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之中少陽劍氣被陰陽氣旋吞噬一空,太玄真氣登時如脫韁野馬,橫衝直撞,直直衝出丹田,與其餘三百六十四處穴竅之中所存真氣相合,淩衝隻覺耳邊一聲鏘然劍鳴,眼前俱是真氣,俱是靈光,周身真氣陡然化合一處,自丹田破空而出,經任脈,破十二重樓,經喉腔噴薄而出!
淩衝忍不住放聲長嘯,聲如虎嘯山川,神龍驚天,久久不絕。楊天琪突覺灌入淩衝丹田之中的少陽劍氣消逝無蹤,本就大吃一驚,就見淩衝口中發出龍吟虎嘯之聲,更是驚詫之極,脫口道:“武道先天?感應天地!”失態之下,也顧不得運使真氣托住太玄守山劍譜和那少女的布包,任由兩件東西掉落桌上。
上官雲珠本是好整以暇,聽得淩衝長嘯之聲,也自麵色大變,失聲道:“怎會如此!”楊天琪所言武道先天與感應天地,實則是兩大境界。凡俗之間,有修煉武道之輩,天資絕豔,將武功練至絕頂,進無可進,在萬中無一的幾率之下,可望成就先天境界,將一身凡俗真氣化為仙家真氣。到了此等境界,便算是修道羽士,兼且這等人物往往身經百戰,對敵經驗豐富之極。若是再得玄魔法訣,立時一飛衝天,成就不世仙業。
傳說之中,這等人物在修道人中亦是萬中無一,比古往今來修成脫劫法力之輩還要稀少。一旦出了一個,便是驚才絕豔,無不為各派長老一級人物。淩衝發出如此嘯音,分明將周身穴竅打通,真氣遊走如珠,粒粒渾圓,精純之極,上應諸天,練成仙家真氣。這一關踏破,日後修真之路便是平坦大道!
感應天地則是修道練氣之士所體悟的一重境界,指的是將真氣貫通周身,反哺靈識,六識敏銳之極,已能穿破皮囊束縛,感應周天元氣。這一關也被視為仙凡分界之所,要知練氣士修煉打坐,便是煉化天地元氣以為己用,這其中便要分門彆類,何等真氣適合自家法門,何等真氣棄如敝履,唯有過得感應天地一關,方能自由煉化天地元氣,為日後修道打下堅實基礎。
淩衝此時隻覺眼前處處是光,處處是氣,耳中所聞乃是天地萬籟,心頭油然而生大歡喜,大自在之意。腦中忽的記起幼時所讀一本道經中所載一段話:“心遑遑而無動,氣綿綿而徘徊,精涓涓而遺轉,神混混而往來。開昆侖放七竅,斂元氣於九垓。鑿破玉關,神光方顯,寂然圓郭,一任往來!”此情此景,豈不正應得此句?
上官雲珠隻顧賞玩萬年溫玉匣,楊天琪更是暗中揣摩太玄真氣運行法門之妙,二人皆不曾想到以法力封鎖虛空,因此淩衝這一生長嘯,如劍氣破空,震蕩虛空,一時之間,半個金陵城皆能聽聞。
野史傳言,前朝一位大儒王守仁,統兵列陣,夜半之時,獨自一人在軍中練氣。忽然縱聲長嘯,聲震九天,一軍皆驚。便是將真氣節節貫通,氣走如珠,成就武道先天之狀。如今淩衝一聲長嘯之下,登時驚得金陵城百姓無不錯愕停步,便是在喂乳的嬰兒,也自止了哭泣,呆呆凝望。
方才設計陷害淩衝頂缸的少女正躲在一戶人家房梁之上,陡聞這一聲長嘯,險些自屋頂摔了下來,滿麵駭然叫道:“是誰由武入道,成就先天了!”
不提金陵城中是如何雞飛狗跳,淩衝周身穴竅之中真氣滿溢,丹田更是鼓脹欲破,隻覺真氣如水銀瀉地,無處不至,舒暢之極。一顆心活潑潑的,陡然一道靈光閃過,駢指作劍,捏成劍訣,一劍向楊天琪咽喉點去!指劍未至,已是嗤嗤有聲,乃是真氣破空之音,隻這一手,在凡間武者之中,已無抗手之輩。
楊天琪隻覺一股劍氣襲來,咽喉竟被刺的一疼,又驚又怒,喝道:“就算你由武入道,又能怎樣?還想斬殺我這個金丹修士麼!”心念一動,便要催動流焰劍將之斬殺,忽然自思:“是這小子向我出手,我將他殺了,葉向天也尋不出我的錯處。隻是我楊天琪何等人物,對付一個初入先天的小輩,若是依仗飛劍,日後被人知曉,隻怕令人恥笑。”
此念一生,便將動用飛劍的念頭壓下。眼見淩衝一指刺來,如劍上指,雄心陡起:“也罷,我自詡為劍道天才,今日便以劍招變化來將這小子擊敗,也免得被人說我以大欺小,不要麵皮!”按下真氣不發,亦是以指作劍,直刺淩衝手腕。
劍仙之道,唯有兩種。一種長攻遠打,以飛劍劍丸之術,淩空直擊,一擊不中,便即遠颺。要施展這等劍術,須有一口上好飛劍,真氣亦複雄渾。第二種則是一手持劍,貼身近戰。這等劍法最是凶險,一個不好,便易為人所趁,斷手斷腳,丟了性命。但這等劍法,亦是一等一的淩厲,世間罕有其匹。
淩衝此時心境沉凝於天地感應,與萬物相往來之境界中,隻憑一股純粹殺意,對楊天琪出手,勢要將之斬於劍下。施展的便是近身搏殺劍法。楊天琪傲骨天生,也不肯示弱,依舊以近身搏殺劍法對敵,且自封真氣,僅憑劍招之精妙變化,欲將淩衝壓製。如若不然,以他金丹修士的法力,一個指頭便將淩衝捏死了。
淩衝劍到中途,楊天琪一劍襲來,自生感應,真氣自然變化,劍訣上揚,直指天靈。這一招攻敵之所必救,楊天琪無奈,隻得收劍回守。誰知淩衝劍勢一發不可收拾,宛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上,劍訣連指,所用劍法皆是精妙之極。
楊天琪越打越是憋悶,淩衝之劍法他心中有數,乃是太玄劍派入門三十六劍的劍招。少陽劍派千年以來,雖未到手太玄劍派根本劍訣,但這等入門心法劍術,早就爛熟於心,甚至他學劍之時,還有長老專門用這太玄三十六劍與他喂招。
按理淩衝施展這套劍法,以楊天琪的資質法力,舉手便當破去。無奈淩衝劍招之中比楊天琪所見的太玄劍法多了一絲不明之物,每當他自信滿滿,要破去一招,淩衝卻陡然變化,瞻之在左,忽焉在右。偶爾還夾雜幾招凡間江湖之上普通劍招,初時劍招之間頗不連貫,破綻百出,隻是楊天琪方欲破去,淩衝反應快極,已然變招,令他追之不及。
數十招過後,淩衝劍招越變越奇,劍勢之間銜接亦如流水,破綻大大減少,連楊天琪自負眼界超群,也不似方才那麼容易能尋到劍中破綻了。楊天琪心中焦急:“這小子短短時間,怎地劍術進步如此之快?他分明用的是太玄劍派入門劍法,最是普通不過,為何我就是不能將之破解?難不成我不用法力飛劍,還真要輸在這小子手中不成!”
心頭發狠,將一絲法力運於指尖,運勁一震,將淩衝劍指震開,得了這一絲喘息之機,楊天琪登時精神大振,一口氣連發三招,立時將淩衝劍勢壓製。他心頭暗道一聲:“慚愧!”究竟還是動用了法力,雖是隻有一絲,但這以大欺小的罪名卻是坐實了。
上官雲珠自淩衝發聲長嘯,氣貫周天,一雙妙目便直盯著淩衝觀瞧,即見淩衝以指作劍,竟逼得楊天琪這等少陽劍派劍術大師不得不回劍自守,美眸中更是異彩漣漣。
淩衝此刻對身外之事絲毫不知,眼中所見,意中所思,便唯有那三十六招太玄守山劍法。又將平生所學之劍法儘數化入其中,隻覺這三十六招劍法,越是品味,越是奧妙無窮,似乎天下劍術之精華儘數囊括其中。一顆劍心逐漸通靈,恍如明鏡去塵,映照大千。無論楊天琪劍招如何變化,太玄三十六劍之中總能生出對應招式,將之破解。到得後來,他已分不出太玄三十六劍與其餘劍招之分界,畢生所學劍法儘數化為三十六劍之中,成為統禦周天劍招之樞機。
淩衝紫府泥丸宮中,本是一片虛無混沌,忽有一道劍光自虛空中生出,劈斬斫伐,極儘殺伐之意,接著又有一道劍光飛出,與最先一道劍光交相擊刺,演化無窮劍術之道。虛空連震,宛如天地初開,又有三十四道劍光依次飛出。這三十六道劍光矯矢騰挪,變化無窮。劍氣千幻,有的首尾互逐,有的交戰連天,各自演化無窮劍法劍術劍招。
三十六道劍光驀然合為一處,化為一團耀目光華,倏然自泥丸宮中沉降,直落丹田之中,鯨吞海吸,將淩衝所修太玄真氣一口吞光。得了同源太玄真氣之助,三十六道太玄守山劍劍光越發光芒璀璨,內中似蘊有無數劍光,演化周天劍意,以至無窮。
太玄守山劍亦名太玄母劍,內中藏有一個絕大秘密。這三十六招劍術便囊括包含了太玄派所有劍術之根本劍意。若有人將這套劍術修到極致,便會演化這一團太玄母劍劍光。無論何等劍招劍術,皆不脫此道光芒之藩籬,無論何等劍招,皆於此道光芒之中藏有破解之道。
可說這道太玄母劍劍光乃是天下千萬劍道之祖、之母。太玄派創派祖師天縱之才,以無上劍道修為,創下這三十六招劍法,將畢生劍意招式藏於其中。唯恐後人得之太易,不加珍惜,又易招感天妒,引來無窮劫數,這才將之分散打散,化為一套入門劍法。
曆代太玄弟子之中,唯有掌教一人知曉這個絕大秘密,皆不曾宣諸於口。隻看哪位弟子有此緣法,修成這一道太玄母劍劍意,便會加意培養,作為日後掌教人選。此是曆代掌教不落文字之隱規。連葉向天也不知曉。
隻是欲要修成這道太玄母劍劍光,所需條件太過苛刻。非但弟子要天資絕豔,於劍術一道極有天分,還要日夕錘煉三十六路劍法,明了其中真意。太玄門下弟子如今十分浮躁,早將祖師一片苦心拋卻東海之中,人人隻當這一套劍法不過是用於令弟子打磨真氣,熟稔飛劍劍招之招,因此所有人幾乎真氣有成,便棄了這套太玄母劍,專修更加“高深”的劍道法門。千年以降,竟無一人從太玄母劍之中,領悟無上劍意。
淩衝亦是機緣巧合,本身身具通靈劍心。這通靈劍心乃是每個劍修之輩所夢寐以求之物,凡是劍術劍道,一學便會,便如修煉了十幾載一般,且對劍術的理解遠超他人,可謂天生學劍之奇才。也是靠了這通靈劍心,淩衝方能在萬中無一的情形下,將太玄守山劍三十六招融會貫通,練成太玄母劍劍光,成為太玄門中千年以來第一位修成此道的弟子。
楊天琪此時指劍連晃,幻出數十道劍影,宛如分化劍光一般,齊齊向淩衝罩落。淩衝視之不見,丹田中太玄母劍劍光自生感應,內中數十道劍光飛舞,淩空刺擊,居然與楊天琪所發劍勢一模一樣。又有一道劍光自下而上,如神龍擺尾,彩凰展翼,劍勢輕柔之極,不帶絲毫煙火氣息,隻迎著漫天劍光,一抹一切,便將數十道劍光儘數打滅!
淩衝心神完全沉浸於太玄母劍劍光之中,劍光飛起之時,通靈劍心自生感應,右手劍訣也自下而上飛起,迎著楊天琪所幻化劍光,輕輕一抹,居然將他劍勢儘數封死,數十道劍光看似恢宏浩大,實則沒了後勁,便即湮滅無聞。
楊天琪一驚之下,劍勢不免一緩。方才那一招是靈犀劍指中一記殺招,若以少陽劍氣催動,再輔以他劍氣雷音的絕世劍法,足可將一位金丹修士擊破真氣防禦,當場斬殺。即便不用少陽真氣,隻劍勢而言,亦足以斬殺金丹之下一切修士,誰知卻被這少年輕描淡寫的一劍,便即破去!
楊天琪越來越是瞧不透眼前的少年,練氣士練氣士,玄門之中素來以練氣為本,隻有采納天地元氣化為自身真氣越多,功力也越見渾厚,以此催動劍術、法術才會威力倍增。
便是少陽劍派、七玄劍派兩大劍仙宗門,亦教導門下弟子,以練氣為本,其餘皆為旁枝末節。便是劍招百變千幻,遇上練氣有成之士,舉手便可破去。因此楊天琪雖然苦心鑽研劍術變化之道,但平日還是以練氣為宗。
“我枉自修成金丹境界,自以為劍術之高,已足可與葉向天、沈朝陽這等掌教弟子比肩,誰知今日遇上這個小子,雖然不用真氣,但劍術變幻竟是處處針對我少陽劍派劍法,難不成太玄劍派居心叵測,封山百年之中,集合全派之力,鑽研出專門破解我少陽劍術的法門不成!”
楊天琪越想越對,禁不住冷汗直冒,若是太玄劍派當真思索出破解少陽劍派劍術的法門,對少陽劍派而言,當真是滅頂之災!“無論如何,今日不能讓這小子逃脫,便是葉向天來了,也要將他帶回山去,交給父親,逼問出破解本門劍術的大秘密!”
楊天琪作如是之想,便息了劍術爭勝的念頭,指劍附著少陽真氣,漫天遍灑,化為滾滾熱浪,直襲淩衝麵門。上官雲珠本是笑吟吟瞧著二人對劍,這等比試在她而言,也十分新奇。一個是真氣貫通周天,以武入道的毛頭小子,另一個則是年紀輕輕,修成金丹,前途無限的道門高徒。雙方不用真氣,純以劍招放對,驚險回旋之處,卻不亞於修道人的鬥法廝殺。
及見淩衝劍氣千幻,無論楊天琪使出何等少陽派精妙劍招,儘皆在他化腐朽為神奇的劍術之下,被破解的乾乾淨淨,這才有些驚詫起來。“這少年不過十幾歲年紀,聽聞郭純陽那一輩的掌教長老已有百年不曾開山收徒,此次太玄重光,也是命葉向天一輩的二代弟子挑選門人,傳授劍術。”
“這少年未拜太玄祖師,居然便被葉向天引為同輩弟子,輩分之高,直追我與楊天琪,小小年紀,居然憑著一手太玄入門劍法,便將楊天琪逼到如此境地,假以時日,若是學會太玄劍派上乘法門,豈非又是一個葉向天?這萬年溫玉玉匣我是誌在必得,這小子也就留他不得,若是將玉匣帶回山去,便是殺了這小子,師傅他老人家也必會出麵回護於我,說不得還是一件大功。”
上官雲珠心念轉動,眼中便帶了殺意。楊天琪久攻不下,又打算將淩衝生擒,逼問太玄劍派破解少陽劍派劍術之秘,此事事關重大,便是他再心儀上官雲珠,也不敢令她知曉,心念一動,丹田金丹發出一縷天罡之氣,自口中噴出,化為一團白霧,隻一擊,便將淩衝壓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