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池虞在醫院停車場見到顧世延的時候,眉頭皺了一下。
池虞覺得自己住院這兩天,顧世延不沾邊,實在是太好了。
她一點兒都沒有自己被冷落,不被重視的感覺。
池虞不太想麵對一個自己不熟悉的人——可能看在喬玉的麵子上,她還得強打精神,笑著應付顧世延。
池虞都打算好了,她出院,跟喬玉回顧家。
先在顧家住上幾天,觀察一下家裡的氛圍,再決定去留問題。
顧世延的突然出現,打亂了池虞的計劃。
她倒不是不高興,就是有點鬱悶。
顧世延出現的突然,讓她沒有一點兒準備。
要是等會餐桌上發生點什麼,她是該遵從本心直言快語,還是違心假笑求個和順?
餐廳選擇上,顧世延很好的照顧了池虞的口味。
池虞在心裡給顧世延這後爸加了一分。
再接著,就是顧世延的征詢。
這句話一出,顧世延在池虞心裡的形象一下子立了起來。
外在可以欺騙人,但是性格,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
從池虞被喬玉帶回帝都的那一刻起,池虞跟著喬玉生活,就好像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喬玉是這麼認為的。
身為親媽,喬玉這麼想,無可厚非。
在喬玉眼中,池虞就是個完完全全的孩子,池虞需要她照顧起居,需要她彌補多年來的母愛,還需要她提供富足的生活。
顧世延完全可以討巧的順著喬玉的意思,安排池虞進入顧家。
任何人來看,他這麼做都沒問題。
太殷勤顯得假,不問事又顯得冷漠。
最好就是無條件順著老婆,無功無過。
但顧世延並沒有因為求穩,就放棄自己的思考。
他問池虞“是否”要將她過去的一切帶到帝都。
沒把池虞當成被動聽話的小孩子看,而是把池虞當成了獨立的個體。
顧世延很好的照顧到了池虞的意願,尊重她,沒有用看似體貼,實則是“你放心,我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假關心,先斬後奏的強勢包辦所有。
就衝這點,池虞至少再給顧世延加分。
“還有兩個月就高考了,我的目標是帝大,未來四年都將在帝都度過,學籍和各種身份證件之類的材料,就麻煩叔叔了,幫我一起遷過來。”
顧世延笑著給她夾菜,“說什麼麻煩的,不過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來,吃菜。”
中途池虞去洗手間,喬玉放下筷子,皺眉跟顧世延使眼神。
“我們不是早就商量好了麼,你這特意跟孩子說一嘴,她心裡多想怎麼辦?”
在喬玉看來,青春期的小孩心思都比較敏感。
最好是安排好一切,表現得麵麵俱到。
這樣池虞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強烈的關愛。
顧世延多此一舉的問話,要是讓池虞感到他不歡迎自己去顧家生活,在孩子心裡種上芥蒂就麻煩了。
顧世延耐心的跟喬玉分析自己那麼問的原因,“魚兒在棟海住了那麼多年,我們也不知道她對那邊還有沒有留戀……”
發現喬玉因為這句話瞪圓了眼睛,顧世延舉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