彩頭。
頭柱香是不可能了,估計昨晚就有不少人在排隊了,港島對風水之類十分看重,做生意的對風水更是看重,所以港島風水學十分發達。
在港島有個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相傳“有求必應”。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釋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
是港島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也是港島最著名的廟宇之一。享負盛名,無人不曉,香火鼎盛,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市民都要爭頭柱香。
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鬆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他的簽文十分靈驗。
當然東南亞的華人信奉最多的就是媽祖,初一、十五的香火更是鼎盛,一些出海的船員也要到媽祖廟祈求保佑平安。
張忠華跟婁家幾人到達中環的天星碼頭已經快要十點了,看著排隊等候坐船過岸的人張忠華深感絕望,太不方便了。
本島到半島的的海底隧道可是要在69年才動工,一直到72年才通車,還有四年時間,想想就讓人絕望。
排了半小時隊,又等候了十多分鐘才坐上公交車,一路堵車,到達黃大仙祠已經十一點半。
這來上香的人,跟前世的春運,還有節假日的景區有的一次,除了人還是人,到處都是黑壓壓的後腦勺。
為了安全,張忠華還把婁小寶架到了脖子上,要不然真怕給他擠沒了。
隨著人流排隊進入,買了花和水兩樣貢品,進入黃大仙祠,上香磕頭祈願,隨後走出了廟宇。至於求簽,看著烏泱泱的人張忠華瞬間沒了興致。
在廟會上隨便吃了點小吃,跟著樓家人馱著婁小寶逛了一個多小時,就離開了黃大仙廟附近返回銅鑼灣,等等到家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把一眾人等累的夠嗆。
有了這一次的經曆,張忠華決定以後的再也不來湊這個熱鬨了,實在是太難受了。
讓張忠華想起了第一年上大學放寒假回家,因為沒有經驗所以沒有買到機票,做硬座從重慶一路坐回徐州,死的心都有了。
回到婁家稍微一休息,婁曉娥、劉曉麗還有婁母三個人拉著婁振華打死了麻將。
婁小寶坐在沙發上看起了連環畫。
張忠華跟婁永嘉哥倆兒,則被趕去廚房開始準備晚上的大餐。
晚上,六個半人坐在歐式的飯桌前吃起了團圓飯。
“阿華,太古那邊店麵什麼時候營業?”婁父說道。
“快了,過幾天就能裝修好,等散散味道十五差不多就可以正式營業了。”
“嗯,下一步你有什麼打算?”
婁父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等太古城穩定下來之後,就要開始擴張了。九龍油尖旺等地都在計劃之中,爭取今年把 cfc餐廳開遍全港島,明年進軍棒子還有腳盆國,同時涉足東南亞。”
聽到婁振華詢問自己的計劃,張忠華毫不猶豫的把對於明年甚至後年的計劃說出來。
“九龍那邊的海運大廈附近不錯有沒有想過在那邊開店啊?”
婁振華想了一下對張忠華說道。
張忠華心中翻了個白眼,我當然想了。
海運大廈誰不知道啊,是港島西九龍區最大麵積的購物中心,也是港島大型商場之一,是九龍倉集團旗下的物業。
尤其是在幾十年後,是到港遊客必須觀光購物景點之一,每個周末都有十幾萬人次進入商場,而平日也有五六萬人在這辦公室大樓上班。
“你要把店鋪開到全港島,那是不是也要在九龍半島那邊建立一個中央廚房了。
如果從本島這邊往九龍運的話,貨車每天要是輪渡過去也太麻煩了。”
“先輪渡吧,在港島這邊找個工廠,到時候中央廚房統一搬過去,配方也能保密安全些。”
張忠華也有些無奈的說道。
lak哥馬上就要跑路了,港島的秩序要出問題了。本島這邊還好,九龍尤其是油尖旺亂的不得了,還是運貨車乘輪渡來回運把,麻煩一點的沒辦*******渡過去也無所謂,反正一共也才兩公裡,多買輛貨車的事情。做餐飲的配方是最重要的,配方要是泄露了,那競爭力就會大幅度下降。”
婁父也認同張忠華的想法。
“唉,這港島也太亂了,大的社團動不動就有上千甚至上萬人,港島府也不好好管管。”
婁母對於港島的至於無不擔憂的說道。
“港島政府想管也管不了的,這些年港島人口暴漲,基礎設施跟不上,很多孩子上不了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又上不起,所以隻能進入社團了。
這邊的稅收很大一部分要上交給英國老,港島政府想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也沒有錢啊。”
張忠華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