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張居正前一句話有什麼問題?
柳賀思忖了數秒,忽然意識到,張居正說的是明年的安排,也就是說,他這日講官明年還得繼續乾。
莫非馮保已經打算找人換他了?
柳賀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政治覺悟似乎有點低了。
……
這一年一過,便迎來了萬曆二年的春天。
柳賀家閨女可以靈活地在床上爬來爬去,一不注意就能爬到床底下去,楊堯、紀娘子及柳賀嶽母三個人護著她一個,惹得楊鄉紳非常嫉妒,說她們這樣非得把孩子寵壞了。
柳賀斜眼,是誰成日把玩具不要錢似的往家裡搬?
附近幾家店的夥計都知道楊老爺家財萬貫,進去一趟就往家裡搬貨,尤其到了年關,柳賀隻見後院人來人往,一問,都是給妙妙買的吃喝和年貨。
這也是柳賀與嶽父嶽母家同過的第一個春節。
楊鄉紳和楊家娘子原打算等京中的宅子修繕好了就搬過去,但妙妙還小,和她一起待久了,兩人舍不得搬,又不好意思一直住在柳家,吃年夜飯時,楊家娘子提了一句,立刻被紀娘子攔下了。
她和柳賀嶽母相處很融洽,紀娘子性子一直很溫和,楊家娘子當家慣了,稍有些強勢,但卻是個很講理的人,紀娘子反倒喜歡她這種性子直接的人。
兩人閒來無事就給妙妙做衣裳,滾團也常常能分到一件,滾團年紀大了之後就懶得動,尤其遇上這冬日的京城,柳賀帶它出去溜達它隻用屁股對著柳賀,一旦遇上柳賀來捉它,它就去投奔紀娘子。
它最近大概意識到,家裡能管住柳賀的人要比從前多,在柳賀麵前也愈發囂張。
……
到了年節時,柳賀免不了要去上司家中走訪,丁士美與馬自強如今雖然不直管柳賀,但該儘的禮數還是要儘到,張居正那邊也是一樣,不過去年他好歹見了柳賀一麵,今年張家門子收了柳賀門包,之後又將柳賀節禮收下,卻沒有叫柳賀進門的意思。
當然,張居正能收下柳賀這門生的禮已是很給麵子了,尋常人想摸到相府的門都很不容易。
柳賀又去申時行、王錫爵府上一趟,兩人都很熱情地接待了柳賀,王錫爵還留柳賀用了飯。
張居正任首揆後,申時行便格外受器重,翰林院中已有傳聞,待陶大臨任了吏部右侍郎,申時行便要成為下一任掌院了。
申時行今年不過四十出頭,翰院中不少翰林這個年紀仍在修史,不過柳賀和申時行的關係
隻是尋常,他和王錫爵更投契一些。
送完禮,柳賀原以為自己今年春節就差不多了,然而他如今還有右中允的職務在,詹事府中又有一番人情往來,但春節後的幾日,柳賀家中卻仍有人上門,俱是下了帖子要來拜訪他的。
這顯然不是因為柳賀還在日講官任上。
柳賀估摸著,恐怕和他將任二月會試的同考官有關。
他的本經是《詩》,必然要領《詩》的其中一房,眼下會試雖然還未開始,但京中已聚集了不少各地赴考的舉子,有不少官宦人家的子弟將文章遞到了柳賀手中。
對於這些帖子及禮金,柳賀一概命人退回。
柳賀自己就是辛苦考出來的,前幾年會試時,雖然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但也聽到過京中有世家子弟買通考官的消息。
每年會試都會有這樣的傳聞,真真假假叫人分不清。
萬曆二年會試,柳賀占據了一個同考官的名額,除他之外,還有王錫爵、範應期、徐顯卿、沈一貫等人,隆慶五年進士中,隻有柳賀在這一科會試任同考官,十七位同考中,翰林院十一人,六科及六部各出了三人。
因而為何翰林默認入閣,即便此時不少翰林隻能在史館中默默修書,但任一科會試同考官,就可收十數位門生,這便是日後為政的後盾。
柳賀估摸著施允也該上京了。
他時常和施允通信,一是交流文章心得,二是講述自己為官之後的心得。
施允話仍舊不多,但柳賀讀了他隨信附帶的文章,一篇一篇十分精彩,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以柳賀的判定,如無意外,這一科施允必是能夠中的。
他在這邊算著日期,果然,沒過幾日,施允便和紀文選一道上京了,兩人給柳賀和紀娘子帶了不少鎮江府的年貨。
知曉柳賀有了女兒,施允給妙妙帶了一對金手鐲,施允家的兒子比妙妙要大上一歲,兩人談起這件事時都有感慨。
距離兩人相識已有十年之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