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風閣內,遣散眾人的元嘉帝將小望之召到跟前,拉著他的手仔細打量著,心中激動歡悅,慨然道:“看看這眉眼,多像朕小時候啊。是不是,貴妃?”
元嘉帝六歲時便由十六歲的趙珍兒服侍,那時他和小望之差不多大的年歲,因為長在皇宮為各種規矩束縛,反而沒有自幼在鄉野散養小望之看起來高大壯實。
聽元嘉帝這麼說,趙貴妃也不由地想起她初見元嘉帝時的情形,心中一軟,再看小望之也少了幾分厭惡和戒備。
“是的呢。”趙貴妃笑應道,“都說女兒肖父兒肖母,可是以臣妾看來,皇長子倒是比宮中的幾位公主還像聖上一些。”
所以說韓琬還真是好命,人死了,卻留下一個這麼優秀的兒子,來日承繼大周江山。
趙貴妃又氣又妒,卻又無可奈何。
大約是她造的殺孽太大了,所以唯一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就不幸早夭了,而她也因此在月子裡氣壞了身子,再也沒有調養過來,此生大約與孩子無緣了……
這話元嘉帝喜歡聽,聞言登時哈哈大笑起來。
倒是小望之不由地多看了趙貴妃一眼,有些想不明白,明明來之前爹爹和娘親一再叮囑他要多多提防趙貴妃的,可為什麼趙貴妃這話聽來卻像是在幫著他?
笑罷,元嘉帝慈愛地摸了摸小望之的腦袋,滿懷歉疚地問道:“這些年委屈你了……”
何止是委屈。
端妃為了救他而不惜自焚殞命,而他為了生存不得不一路遂韓彥躲避追殺,避居在這荒僻的小山寨裡,隱姓埋名,缺衣少食,吃儘苦頭……
元嘉帝越想越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唯一的兒子,卻也舍不得因此而責備一路與他風雨同舟、不離不棄的趙貴妃。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小望之竟然搖搖頭,一臉認真回道:“不委屈。
“舅父舅娘把我當成他們的親生孩子,用心教養;山民夥伴們待對我親切友好,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勻出來一份給我。
“衣食富足,平順安樂,一點都不委屈。”
元嘉帝本就心軟,如今聽小望之這麼說,隻覺得這唯一的兒子感恩仁厚,將來必然會成為一代明君,不禁老懷欣慰。
“好孩子,父皇有你,大周有你,實在是大幸啊!”元嘉帝感歎道,伸手拍了拍小望之的肩頭以表讚賞。
說不得,自己這唯一的天賜之子,就是大周的中興之君啊!
小望之靦腆一笑,誠懇應道:“多謝父皇誇讚。我,兒臣一定會努力你的!”
元嘉帝聞言十分開懷,親切地笑道:“私下裡,咱們爺倆兒怎麼都好說,當著外人的麵彆說錯了稱呼就好!你還小著呢!”
而且就算說錯了也沒什麼,有鎮國公和韓家護著,那些人想要借機發作、犯上作亂可沒有那麼容易。
元嘉帝半輩子好不容易才得了一個兒子,而且孩子又受了這麼大的委屈,他忍不住想要補償縱容他一些。
小望之不以為然,一本正經地說道:“多謝父皇疼愛。可是聖人言,‘君子慎獨,不可須臾離道’,兒臣雖然年歲小,但是卻不能不守禮慎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