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除了入學第一天,白亮是自帶文房四寶的,打從第二天起,他就和學堂裡其他的孩子一樣,筆墨等物都是用學堂準備的公用之物了。
韓彥原本並不覺得這有什麼,畢竟,白亮也是他的學生,雖然家中比其他孩子讀書條件好了些,但是幾張紙、半錠墨的,他還不至於小氣計較。
可是白明今日卻特地當著一堂學生的麵,那麼說,那麼做,爭當第一個為他考慮周全的人……
韓彥搖頭輕歎,這個白大叔,有時候還真有那麼點無利不起早的意思。
……
初八傍晚下學之前,韓彥交代孩子們說:“明後日學堂休學兩天,大家回去之後將這一旬教授的內容認真溫習、訓練,開學後檢查。”
孩子們齊聲應諾:“是,先生,學生記下了。”
“散學。”韓彥起身,叮囑道,“大家路上小心。”
晌午落了一場雨,雖然夏天的雨來得及,去得也快,但是這會兒路麵還有些濕滑。
孩子們齊聲應了,拱手施禮跟韓彥和小望之告彆:“先生再見,小師弟再見。”
韓彥微笑頷首作彆。
小望之則用力地揮動手臂,笑咯咯地跟大家揮彆。
等孩子都離開之後,韓彥檢視一遍,將門窗都關好,上了鎖,便牽著小望之踏著薄暮歸家。
樹林間升起嫋嫋的炊煙,伴著初升的白霧山靄,彌漫開去,遮擋了天光,青翠蒼碧的山林開始變得森暗濃陰。
還未進家門,韓彥就聞得一股子濃油赤醬、烈火烹炸的鮮香辛辣,暗自揣度,莫不是家中來了客人?
不然家中晚飯一貫是遵循舒予所提倡的“簡單而清淡”的原則的。
果然,推門一看,就見韓勇和張獵戶圍坐桌前,正興高采烈地說著話。
“韓大叔來了!”韓彥笑著上前打招呼,又低頭吩咐小望之,“這是韓爺爺。跟韓爺爺問好。”
小望之便將兩隻小拳頭抱在一起晃了晃,咧嘴笑稱“爺爺”。
“小望之真乖!”韓勇鼓掌讚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小望之小小年紀的就如此懂得禮儀,將來定然會和賢侄一樣,成為一位飽讀詩書、溫文爾雅的讀書人的!”
因著是同姓,三味書屋開館授徒之後,韓勇並未改口像其他人一樣,稱呼韓彥一句“韓先生”。
韓彥微笑謙遜道:“韓大叔謬讚了。小望之頑皮得很,學堂裡的孩子都不比他做得差。”
“那怎麼能相提並論?”韓勇笑道,“那些孩子最小的也有四五歲了吧,咱們小望之才多大!”
說罷,話鋒一轉,韓勇又笑問道:“我聽說,前寨裡有個孩子年紀大了,家裡給說了親,打算今年內成親,所以最近都沒去上學了?”
韓彥笑道:“是有這麼一個人。五月底的時候就跟我說了,要回家準備成親,今後就不去學堂讀書了。”
還不到十五歲的孩子,就要輟學回家成親,韓彥覺得委實過早了些。
雖然世人有“先成家,後立業”的說法,但是在他看來,功業未就,何以為家?讓妻子兒女以後都陪著自己吃苦嗎?
不過,既然這是人家家裡的決定,他也不好橫加乾涉,勸過兩句之後,見對方執意要輟學回家成親,他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