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天說,目前來看,唯一的一個副廳級的空位子被高平搶去了,隻能把安廣元平調走了,第一個目標是去省勞動廳,而且和廳長嶽儘忠已經溝通過了,嶽也同意組織部門的安排,因為嶽在江城當書記的時候與安的關係也不錯,也十分認可安的工作能力;第二個目標就是高平離開的康武縣,讓安去那任縣委書記。至於最終怎樣安排,組織上準備爭求一下安的個人意見後,再進行安排。
高平又問,安市長是否知道了這些情況?黎明天回答說,組織上尚未跟安講。
“那李紹剛書記會把這個消息告訴安市長嗎?”高平進一步問道。
黎明天回答:“我還沒又把意見反饋給李書記。”
高平繼續道:“嶽廳長也不會把省勞動廳準備接納安市長的事兒,告訴他吧。”
“在沒有最後確認安廣元去哪之前,嶽儘忠應該不會和安廣元講,他還是有這個素質的!小高,你問這些的意思是?”
“哦,黎部長,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安市長還不知道這些情況的話,我想對他的去留問題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您看如何?”
黎明天首肯道:“完全可以,對於他你比任何人都有發言權嘛。”
高平侃侃而談道,如果把安提拔到副廳級崗位上,自己絕對不反對他離開,但是如果將安平調離開江城的話,自己則由不同的看法。
高平詳述說,外界都認為他與安廣元有矛盾甚至勢不兩立,其實那是彆人因誤解而流出的傳言,他與安廣元充其量是工作上的矛盾,並無個人恩怨。如果這時候讓安廣元離開,不僅為這種傳言提供了佐證,而且說明他高平心胸狹窄,一回到江城便排斥異己,所以,自己不想背這樣的黑鍋。
“黎部長,我雖然是江城人而且也在那工作過很久,但是,畢竟離開江城很長一段時間了,這次回去任書記一職,我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因此,我特彆希望有一個既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又對江城特彆了解的市長配合我工作。這個人選,除了安市長再無第二人可以替代。
黎部長,我在江城當市長的時候,安市長就是主抓經濟工作的常務副市長,那時,我們因為在某些具體事務上有點政見不一致,從而產生過矛盾,但那都是我的責任。這次回江城以後,我一定會汲取以前的教訓,多與安市長溝通,避免一言堂的情況再度發生。
從某一方麵上看,安市長在江城比我還有號召力,組織上如果非得要把安市長安排彆處的話,我寧可把這個副廳級的書記還給他,我這樣說,沒有一點虛偽的意思,純粹是為了江城經濟發展著想,請組織上充分考慮我的意見。”
黎明天聽了高平的長篇大論後,哈哈大笑,說沒想到高平竟然有這樣的襟懷,他本以為,高平聽說安廣元離開江城後會欣欣然,沒想到卻極力挽留。
“小高,你的一番肺腑之言讓我很有感觸啊,為什麼有些人總以為黨委和政府的兩個一·把·手,就不能通力合作攜手並肩呢?
其實,你們江城是有這個優良傳統的,嶽儘忠在那當書記你當市長的時候,市委市政府就很團結;閔春暉當書記你當市長的時候,雖有些小摩擦,但是矛盾化解的也不錯;安廣元接替你的市長職務後,與閔春暉配合的也得到了立山市委和省委的肯定。因此,組織上有理由相信,由你牽頭的江城常委班子,也一定是一個團結的班子,勇於開拓、創新的集體。
小高,今天,我重新認識了你,如果說康武縣的經濟發展,驗證了你在城市發展、經濟建設方麵的能力,那麼你的不計前嫌,勇於擔當善於發現自身缺點的精神,則驗證了你政治上的成熟。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小高啊,正如你所說的那樣,回到江城後,你肩上的擔子會很重,我希望更相信你在安廣元等同誌的配合下,一定能把這副擔子挑起,並大踏步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