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商投旗下那麼多的企業,其中有不少老總熱衷社會活動,熱衷在媒體麵前傳播自己的理念,可這次對這件事集體噤聲,那就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他們接到了小馬的授意,對這件事保持沉默。
這個小馬呀,你們從他極少出國就能明白,這是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這種安全感,他現在需要我們給他。所以我認為,他在等!”
“等我們給他安全感?怎麼給?咱們對這件事兒沒法說得太深,這點小馬應該清楚的。”
“方法總歸是有的,小馬手頭的輿論力量能量本身就不小,他根本就不需要額外的輿論支持,他想要的很簡單,隻是一個態度而已,剩下的我相信他自己就能做好了。”
“有點兒意思了,他這是害怕了?”
“害怕也是應該的。下邊的小商人有大商人頂著,大商人有小馬頂著,可小馬呢,誰又能給他撐起一片天?
他現在已經做到了商人的極致,成為了世界首富。到了這個階段,小馬很清醒,他知道,他的前路走向何方,現在已經不取決於他自己了。
所以,這次的事件對他來講,是一個路口,該走向何方,他在等待風向的變化。”
“哈哈,那我想咱們也不會做那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兒,既然這樣,這事兒我安排吧。”
“行,交給你了。”
兩天後,一個博客名叫‘評論員旭日’的人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長文:
這段時間,關於社會責任感的討論愈演愈烈,本人也在各個渠道看了一些網友和媒體人的評論,我隻能說,感慨萬千。
我們從以前很窮,羨慕外國人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現在的我們大部分人也過上了這樣的生活,我們又開始豔羨其外國人的理念。
想把這些理念,再次照搬到我們的生活中,可這樣,真的對麼?
這些理念,從兒童開始,我們羨慕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羨慕他們孩子的獨立,羨慕他們子女和父母間的那種朋友一樣的關係。
可你們真的知道他們的現狀嗎?你們隻不過是被人洗腦,隻看到好的一麵而已。卻不知,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麵性的。
他們的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確實很自在,可代價就是他們的孩子接受到的早期教育匱乏,在中等教育期間,成績被拉開很大,普遍的成才率較低。
他們親子之間的關係較為平等,疏於嚴格的管教,也導致了很多兒童少年時期走上歪路的比比皆是,他們的青少年的走向歪路的幾率,是咱們國內的很多倍。
再來說說他們對於財富的支配,現在咱們不少的人討論,他們父母不會把財富留給孩子,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我想說的是,這種說法的情況,是你們親眼看到的麼?
他們確實有不少的家長不會給孩子留下財富,那是因為他們這些家長本身的生活理念就是有一份花一分,完全沒有攢錢的概念,缺錢了還得靠貸款度日,這樣的父母拿什麼留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