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儘管如此,未被念到名字的士子依舊留在原地,以期待希望來臨的那一刻。
“丁卯科應天鄉試第四十七名,鎮江府學增廣生,施允,詩!”
施允名字被念到的瞬間,柳賀忍不住朝他笑道:“祝賀祝賀!”
平靜如施允,在聽到自己考中舉人的瞬間,眼眶也微微有些發紅:“我中了?”
“你中了。”柳賀搖晃著他的肩膀,“你是舉人了。”
施允還未徹底接受這個消息,左右的士子卻都來向他道賀,眾人雖不認識施允,但中舉畢竟是一件大喜之事。
柳賀也是心下愉快,他與施允一道來應天赴考,自是希望一同帶著好消息回去,在他看來,施允的才學並不遜色於任何人,隻是院試的發揮有些失常罷了。
院試之後,施允看上去有些悶悶不樂,柳賀就擔心院試的發揮會影響他之後的鄉試。
好在現下已塵埃落定。
場中書吏依然在唱名,但此時已經念到了第四十五名,隻剩三分之一的考生姓名還未被念出了。
考後眾人的生態便在這一刻被顯著放大,有人心灰意冷,也有人擔心失落,更有人心中憤怒:“為何我不在榜上?”
“丁卯科應天鄉試第三十七名……”
“第二十六名……”
念到第十一名的時候,柳賀手心也有些冒汗,他雖然對自己的才學有信心,但隻剩十人了還沒念到他的名字,這事著實令他忐忑。
“丁卯科應天鄉試第十名,姚純臣,蘇州府學附學生,書!”
第十名到第六名的士子名字依次被念出,柳賀隻覺心跳聲又快了些。
接下來便是五經魁了,不少士子自知並無中五經魁的可能,此刻卻依舊不願離去,他們想知道,在四千餘名士子中,究竟是哪五人能笑傲諸生。
“丁卯科應天鄉試第五名,常州府宜興縣學附學生,吳達聰,春秋!”
“……第四名,徽州府歙縣縣學附學生,曹樓,禮記!”
“……第三名,蘇州府學增廣生,周汝礪,書!!”
周汝礪此時麵上才露出訝色,還有一句話他未問出口,為何我是第三名?
周汝礪原以為,今科秋試諸生中,唯獨唐鶴征文章可與他相較,若是唐鶴征能中解元,他必然能得第二,眼下他雖在五經魁之列,名次卻比他以為的要靠後一些。
書吏繼續念起了第二名。
“丁卯科應天鄉試第二名,常州府學生,唐鶴征,易!”
唐鶴征是這一科士子中的名人,他的名字一被念出,士子們頓時議論紛紛:“還有《詩》一經的士子未被念出名字,解元想必將出自《詩》一房了。”
”就連唐鶴征也隻取了第二,第一是誰?”
常州府學一眾士子中,唐鶴征被眾人圍在中央。
“恭喜元卿兄了。”
“恭喜元卿兄!”
唐鶴征麵上毫無得色,他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鄉試能取第二也在他意料之中。
在這時候,唐鶴征的視線在人群中掃了掃,仿佛心有所感似的,他向後稍一偏頭,便與柳賀的視線對上了。
唐鶴征遙遙朝他拱了拱手。
其餘士子此時也看到唐鶴征與一年輕士子見禮,心中正疑惑著這士子是何人,卻聽一旁唱名的書吏大聲道——
“丁卯科應天鄉試第一名解元……”
此時周圍一片沉寂。
柳賀心中同樣撲通撲通。
從概率上來說,解元是四千士子取其一,萬分之二點五的可能。
說不想中是不可能的,但解元又太遙遠了些。
他可以做到嗎?
柳賀也並不知道,他隻知道他考場上的七篇文章作得已十分努力,將生平所學都毫無遺漏地展現了出來。
“丁卯科應天鄉試第一名解元,鎮江府學生,柳賀,詩!”
貢院的雨這一刻也停了。
飛鳥掠過屋簷,留下無聲的殘影,柳賀心中卻想到了一句經典動漫的台詞——
我的光輝時刻,就是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