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沒想到吃麵這招居然沒有,早上的在拉麵店裡,劉忠可是聽趙小匠說他是第一次去吃那家店的拉麵,劉忠見趙小匠吃麵很享受的樣子不像有假,可這會居然拒絕了吃拉麵,還說要吃自己包裡的饅頭,最可笑的是還說要去補習英語,就趙小匠這傻樣,還去補習什麼英文啊,可惜了這身的力氣了。劉忠現在也是無可奈何,來硬的想都彆想,來軟的騙吧,趙小匠又不吃這一套。劉忠隻得利用這一個半小時搬工件,要不一會趙小匠真的走了,就隻剩下他一個人了。
在劉忠的指引下,趙小匠很快就用液壓叉車把一托盤的工件拉到一台CA6140普車前。趙小匠沒想到劉忠一身的肥肉,力氣還不小,隻見劉忠抱起50來斤工件麻利地塞到普車的三爪卡盤裡,快速用扳手把工件固定,調整了一下車床的轉數,換了一下刀架上的車刀就開始乾活了。
趙小匠因為想著要忙著去趕公交車,也沒停留,拖著液壓叉車又去搬第二次了,聽著從背後傳來的哧哧聲,工件被車刀削去表麵的氧化皮,這聲音讓趙小匠記起了他小時候他第一去江機廠的車間,看到的第一個機床便是這台沈機廠CA6140,在白色冷卻液的衝濺下,車刀把工件表麵一層一層的削掉,露出銀白色工件。又仔細聽了一下,劉忠因為是在開粗,工件表麵的氧化層又硬又不平,趙小匠聽出哧哧聲中有卡頓和不流暢,趙小匠判斷不是車刀選錯了,就是車刀鈍了。
江機廠全稱是江北機械廠,主要是生產發動機的,在90代前技術在國內實力還是相當雄厚的,隻是後來廠裡管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設備落後,慢慢地產品就沒競爭力了,廠子就沒落了。
CA6140臥式車床源於國內50年代自行研發的C620-1車床,C620-1車床的技術主要是從熊國引進的。CA6140臥式車床於70年代初研製成功,由於其出色的性能多次獲獎,並在該類型的車床中奠定了其霸主地位,這種機床一直在生產,甚至後世普車的的命名都是延續CA6140臥式車床,比如機床命名中C代表車床,A代表結構,6代表臥式,1代表基本型號,40代表最大回轉直徑。
聽著車床切削的聲音
,趙小匠又回憶起當年爺爺給他說的話,“小匠啊,這車床是機械加工的的基礎,車床還是機床之母,後麵才衍生出來鑽床,銑床等機床。車床全是手上功夫,多練就是唯一的訣竅,其中這聽聲觀屑就是其中的基礎……”
趙小匠突然有了一點傷感,他7歲開始跟爺爺用銼刀,10歲就學了車床,可直到他高畢業也沒學出個樣來。心裡有事,但不影響趙小匠乾活,來到貨車邊上,又卸了十來個工件,堆了一托盤,忙活了一陣再次拉到了劉忠麵前。
趙小匠多少還是受了一點觸景生情的影響,饒是他生性豁達,可總感覺自己學十年都沒讓爺爺滿意,沒辦法把自家的手藝傳下去,是一件多麼讓爺爺失望的事,趙小匠心裡在抱怨,“都怪自己的身體不爭氣,一做高精度的工件身體就吃不消!”
就在這時,趙小匠突然聽到一陣哢哧聲,本能的喊了一聲,“劉老板,再不換刀,就要崩刀了!”
“怎麼,趙同學會開車床啊?”劉忠笑著問。
趙小匠這才放下手裡抱著的工件,看了一下,劉忠工件開粗的速度真夠快的,自己也就出去搬了一趟,劉忠都已經車好一個了,而且車刀都要崩了,劉忠也沒手忙腳亂,顯然也是個老手,又看了一下從工件下車削下來的斷屑,加上工件的外形是一根軸件。
趙小匠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劉老板,這工件的材料是40Cr吧,你這把焊接刀刃口都快沒了,你想趕急活,還是換一把機夾刀吧!”
焊接刀是在高碳鋼刀柄上焊一個刀片,然後再手工磨出後刀麵,前刀麵,最後再修磨出刀尖來,焊接刀比價格便宜,但費工夫,機夾刀就不一樣了,刀片是直接用螺絲鎖在刀柄上的,更換快,而且刀片基本也不用再磨直接就可以用了,而且機加刀片表麵有塗層效果好,像劉忠這樣趕時間正好用機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