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沈予桉忙碌起來,仙草洗淨煮成濃稠的汁液,濾掉渣倒入適量調好的米漿,古代沒有蕉芋粉拿這個替代,煮得差不多了倒入盆中,加蜂蜜攪拌均勻靜置冷卻,冷卻好後拿筷子一碰Q彈Q彈,瞧著就很有胃口。
用井水冰鎮過後切成大小合適的塊裝碗,撒上花生碎,蜜棗、葡萄乾,每人捧上一碗,解署又爽口,吃得讚歎不已。
第二天,紀尋和沈予桉前往大河鎮,先去保和堂看了看,和柳大夫小程聊了會天,又盤了賬,之後去牙行裡打聽王家老宅的事情。
沒想到還真掛在牙行裡售賣,一詢問價格八十兩銀子,那麼大一座宅院才賣八十兩,那麼寬的地盤那麼好的位置,還有單獨的馬路通往宅院,八十兩銀子是真不貴。
沈予桉和紀尋當即將宅院買了下來,坐等兩三年,到時候沈家村變成了“桃源村’,那塊地有的是升值空間。
交了錢拿到房契地契後,沈予桉樂嗬嗬的收好,感覺自己快成地主婆啦,沈家村兩座大宅院,不是地主婆是什麼?
想想幾個月前穿越過來那會兒,還和紀尋紀風一家三口擠在東山腳下的山洞裡,這才多長時間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美滋滋。
把這塊地買下來之後,紀尋和沈予桉趕著馬車去了縣裡,把那六乾兩銀票兌成了現銀。
第二天一早前往白家村,以清林書院姚院長的名義給受鐵礦場汙染的農戶每家每戶分發了二兩銀子,好在今年雨水多,經過雨水一衝刷被汙染的土地恢複得挺快,田地應該很快也能耕種了。
忙了一天,傍晚時分回了縣裡。
打秀衣坊經過時沈予桉特意探頭瞧了兩眼,沒瞧見三位嫂子,算著日子已經一個月了,出師了。
把馬車停好、跑到門臉那兒一看,果然開著門。
沈興旺現在生意是越做越精明,這些天他已經把鋪麵裝修一新,各種布料絲線全都采購回來了,所有的東西都備齊了,就等著開張了。
“予桉妹妹,回來啦?“見沈予桉笑嘻嘻地走進來,三位嫂子開心地圍了過來。
“恭喜三位嫂子,今後就是手藝人了。”沈予桉也挺開心的。
沈采萱爽朗一笑:““二娘說咱們的手藝是她教過裡麵學得最快最好的,瞧我們身上穿的?都是各自做的。”說著三人都拎著裙擺轉動了一下身子,給沈予桉欣賞她們的傑作。
沈予桉看過後覺得的確不錯,無論剪裁還是手工都非常合格了,就是款式和其它成衣鋪的一樣,沒有特點。
所以光有手藝還不行,必須在款式上麵加以創新。
正想著,大嫂已經按捺不住地開口了:“予桉妹妹,手藝咱們可是學回來了,明天就準備開張了,我們隻管做,其它的可都交給你了。
三嫂沈嬌這時拿了四份契約過來:“親兄弟明算賬,咱們嫂嫂妹妹還是頭一回合夥做生意,簽個契約也沒彆的意思,就是顯得正式些,不是隨意組合起來的烏合之眾。“說完大家笑了,契約自然是簽了,四個人平均分紅。
簽完契約後,問題又回到如何打開生意這個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