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稚月和明淵清現在所在的這條街上書坊茶鋪最多,還有兩所私塾,平日裡也較為安靜。
隻是這幾日彆來書坊裡出了這個新話本,才造就了這幅門庭若市的樣子。
兩人往另一條街的方向走去。
另一條街多是商鋪,此時街上熱鬨非凡,都是為了過年出來采買的人。
往日裡就熱鬨不已的街道上,道路兩旁的商鋪門前都掛上了紅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
另一條街人頭攢動,比剛剛書坊門前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薑稚月自然是沒有找到張氏他們,不過卻是遇到了白逸風。
白逸風在街上遊蕩著,左看看右看看,也是一副尋人的樣子。看到薑稚月和明淵清,他立馬就跑了過來。
薑稚月看他過來,問道:“事情辦好了?”
白逸風笑著答了,說的倒是實話:“嗯,給我師傅他老人家去了信,打聽一下他現在在哪。”
薑稚月好奇的問道:“你那個前任國師的那個師傅?”
白逸風給了肯定的答案。
對於白逸風的這個師傅,薑稚月在白逸風要碰瓷呆在她身邊的時候,她就聽聞其人了,隻是一直沒有見過。
薑稚月哦了一聲,提醒道:“那彆忘了把你的保護費結一下。”
白逸風自閉中,勿擾!
薑稚月笑著看了他一眼,沒有再提這事。
“見我娘他們了嗎?“
白逸風搖了搖頭,他也是剛遞了消息來到街上,就碰到薑稚月他們了。
三人隻好在街上亂轉,看能不能碰巧遇見張氏他們。
這個鎮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三人隻沿著街走了沒一會,就看到了兩輛牛車,其中一輛還帶著車廂。
而沒有車廂的那輛牛車上,此時已經堆放了不少的東西,薑雨慶正在牛車旁看著。
其餘人不在,應該是在旁邊的哪個鋪子裡買東西。
薑稚月三人朝著薑雨慶走了過去。
中途,張氏幾人又回來了一趟送東西,然後就拉著薑稚月和明淵清一起去成衣鋪子選衣服。
張氏給薑稚月、明淵清和張小燕三個人選的都是紅色的夾襖,說是看著喜慶。其他人也都各買了一身新年的衣服,衣服上多多少少都沾了一些紅色。
看著手裡的銀子大把大把的就花出去了,張氏、孫氏和黃槐花三人都心疼的抽了一口氣。
家裡人太多了,需要的開支也大,等翻了年,還是得趕緊找些能貼補家用的活計。
不然手裡的銀子再多也會坐吃山空的。
張氏這樣想著,就打算回去了就跟薑雨朝商量過了年來鎮上私熟教書的事情。
等將一應東西都買好,就已經是下午了。
稍稍回暖了一些的溫度又降了下來,薑稚月他們趕緊坐上了牛車踏上了回去的路程。
今日是除夕,薑家留在家裡的人也將春聯貼到了門上。
薑家和王家的對聯都是薑雨朝、白逸風他們提前一天寫好的,等到除夕這日,就能直接貼上去了。
嶄新的門框上貼上了代表著美好期盼的對聯,大門外還掛著兩盞紅燈籠,在寒風中飄蕩著。
而薑稚月幾人就在這個時候回到了古槐村。
村間小路上圍了幾小堆的人,中間燃著火盆,眾人就以火盆為中心圍成了一個圈,烤火閒聊。
薑老太太、薑老爺子、薑康德老爺子和王老爺子四個人在那群年紀大的人堆中,地上墊著一塊小木板就坐在那嘮閒話。
旁邊還有三郎他們在一旁玩耍。
兩輛牛車就這樣晃晃悠悠的進了村子。
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指了指牛車過來的方向,跟身旁的薑老太太說道:“那是不是你家上鎮上買東西的人回來了。”
薑老太太抬眼看去,哎呦一聲笑道:“還真是我家那幾個,不說了啊,我去接接人。”
薑老爺子他們也逐個站了起來,背著手朝著回家的方向走去了。
剩下的人沒動,坐在火盆周圍看著牛車離開的方向。
等牛車漸漸遠了,這群人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
“薑家和王家可真是讓人羨慕啊,也不擔心吃不飽食穿不暖衣。”
“可不是嗎,除了村長家,他們這兩家算是咱古槐村過的最排場的了。”
眾人圍在這一堆說說笑笑,嘴中雖然談論著薑家人,可也沒有很嫉妒的神色。
有人又笑著說道:“我家也是托了他們的福,年前多存了點銀子,昨個就讓我家那小子都割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