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彥看出白起的不自在,便從善如流地走到桌子旁,將正在興致勃勃地翻書的小望之給趕到一邊,一本一本地看了起來。
小望之撇撇嘴,跑過去拉著舒予的衣角撒嬌。
舒予一臉溫柔地笑著,摸摸他的頭安撫。
一旁的白起見看見了,隻覺得刺眼,默默地彆開臉去,將目光釘在書桌上。
白起是讀過書認過字的,知道剛啟蒙的孩子應該看哪些書,所以送過來的大多都是“三百千”之類的蒙學讀物。
但畢竟是跟人家淘來的不用的舊書,難免駁雜,譬如其中就有兩本話本子,講的還是才子佳人的風月故事。
“這些書都很好。”韓彥笑著致謝,“多謝白起兄弟費心了。”
白起僵硬地笑著說了聲“不用謝”,心裡卻對韓彥的虛偽客套很不以為然。
他讀的書是不多,可是也知道像《碾玉觀音》《琵琶記》這一類的書,並不適合蒙童來看。
當然,他們不認得字,也讀不懂就是了。
這些是他淘來給舒予解悶兒,怕她不收,就借著給學堂送書的名義,一起送了過來。
見書送了出去,白起也不再多留,起身告辭道:“鋪子裡還忙著呢,我就先回去了。有什麼需要的,回頭再著人給我捎個信兒就行。”
他是整個獾子寨唯一在秀水河子鎮上當差的人,而且待了三四年,許多人也熟絡了,辦起事情來當然比寨子裡的其他人更方便,更有門路了。
韓彥倒也不因為白起對他的敵意就傲然推辭,而是笑著道了謝,誠懇應道:“學堂草創,隻怕將來許多事情還少不得要麻煩白起兄弟,愚兄就先在這裡謝過了。”
說罷,竟然還真的拱手施禮,鄭重道謝。
少年意氣爭強好勝嘛,韓彥並不以為意,反而很是欣賞白起這種富貴不忘鄉人的難得品行。
舒予也笑著稱謝,態度大方真誠。
這樣一來,白起覺得倒顯得自己小家子氣了,心裡酸酸的,還有些慚愧。
“都是為了獾子寨,說啥謝不謝的?”白起窘迫地擺擺手,逃也似的告辭道,“鋪子裡還有事,我就先告辭了!”
說罷,衝眾人揮揮手,不待回應,就大步跨出門去。
張李氏正好端茶過來,隻覺得眼前人影一閃,再定睛看去時,就見白起已經衝到了院子裡。
“喝杯茶再走啊!”張李氏連忙招呼道。
“不了,嬸子,我還有事呢,下次再來吃茶!”白起頭也不回地揮揮手,一路奔山下而去。
張李氏對著他的背影直搖頭,無奈地小聲嘀咕道:“這孩子!活像是有鬼在後頭追著他似的……”
不喝就不喝吧,正好等下次來了再給他做肉羹吃,好好地答謝他辛苦送書回來給孩子們的一片心意!
張李氏搖搖頭,端著茶又回了灶房,準備做早飯。
外間裡,舒予看著桌子上的書托腮沉思,歎氣道:“可就算是這些都加上,也不夠孩子們一人一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