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總工哈哈大笑:“老劉你以為亞商投的山珍海味是那麼好入口的呐,告訴你,小馬的路數多著呢!”
老劉哈哈大笑:“你早都跟小馬混日子了,豈不是路數越多越好!”
霓總工聞聽此言,也哈哈大笑。
老劉笑著對馬曉陽說道:“放心吧小馬,就衝你這個不限量的科研資金,說什麼我也得找人把你這個日期給接下來!”
馬曉陽疏了一口氣,說道:“那就好,那我再去天使投資平台孵化園那邊給他們打打氣去,看看能不能再激發出幾項專利出來。”
馬曉陽說乾就乾,直接找人通知了下去,第二天就給天使投資平台孵化園的頭頭腦腦們開了個會,跟那些有信心提高技術的公司簽了新的技術開發無息貸款,鼓勵全孵化園的公司抓緊進行技術攻關。
這些年輕人最近事業有成,現在有些懈怠了,馬曉陽得敲打敲打他們。
為此,馬曉陽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又吸納了一批孵化園內同行業的項目,對其進行了投資。
馬曉陽發現,每個科技分支投資一家公司是不行的,現在外麵他們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要是不在內部給他們製造競爭,那孵化園的這些產業,可就真的放羊了。
至於他們理解不理解,那馬曉陽就無所謂了,優勝劣汰,總不能太慣著他們,以前國內沒有此類產業的時候,他們可以任性,現在國內的電子科技領域不少方麵已經領先世界水平了,那麼就不能太慣著他們了。
馬曉陽不僅要放鯰魚攪活池水,還要放同樣的競爭對手去跟他們搶食,讓他們意識到競爭和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性,不能成天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督促馬曉陽這麼做的原因,是他了解到,孵化園內某個公司專利量產後,他們的團隊居然基本上都放棄了科研,每天在外麵花天酒地,靠著量產帶來的利潤過著舒舒服服醉生夢死的日子。
馬曉陽就是在用行動告訴這些身披光環的年輕人,現在亞商投無所謂他們想不想得通,跑慢了的,就得被淘汰。
處理完孵化園的事兒,馬曉陽又通過章秘書,遞交了一份申請,是關於亞商投投資獵戶座導航定位衛星項目的。
馬曉陽沒記錯的話,千禧年的時候,國內的獵戶座衛星定位係統第一期實驗工程已經基本完成,而第二期工程也正在籌劃之中,如果不出意外,兩三年內就能展開了。
不過,馬曉陽覺得他就是那個意外。現在新一代的三代芯片有了,更高級的四代芯片也遙遙在望,新係統和各種新技術也在日趨完善,那麼作為智能電子時代最重要的一環,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也必須開始謀劃了。
他可不想自己的智能電子項目一上馬,就要屁顛屁顛的跑到北美去買定位芯片,那不是打他這個重生者的臉麼!
獵戶座一期工程,是實驗性質的工程,規模不大,隻有兩三顆衛星。而原來的二期工程,則是組建一個覆蓋亞洲中東部地區的衛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