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村裡聊天(2 / 2)

宋檀記事 荊棘之歌 5228 字 2個月前

“我住了一個星期,實在受不了,乾脆自己先回來了。”

至於家裡的老婆子,當然還是舍不得孫子,留在那裡儘心儘力的照顧了。

甭管種田這個事兒靠不靠譜,但反正宋三成找的這個理由是像模像樣的:

“檀檀也說,這幾年的飯菜都沒有以前好吃了。我就琢磨著,反正人也留下了,乾脆給孩子種點菜種點稻子,自己吃著也香。”

鄉親們一聽也樂了。

“宋三成,現在村裡就屬你種田最多,成地主了——你這稻穀到時候熟了,我就不買米了,買你家的。”

“對對對,我也買,外頭的大米看著白,那都是打磨拋光的,一點營養沒有,一斤好幾塊不說,還沒有以前自己種的稻子香。”

宋三成可不敢答應:“我家就種兩塊田,還不夠自己家分分的,不賣不賣。”

在場誰沒種過田呀?

大夥一聽這話不樂意了:“兩塊田加起來也有好幾畝,咋,你家一年吃幾千斤稻穀啊?”

宋三成也笑起來:“那咋辦?我這好稻種,味道好,就是貴。最好也才畝產一千斤。一千斤出七百斤米,也就夠兩三個人吃一年。”

“回頭我家老頭老太太,孩子姥姥舅舅姑姑大伯……家家戶戶不都得分點嗎?”

“就這點兒,也就夠自家吃吃。”

村裡的人情往來就是這樣,鄰居親戚的總是要分一點來,不用多,但是得表達情分。

大夥一算,多也多不出來多少,但肯定有多的:“不行,我今年還就必須吃上你家大米了,不然你家插秧的時候我不來!”

大夥兒紛紛應和。

這麼說的意思,那肯定是幫忙插秧就不提錢了。

宋三成可不敢應:“就這麼兩塊田,我們自己插秧也要不了兩天……吃吃吃,真割稻子的時候來幫忙,大米飯管飽!”

大家嘻嘻哈哈的,等到一塊田收拾出來,準備換地方時,這才有人想起來:

“那你收拾這一二十畝地,就種幾畝稻子,剩下的準備乾啥?”

宋三成也不瞞著:“種菜唄。”

“我尋思著咱不打藥,到時候坐班車去市裡賣,總不至於賠本。”

那也掙不了多少。

不打藥,那草啊蟲啊就一層一層的,兩口子收拾都來不及,彆提多操心了。

更何況他們這路不好走,村村通班車一天一趟,來回得40塊錢……

那菜還得上肥還得下力氣,菜市場那麼多攤販也都是市區附近農村的,比他們離得近,競爭也大……

掙來掙去,也都是辛苦錢。

大夥兒心裡算了一筆賬,實在不劃算啊!

不過一想:“這可以,老宋你家裡喬喬得人看著,咱們年紀大了,打工也沒人要,自己種個菜挺好的。”

“到時候我來地裡現買現挑啊!”

……

……

村裡種植大多品種單一,而且各家各戶成熟季節重疊,很多時候菜也是要買的。

另外,現在農村賣豬可以,殺豬自己吃也可以,殺豬賣違法了,不可以。

檀檀接下來是要種稻穀,西瓜,各種菜,山上的板栗……會養蜂,因為紫雲英花蜜真的不能錯過!還有很多野菜。

養豬養狗雞鴨鵝,還有魚蝦,菱角。

還有什麼大家比較喜歡的農作物,歡迎大家留評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