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一種發展叫做放手(2 / 2)

馬曉陽說道:“怎麼,你居然想現在就簽約,連第一家智能電子公司的名頭都不給我留啊?”

鄭飛剛要說話,馬曉陽就搶著說道:“不留就不留吧,全拿走吧,簽約時間你定。不過我得告訴你,現在的冰雪智能電子產品的代工可全是萬猛代工廠在做。

你要是經營了智能電子項目跟他們對上了,那要小心萬猛那個雄心勃勃的代工廠老總在產能上卡你脖子。”

鄭飛鬱悶的說道:“怎麼,你經營他就不敢卡,換我他就敢卡了?”

馬曉陽攤了攤手說道:“沒辦法,誰讓他們需要我們亞商投的技術呢,他怕我卡他啊,現在換了你,人家卡起來就沒啥心理負擔了。”

鄭飛說道:“亞商投還是我們華偉的二股東呢!”

這個二股東的名字讓馬曉陽十分的淚目記,他說道:“彆鬨了,我們亞商投還是萬猛的大股東呢,萬猛的代工廠是個獨立子公司,那個老總自己也有股份的,他這個人很有能力的,要不是看在蔣總麵子上,我都出手挖人了。

不過你也彆怪我,沒有競爭的行業是不行,尤其是麵對民眾的東西,這可跟你們建基站不同,所以我才多方授權的,這樣也能打壓競爭對手的科研計劃,保證電子科技研究中心技術的先進性。”

鄭飛問道:“那我們華偉自己搞研究行不行?”

馬曉陽笑著說道:“隻要你有錢投進這個無底洞,那隨便你好了,電子科技研究中心也需要競爭對手。”

馬曉陽不是不想自己經營,而是他的水平也就到這裡了,以後細分科技,智能手機百花齊放的時代,他根本就搞不明白,他就知道智能係統、四軸防抖、陶瓷外殼這些稱呼,可這些稱呼和科技都有個什麼用,根本不算智能電子的核心科技。

至於說水滴屏、劉海屏幕之類的,那隻能算設計靈感,算不得什麼高科技了。

現在,他用巨額財富,在霓總工帶領的電子科技研究中心和孵化園的天才們的齊心努力下,讓亞商投在世界電子領域取得了先機,甚至完成了後世某位老板說的,在電子領域初期,把錢都投在這裡,靠以戰養戰就能打造一條全產業鏈的設想。

但之後呢,他在後世隻是個倒買倒賣的、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商人,先天資質限製了他的後天發展,學習技術他也不是那塊料,再說他回來的也太晚了,要是回到八歲還能試著去挑戰一下高學位。

可他‘回來’的時候已經十八了,拉上一般兄弟賺了錢,搞起了現在的全產業鏈,取得了不熟的成績,這就算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富強之路了。

至於以後的發展,馬曉陽希望讓國內的企業家和人才們自己去主導。畢竟曆史證明了,隻要在同一起跑線上,外人還真玩不過研究了五千年計謀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國人。

比較令他欣慰的是,在亞商投高新求才的方針下,國內的科技類企業,最起碼亞商投旗下的大企業家們,都明白了人才的重要性,高薪拉攏高級人才,組成了自己的人才團隊。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