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老頭這樣的老年人,雲橋村還有很多。
不誇張的說,像他們這樣一個不足三十戶人家的窮山村,李老頭這個年齡段的,大約就占了三分之一。
這個村子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少人的,曾幾何時,整個村子也有兩百多戶人家。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物價的增長,山村漸漸開始落後。隻有在每年春節前後幾個月,才會熱鬨起來。
因為村中但凡是六十歲以下的,全都出去打工去了。
哪怕五六十歲的大齡工並不好做,基本都是些比較熬人的工作,時薪十幾塊錢,大多全靠加班費。
但上頭有老人,下頭孩子可能才剛成家立業,房子車子孩子教育,哪樣不要錢?
孩子們彆說供養老人了,自己的日子都難著呢。
打工,也是逼不得已的一種生存方式。
也正是如此,哪怕祝君再三承諾如今農業貸款好審批,利息還極低。如果宋檀有把握的話,完全可以向信用社申請……
宋檀有把握嗎?那自然是極有把握的。
可她找得到人手嗎?
根本找不到。
十裡八鄉的情況都是如此,總不能乾農活的時候,還得去各個村子搖這些老年人來乾吧?
就他們這個年紀,平時可能不顯,可一不小心都能跌個跟頭都能出大事情,再牽扯到招工用人這件事……家財萬貫也耗不起呀!
至於說請彆處的年輕壯勞力……那人工成本得合成什麼價?
還不如先由小就大,一步步來,等到村子裡慢慢發展穩定了,自然會有不想離鄉的年輕人往回走。
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因此,宋檀跟老年人打交道,從來不提錢的事兒。
宋三成跟李老頭聊了聊今年的氣候,然後又上高處的田地去看耕地耕的夠不夠細致,等到這一圈轉完了,工作結束了嗎?
沒有。
荒山上挖掘機帶著刀片一路推進,嗡鳴陣陣,還得專門空出人手,將它打碎的那些藤蔓樹苗枝條什麼的,都耙到一邊去。
否則這些個樹葉枝條大量的堆到土裡,一時間卻並不能腐熟,極有可能會耽誤後續種植。
張燕平戴著草帽麻木的站在山林中,看著姨夫一家特意照顧自己才分配的活,又看了看手中的耙子,滿臉都是心酸。
是呢,應自己的要求,今天是沒下地,而是直接上山了。
宋三成爬上山坡,將這綿延的一片收進眼底,渾身都充滿了鬥誌。
眼神再往下延伸,那是他們承包範圍內的一口池塘,藍天碧影,水草幽幽。
就是這個池塘裡的魚滑頭的很,輕易釣不上來呀!
宋三成瞬間又想起來一件事,火速摸出電話:
“檀檀啊,上回不說買點魚苗回來嗎?你彆忘了!”
巧了,宋檀正在打量眼前的漁場呢!
這是他們本市的一個漁場,像做這種本地生意的,都是以口碑為重。這家漁場規模不大,魚苗也以常見的種類為主。
老板一口本地話說的又急又快:
“你頭一回養啊?那不能搞多嘍,一畝最多不能超過1500條!多了你沒有經驗,搞不過來的。”
又問:“池塘咋樣啊?多大,多深啊?啥子地方啊?打算養魚賣還是自己池塘裡隨便養養啊?”
這老板的問題全都在點子上,宋檀就算有靈氣作弊,也不妨礙她多學經驗,於是一五一十的回答:
“一口池塘不大,三畝左右,深水也差不多三米深,是在山窪窪裡,周邊一圈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