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鹹蛋黃炒個土豆絲?或者今晚磨豆子,明天蛋黃燴豆腐?肯定下飯吧?”
他想著想著,菜單就發散了:“那明早就不做彆的了,煮個白粥,蒸籠米糕,鹹鴨蛋配著湊合吃吧。”
湊合?
誰湊合?
哪個是湊合?
分明是恨不得現在先長十個八個胃啊啊啊!
吸溜!
宋教授一把年紀了,實在扛不住這樣吃吃吃,隻好努力把思維轉到專業上:“你們家兩口池塘我看過了,竹林邊這個生態維持的很好,地方也不大,就按你的想法放任菱角吧。”
“後山那個很大,建議種植田藕,會比較合適——對了,你是側重蓮藕種植還是蓮子種植?”
宋檀“啊”了一聲:“不都一樣嗎?那底下長藕也不影響上頭開花結蓮子吧?”
宋教授:……
你要這麼說,那也確實沒問題。
但人家規模化種植的,肯定是有側重的——罷了罷了,這家就不按側重來!屬實是有啥吃啥了。
“那就重點在蓮子吧!蓮子好收藏處理運輸保存,比蓮藕方便。還能搭配你們的銀耳一起賣。”
宋教授在琢磨問題,三個學生就開始整理記錄:“那這樣的話,冬天枯水期需要整理池塘河灘,這個可以擱置在後頭。”
“蓮子的話,品種應該是白蓮更優秀吧?紅皮蓮子產量太低了。”
“藕呢?也不能光看蓮子,多少帶些品種豐富食材吧。大池塘這邊是田藕吧,深水比較方便——紅花藕?”
“河灘那邊回頭看看水位,白藕脆,到時候涼拌藕芽兒,加點醋和辣椒……”
吸溜!
話題一歪,大夥兒立刻說不下去了。
而這邊,宋三成終於扔下了手裡的菱角藤:“可算摘完了!”
他坐了一中午了,這會兒得了自由,不管外頭的大太陽,提著耙子就去把院子外頭的老茶葉給翻了翻。
一邊問烏蘭:“村裡咋說的?山上剪的老茶枝啥時候能弄回來?”
“急什麼!”烏蘭現在倒是很穩得住了:“這麼熱,總得太陽落山吧!放心,就那麼五畝地,到時候檀檀開車子上山拉幾趟就行了。”
“明兒葉子再摘下來,啥也不耽誤。”
宋三成這不是著急嘛!
“人家燕平旅遊都還不忘給家裡打廣告,但是店裡啥都沒得賣,這不是……這不是……”
桃桃寶店鋪到現在,哪裡這麼空過啊?每天沒幾萬塊錢可持續收入,又包山又規劃還講河灘的,宋三成心裡頭難免發慌嘛!
這麼一說,烏蘭也有點慌了。
因為她想起來,因為太熱了菜地供應不上,這邊賣菜的生意也給停了。
現在家裡能賣的,除了每天那麼幾床草席,就剩山上為數不多的西瓜了。除此以外,還真沒彆的了!
夫妻倆頂著大太陽琢磨一會兒,突然想到了還有個漏掉的——
“檀檀啊,池塘裡的魚都長差不多了吧?能起網賣不?”
春天魚苗可沒少放,又下了幾個地籠把黑魚都給逮起來了,它們在池塘沒有天敵,釣魚的挨個拔草兩個月,錢花了不少,愣是沒騙走幾條魚……
這麼一算,池塘如今應該是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