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最大的難處(2 / 2)

宋檀記事 荊棘之歌 4916 字 2個月前

想到這裡,烏蘭也沮喪了起來:“不好意思啊,你看……”她誠懇的說道。

這確實沒什麼能賣的了。

除了豇豆地裡的豇豆一層一層的結,那真是怎麼吃也吃不完。

如今隻有豇豆多——他們家實在吃不動,此刻泡的曬的各種儲存,隻圖把他們消耗掉。真要是小批量的購買的話,倒也能供得上。

像酸豇豆,真要是小批量的供應的話,也能跟得上。不過市政采購……市政才多少人,應該大差不差啊?

烏蘭想了很多,然而卻見對麵那兩人,問了這問題後又迅速換了下個問題:

“你們種地,平時最大的難處是什麼?”

烏蘭剛才的懷疑瞬間又拋之腦後,她隻是鬱悶:這兩個都怎麼回事啊?淨問些稀奇古怪的。

她也端了杯消暑茶來坐在那裡:

“哎喲!這個問題真是問到心坎上了!最大的難處就是沒人!你看咱們山上,溝溝坎坎高一塊低一塊,農機用著也不合適——這裡就缺人工!”

“可偏偏現在哪有人工?”

她一攤手:“我們家就這麼多親戚朋友了,孩子爺爺奶奶那兒又聚了七八個老頭老太太編草席,整個村裡拿篩子濾一遍,都再濾不出來幾個閒著的了。”

她歎口氣:“回頭啊,山上播種什麼的還得大老遠從外村請……路程遠,工錢說不得就得多加一點,這些都是成本。”

這話說得,領導都沉思起來。

這麼些年來,農民工外頭務工,鄉村空守也不是一個少見的現象,反而成了典型空村。

但是僅靠種地,完全沒辦法積累財富——現如今的生存結構。又要醫療,又要養老,還要為孩子置辦家業,留農民在家裡,他們除了一直窮下去,根本沒有彆的法子!

可偏偏想要留住人,隻能是鄉村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才可以。

這個問題……

領導又深深的看了烏蘭和宋檀一眼,這才換了話題:“咱們這山路也有些年頭了,往外運輸不太方便吧?”

那豈止是不方便,簡直是特彆不方便!

夏天賣瓜那會兒,要不是老趙侄子開車穩當又慢,那車廂裡鋪墊的東西又多,以自家瓜的脆弱程度,送到了還不知道要裂開幾個呢?!

不過,這些說給眼前這人聽有啥用?

人小祝支書這麼大本事(沒錯,在烏蘭眼裡她本事通天),到現在都沒把程序跑下來。

烏蘭因此有些破罐破摔:“隨他吧。這村村通柏油路我看一時半會兒申請批不下來,大不了我們走慢些唄!這西瓜運輸不方便,明年少掙點算了。”

聽到這話,領導沉默一瞬。

隨後,還是王秘書好奇:“你們這村裡的乾部還都挺負責的。”

“那是!”說起小祝支書,烏蘭可與有榮焉:

“彆看是個姑娘家,還是個大學生村官,實際上人穩當的很,新想法又多!特彆好!”

“有多好?”領導來了興趣。

啊這。

一時半會兒的,烏蘭竟然卡住了。

小祝支書的好……該從哪兒說呢?

彆的不說,小祝支書辦證,那可比彆的中介好太多了!

還不要錢!

更新五,日萬結束,太累了……榨乾了……明天肯定日萬不成功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