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七五 入帝陵 太陰魅劍!(1 / 2)

純陽劍尊 一任往來 2632 字 10個月前

丹田中一團滾滾魔氣熊熊而燃,隻是攢成一道圓球模樣,無有絲毫火力外泄。晦明童子不知何時也鑽了進來,見了那團魔氣魔火,驚道:“此為焚天破獄魔火,乃是魔教中最上乘三種魔火之一,想不到這尊旱魃居然有此機緣,能修成這般法力!”焚天破獄魔火為魔教後天火力之中,最為霸道之一種,號稱焚遍諸天,連地獄都能燒穿,足見其威力。

一團焚天破獄魔火正是旱魃畢生道果所化,正是攢煉一團,沉靜幽秘。普濟等一乾高僧本欲將這團魔火化去,是普渡神僧攔阻下來,留與淩衝尚有大用。忿怒魔念飛回,依舊鑽入噬魂幡中。陰神將魔幡一抖,化為三丈高下,向前一指,幡麵抖動,將旱魃分身吞了。這麵噬魂幡不愧為噬魂道魔器之首,噬魂老人苦思之下,創出對付佛門心劍的法門。淩衝越加運用,便越覺此寶威能無窮,妙用無窮。

晦明童子也說道:“噬魂老人雖是後輩,一身修為倒也罷了,左右不過是個玄陰級數,但可怖的是其奇思妙想,居然能創出這等煉神法門,為魔門修行另辟蹊徑,那人如今身在太玄?真欲一見,瞧一瞧究竟是何方神聖!”淩衝收了旱魃化身,笑道:“總有相見那一日。現下先去帝陵之中,阻攔天屍教高手奪取帝屍,再生波瀾!”將身一搖,一道劍光破空飛去。

大明帝陵坐落京師三千裡外陰邙山中,此山綿延萬裡,為曆代皇家殉葬之所在。傳說人族始祖的幾位帝王便葬在此山最深之處,因此極受皇家青睞。大明太祖立國,雖將京師定於金陵,卻也立下遺詔,歸天之後,不遠萬裡,也要葬於此處。即至成祖繼位,遷都於天京城,離陰邙山更近,自太祖以下,至惠帝之父,千年已將,共計一十三位大明皇帝,落葬於此山之中。

傳聞陰邙山下有陰龍龍脈,龍氣蒸騰,倘若落葬於此,屍身亦受龍脈庇護滋養,有羽化升仙之能。淩衝卻知甚麼羽化升仙,屍身受了龍脈地氣滋養,有屍變成僵之能還差不多。

劍光迅捷,飛出數千裡遠,眼前一座巨峰突兀顯形,廣被萬裡,綠樹如茵,草若織繡,又有小溪清流蜿蜒而過,本當是一派悠然春光之色,但卻灰沉沉的毫無生機,鳥鳴獸吼,一概不聞。這座大山自是陰邙山,淩衝真氣上運於目,以望氣之法觀瞧,就見陰氣上衝重霄,綿延不絕,就在陰邙山上化為一座巨大華蓋,籠蓋萬裡,當真是愁雲慘淡,飛鳥難渡。

淩衝看罷,驚道:“此地如此險惡,下有龍脈陰氣,必生邪異妖魔。我若是天屍教弟子,斷然不會放過這塊寶地!”魔道修行,亦有法侶財地之說,玄門練氣士打坐練氣,皆要選那名山大川,天地靈機充裕之處。魔教修行,則要選那魔氣衝天,煞氣不絕之地。陰邙山正合此用,必有無數魔教中人前來修行。

大明氣運綿延千載,國祚綿長,國力雄厚,帝葬乃是開山為陵,儘顯皇朝氣派。每一位皇帝歸天,皆要開鑿地宮入葬。淩衝雙目神光遍掃,就見陰邙山西北之處地氣重霄,又有龍氣升騰,化為條條龍形,往來遊蕩。與京師皇宮中惠帝龍氣如出一轍,自知彼處便是帝陵所在,按落劍光,直落而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