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邵這次能跟著一塊兒去,也是沾了秦先生的光。
在這金壇縣裡頭,能與秦先生交情不淺的文人,其實並不多。
雖說秦先生不過是個秀才,可秦家早先便是耕讀世家,秦先生自己又教出來了一位進士,家中的兩個兒子亦去做了學官,在這金壇縣一帶,秦家的地位自然是非同尋常的。
顧邵對秦先生這類人向來怵得很,總覺得當著這些人的麵,他說什麼做什麼都不自在。
隻是如今他當起了秦先生的關門弟子,即便他是被迫的,可是這些事,往後他也推脫不得了。
顧邵跟著秦先生坐著馬車去了一處私人園子。
園子在縣城東南處,便是做馬車也行了將近兩刻鐘之久。
到了那地兒,顧邵心裡有些沒底,隻因來之前秦先生曾再三交代,讓顧邵不許丟了他的臉。
他這猶猶豫豫的樣子,讓秦先生看得氣管子都疼:“要下來就利索一點,做什麼婦人家的情態。”
顧邵垂頭喪氣地出來了。
秦先生簡直拿他沒有辦法。
不多時,兩個人便進了園子。裡頭的人已經到齊了,秦先生過來之後,陳秀才和鄭舉人便起身過來相迎。
顧邵在看到那位陳秀才之後,瞬間端起身子來,略顯恭敬地朝他行了一個禮。這是這恭敬有幾分真,便值得商榷了。
陳秀才果斷地受了。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之後,道了一句“極好”,方才含笑著同秦先生寒暄起來。
顧邵眼觀鼻鼻觀心,並沒有多插嘴。
這陳秀才本名陳寅,與秦先生是同年,關係素來不錯。不過陳秀才不比秦先生執著,他試了兩次科舉之後,知道自己怕是考不上舉人,便及時收手,安安心心地當了一個小地主。
前些年,陳秀才出門的時候被賊人盯上,危難之際,顧大山和顧大河兄弟倆剛好趕到,剛好救下了陳秀才幾人。
之後陳秀才想報恩,顧大山自然將家境不如他的弟弟給推了出來。
陳秀才本就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在知道顧大河家有個不錯的長子,還是個讀書人之後,心中便起了心思。待見了真人,陳秀才更覺得對方一表人才,是個不錯的後生,當下便琢磨著結為兒女親家。
這事兒顧家人自然是再樂意不過。顧大山和顧大河一聽陳秀才有了這個打算,忙不迭地應下了。
隻是陳金蓮聽聞這婚事之後,說不上滿意,也說不上不滿意。要她說,自家兒子便是配知縣家的嫡長女也使得,這陳家,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地主,陳家家主也不過就是個秀才罷了,這樣的人家配她兒子,實在是勉勉強強。不過陳金蓮雖然這麼想,卻也未敢表現出來。
她慣會裝的,陳家人見了他之後,反而覺得陳金蓮是個客套人,因而對顧家的好感又添了一層。
有了陳秀才這個牽頭搭線的,顧邵這才進了秦先生的學堂,開始正兒八經地讀起了書。
後來,又稀裡糊塗地考中了秀才。
這之後,陳金蓮就越發地飄了起來,一度在心中鄙夷起了陳家。她這態度雖然沒有明說,可是家裡人也多多少少能看得出來。
許是受了她影響,就連顧邵對待陳秀才的時候,也沒了,一開始的小心翼翼。
係統對顧邵的心思掐得準準的,見他這會兒又在裝模作樣,不免諷刺道:“要是沒有這位陳秀才,你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地呢,做人都有良心。”
“我哪兒沒有良心了,沒見到我剛才已經向他行過禮了嗎?”
係統涼涼地笑了一聲,事實證明,宿主一家人都是極品。
那邊,幾個先生碰頭之後,便開始品茗賞畫。一時,又有鄭舉人讓人拿出一盆開得正好的芍藥,讓眾人品鑒。
文人湊在一塊兒,自然是要詩文唱和的。
幾個先生在亭子裡作詩,餘下的學生便在水榭裡頭三三兩兩地聚著。因這些先生時常聚在一塊兒,所以他們手下的得意門生彼此間也都熟悉了。隻是今兒,他們中間卻多了一個人。
所以,難免引人注目了一些。
顧邵一板一眼地坐在那兒,麵上看著波瀾不驚,實則心中早已經煩躁不安。
他能感受到眾人的視線都若有若無的放在他身上,帶著好奇跟打量,並沒有什麼惡意,隻是這樣的目光,顧邵仍然不大適應。他更喜歡所有人敬佩一般地仰望著他。
係統覺得顧邵這樣的心態就不對,他不能總和那些什麼都不懂的人湊在一塊兒,借以尋找優越感:“宿主你不去打招呼嗎?彆人都在看著你呢。”
“我才不去。”顧邵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去打擾他們了,明顯不是一個圈子的人,“他們都不來找我,我做什麼要求不找他們?”
顧邵倒是不想湊過去,隻可惜那邊的人一直沒有停下對他的討論。
都是在一個縣城裡頭,方才秦先生介紹了之後,他們便知道這位是誰了。說起來,這位還算是他們金壇縣少有的年少有為之。
這水榭中,剛好還有另一位厲害的。
“也不知那顧邵,到底能不能同周兄相較。”
這話一出,旁邊的人便笑了:“怕是不能。這顧邵倘若真有本事的話,怎麼會一直這般籍籍無名?秦先生為何一直不曾帶弟子過來,難道你們還不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