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破邪、中平三道劍光吸納了太黃罡氣,變得更加靈動圓潤,曲折之間,更見精妙,劍光中蘊含禁製亦有鬆動之意。先前受製於淩衝道行境界,三道劍光隻祭煉到了凝真境圓滿,八重禁製,如今淩衝步入煉罡級數,三道根本劍光自也可再加祭煉,成為煉罡級數,十二重禁製圓滿。
玄劍幻境已有數十裡方圓,猶如一個小小世界,似幻似虛,但吸納的罡氣著實不少,淩衝運用煉罡心法,也不需尋找甚麼合用的罡氣,隻一股腦吸納進來便是。葫蘆中先隻是絲絲縷縷真氣溢出,被淩衝吸入七竅。到後來變得小指粗細,嗤嗤有聲,淩衝全身三百六十處毛孔悉皆張開,團團汲取太黃罡氣。
沙通靜坐一旁護法,他被葉向天遣來,就是為了護持淩衝安危,先前還甚是不願,一路行來,見淩衝修行勤勉,又有高深劍訣在手,這等人才,不出百年,又是葉向天一般的人物,如今交好,大有好處。倒也收斂了抵觸,真心為淩衝護法。
他見葫蘆中罡氣翻滾,如煙似霧,撲向淩衝。其身猶如一個無底洞,將罡氣儘情吞噬,暗暗心驚:“洞虛劍訣當真有這般神妙?居然要凝練三十六種天罡。淩衝悟性也是超凡,今日才修煉罡氣,居然就有如此快法,比我當年快上何止一倍?這般練法,不出三年,便可跨過煉罡境界,直達金丹!”
淩衝修煉了小半夜,周身罡氣欲沸,不得不停手,慢慢平複真氣鼓動。如此一連一個月,每日修煉罡氣,玄劍靈光幻境不愧為開辟世界之道,妙用無窮,借由罡氣洗練自身,幾乎無有止境,有太黃天罡之助,如今已開辟到了百裡方圓。
這一個月中,淩衝采煉罡氣之餘,還服用大還元丹,淬煉精純真氣、罡氣,如鐵胚上砧板,以大錘錘煉,鍛去雜質火氣,越發晶瑩璀璨,剔透光明。他服用了四枚大還元丹,將真氣精粹了四次,之後便再無存進,知道大還元丹藥力對自己已然無用,不必再服。
玄劍靈光幻境經罡氣淬煉,先前雖然神妙,蘊養劍光種子,卻是一種虛無縹緲之感,似乎全無實質,如今卻是沉甸甸、圓坨坨,若顯真形,其中三道根本劍光更是進步神速,已全數凝練了第九重禁製,正式跨入煉罡級數。
淩衝還向沙通請教煉罡之道,畢竟其為金丹級數大妖,經驗豐富無比。沙通也不藏私,儘心指點,說道:“與我龍鯨一族最相合的罡氣隻有兩種,一為真龍罡、二為仙雲罡。真龍罡傳說為天龍精氣精血與天罡相合生成,煉成之後,純化天龍血脈,化龍而飛。另一種仙雲罡,乃是水行罡氣,煉成之後,施展水行神通,滔滔大勢,無可比擬。”
“我修煉的便是仙雲罡,煉成之後,催動水行神通事半功倍,十分暢快。我不知洞虛劍訣煉罡心法究竟有何奧妙,但若要修煉圓滿三十六種罡氣,最好將每一種皆錘煉精純至無以複加,再去修煉另一種。”
淩衝再拜受教,加緊修行。洞虛劍訣煉罡心法十分玄妙,乃是一等一的法門,不重辨明,而在乎采取,吸取迅捷,但葫蘆中罡氣委實太過精純,淩衝不敢放開手修煉,一旦控製不住,真氣走火,卻向誰說理?修煉時勇猛精進,一有不對,立刻罷手,慢慢安撫丹田躁動,如此一張一弛,漸趨佳妙。短短數十日,居然將太黃罡氣修煉的功夫修成了三四成。
淩衝每日苦修,間或也修煉星鬥元神劍,自那日無意中凝練出玄武星神劍,胸前七大穴竅所存玄武星光耗費殆儘,不得不苦練補充。棄道人迷惑通意老妖前來惹事,被碧霞和尚一舉煉化,似是知道厲害,居然十分安分,不曾再來惹厭。至於雪娘子其人,膽小之極,聞聽碧霞和尚在此駐錫,更是嚇得頭都不敢冒一下。畢竟佛法禪理,最是克製一切邪魔外道,一個不好被碧霞和尚度化了去,下場堪憂。
淩衝著實過了幾天好日子,金陵城中卻是雞飛狗跳,許多兵士往來逡巡,尋覓可疑人物。小商小販倒抓了不少,官衙大獄一時爆滿。傳聞曹靖得知弟子被殺,大發雷霆,本要親身趕來,恰逢惠帝召他入宮小住了些時日,每日探討玄門長生之道,耽擱些日子,這幾日便要親至金陵,查訪殺死徒兒的凶徒仇人。
淩真在皇宮中連住了三日,才放朝歸家,麵色陰沉,怒罵道:“不過是一群練紅丸哄騙聖上的勢利小人,死了幾個就等如天塌一般,非要七日之內,緝拿凶徒!簡直豈有此理!”曹靖人雖未至,卻請皇帝下了手諭,責令金陵府尹七日之內破獲凶案,將凶徒緝拿正法。明眼人皆知此事必是妖魔、練氣士所為,試問三位精通飛劍之術的“仙師”高人,一般百姓哪有那等法力去殺?
偏生皇帝昏聵,居然真的下了手諭。金陵府尹整日愁眉苦臉,嚇得要辭官歸隱,不管這件閒事。淩衝道:“父親有所不知,曹靖與靖王早有勾結,為其網羅黨羽,前幾日所贈的那枚極樂丹就有極大隱患,幸好孩兒發現的早,用彆的藥物替換,不然你我父子皆要落入其掌中。”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淩真聽完,目瞪口呆,連罵:“禍國殃民!該死!金陵城其他大員皆獲贈此藥,他們……”淩衝道:“父親不必擔心,孩兒問過清元道長,那極樂丹初次服用,倒還沒甚麼,隻要莫再服食,可保無礙。此事還要宣揚出去,令天下百官有了提防之心,亦可打擊靖王勢力。此事皆是碧霞大師親口所言,他是方外之人,不便插手俗務,托孩兒轉告父親,早生對策。”
淩真對碧霞和尚十分尊崇,聞言深信不疑,道:“不錯,此事必要上奏朝廷,隻要將靖王與曹靖兩個奸賊捉拿,便可真相大白於天下!”淩衝暗暗搖頭,靖王早有反意,惠帝卻充耳不聞,可見其在朝廷中勢力何等之大,貿然將極樂丹之事傳出,隻會倒逼靖王提早發難,說道:“此事不可急躁,還需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