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2 / 2)

隨著個人計算機技術的成熟,收銀機係統進化到第三代-基於pc的收銀係統,第三代收銀係統利用個人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實現了檔桉的處理、庫存及客戶資料的管理、刷卡、驗證等商業管理中的各種需求。常見的是分離式架構,即一台個人計算機主機加上小型顯示器、打印機、錢箱及pos鍵盤等,也有將設備包裝在一個機櫃裡,為整合式機體。

不過這東西還早著呢,現在連掃描槍都無法生產,就更不用提pos機了。想要開發第三代收銀機最少也要到十幾年後了,而且就算開發出來也隻能在發達國家使用,東南亞就要到90中期差不多才開始使用。

正當張忠華在感慨的時候,電話鈴聲響了起來。

“社長,我已經和富士製鐵的社長談好了,需要3.9億美元收購富士製鐵。富士製鐵那邊大概一個月時間就可以把所有的小股東清退出去完成充足。”

電話中傳來了稻山嘉寬略顯激動的聲音。

“日野家族在富士製鐵有多少股份?”

張忠華問道。

“日野家族在富士製鐵持有48%的股份,大概需要2億5千萬美元就能收購下來。”稻山嘉寬解釋道。

稻山家族持有新日鐵20%的股份,日野家族至少也要留15的股份,兩人加起來差不多35%。

合並後他們兩人的股份也會再次被稀釋一些,留出10%股份給管理團隊和未來優秀的人才作為分紅股份。

新日鐵未來肯定要在東瀛上市的,大家一塊再稀釋25%的股份,到時候自己持股還能超過三分一就行。

至於絕對控製線67%,那是絕對不可能達到了;相對控製線51%,東瀛政府也是不會允許的;安全控製線34%也就是三分之一沒有太大問題,隻要不與其他股東產生嚴重衝突,手中的一票否決權足夠控製新日鐵了。

等到新日鐵在東津證券所上市後,就可以在股災之前套現,等股災過後再增持股份為股民提升信心,拉升股價增加持股,不錯不錯。

而且等新日鐵也差不多進入全球市場,廣場協定也不怕。隻需要在澳大利亞和巴西去畫幾個圈,就什麼都不怕,雖然自己隻知道大概位置,但是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地便宜啊,

“社長,社長,你在聽嗎?”

聽到電話裡沒有動靜的稻山嘉寬在電話中小聲問道。

“不好意思,剛才想事情走神了,你說什麼了?”

被打斷yy張忠華正色的問道。

“我說您什麼時候和富士製鐵的日野家族見一麵?”

稻山嘉寬問道。

“這件事情,由你們兩個人全權做主,新的鋼鐵公司我隻會大的發展方向提意見,不直接參與管理的。”

張忠華說道。

新日鐵的事兒張忠華就不去搗亂了,他相信新日鐵未來會發展的比原來還要好。

聽到張忠華話的稻山嘉寬激動的差點跳起來,這位社長看來是真的不準備過問具體事宜了,那自己不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總裁了。

“好的社長,我一定會處理好收購富士製鐵的事情,不過耗費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

稻山嘉寬強忍住激動的心情對著電話的說道。

“這塊就麻煩稻山桑多費心了,一定問加緊組建計算機團隊,爭取早日實現自動化操作。”

張忠華說道。

稻山想起老板可是聞名全球的計算機軟件大神,yh數據庫在東瀛可是很受歡迎的,有他的帶領計算機團隊一定能讓公司實現自動化,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好的社長。”稻山嘉寬激動說道。

處理完東瀛新日鐵事宜的張忠華帶領著大批的安保團隊和招募的計算機人才離開了東瀛,返回港島。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張忠華乘坐的飛機平安降落在啟德機場,而此時機場在大批的武裝安保已經嚴陣以待。

雖然之前玉皇安保已經把來港的東南亞悍匪打的頭破血流,張忠華的師弟們也讓起了壞心思的社團成員徹底消失,讓整個港島見識到張忠華的力量。

但是小心無大錯!

“老板,我們上車出發吧。”

張龍恭敬的對走出機場的張忠華說道。

現在玉皇安保人員雖然達到千人規模,但是也都分散在各地還有一部分在貨輪上,而且跟海盜打了好幾仗,留在港島的足足有三百人。

“我們安保團隊如何,沒有摻雜進來什麼不穩定因素吧?”

從善如流的張忠華立刻做鄰居防彈車,等車裡坐穩後,張忠華向張龍問道。

“沒問題,我們招聘的都是到港島已有三四年的家室齊全的,而且基本都是從內地過來的。

他們家人也全部安頓到了天水圍。大家都很感激老板,咱們的安保人員都是絕對信得過的人馬。”

張龍保證道。

張忠華現在的身價實在是太恐怖,負責的安保必須經過嚴格的篩選。

“嗯,養殖場那邊招募的退役軍人也不能放鬆,要適當組織訓練,作為安保公司的後備人員。”

張忠華點了點頭對張龍吩咐道。

“是,師兄,那邊也有師兄弟負責,招募來的退伍軍人都沒有放鬆,”

說話間,汽車一路從機場直接行駛到港島的玉皇大廈,通過維多利亞港也沒有下車,當然輪渡上也沒有其他人,整艘輪渡都被張龍包了下來。

而辛曉玲和集團高層早就知道張忠華回來的時間,所有人在會議室等待,如今高層的工資也是一千美元起步,幾個主要負責人更是高達四五千美元,收入水平秒殺港島99.999%的人。

陳應斌、袁有斌等眾人也在聊著集團最近的近況。

“大家好久不見,工作辛苦了。”

張忠華推門走進會議室,然後和眾人一一打過招呼。

“老板辛苦了!”

辛曉玲、陳應斌、袁有斌等集團高層也很配合的回應自家老板。

他們老板近期在東瀛的動作可是不小,先是收購了兩大鋼鐵公司準備重組一家大型鋼鐵公司、組建家樂福超市、開發各類軟件等等,可以說是不斷的擴大集團版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