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招娣雖然不會說什麼場麵話,當她得知韓立竟然累著以後,看向雲家姐妹的眼神就有點不對了,心想這是讓韓立乾了多少活才會把一個男人給累著,雲瑩瑩她這個對象到底是怎麼當的?
所以一向閒不下來的戚招娣這次做出了跟大家相同的選擇,打算一會要是不對勁的話她就幫韓立出氣。
韓立看到大家都加入了進來,他連忙讓開了自己的位置。
韓立來到上河村以後喜歡聽村民講述各種故事、喜歡去山裡麵尋找刺激、喜歡看書、喜歡寫字,但是對一群人打牌始終沒有什麼興趣。
何米:“你身體還沒好利索這是要做什麼去呀?”
“我去上廁所。”
“那我們等你回來開始。”
“不用等我了,你們六個人打牌剛好分隊,我一會給伱們搞好服務。”
韓立推脫後來到了院子裡麵,看著幾條狗在那邊衝著他一直哼哼,這才想起來昨天沒人帶它們出去排便,於是放開它們領著就往外麵去了。
等它們解決完大小便以後,韓立任由狗子們在地裡麵撒了會歡,這才喊回來帶著往家走。
快到自己家門口的時候,發現孫勇、江小麗還有其他幾個知青剛剛出門。
江小麗:“韓同誌這是去地頭了?”
“我去看看還有沒有田鼠洞可以挖,大家這是要上哪去呀?”
“我們想去村支部那邊看看什麼時候分糧,畢竟現在不用上工了,每天在這裡吃飯還不如分糧後回家呢。”
韓立:“羨慕你們今年能回家,我想要回去的話隻能到明年了。”
孫勇:“大家都是這樣熬過來的,那你忙我們就去村支部了。”
韓立看著他們幾個言不由衷、躲躲閃閃的樣子,他估計就不是什麼分糧的事,能讓老知青全體出動無非兩件事,第一、工農兵大學的名額有眉目了,第二、某個單位有招工名額分到了上河村。
可是他們顯然是防備錯了人,首先這兩個條件韓立他們都不滿足。
當然托人也不是辦不成,但是他也不會圖一時之快給自己的檔案上抹黑。
就算滿足條件韓立暫時也不打算離開上河村,趕山這種樂趣他還沒享受夠呢。山裡麵還有無數的資源等著他去搜刮,這些資源都會變成他的起步資金,將來無論買房還是當倒爺,他要是沒有這些資源轉化成資金那就是紙上談兵。
韓立回到屋裡麵看著雲家姐妹跟郝紅敏、楊秀英正在打牌,何米在教戚招娣下棋。
韓立就把剛才碰到老知青的事說了一下,她們幾個除了戚招娣不太明白以外,其他的人都比較了解這方麵的政策,所以她們的反應並不大。
雲晶晶:“去就讓他們去唄,早一天分糧也不錯,剛好讓我們了解一下自己的水平,這樣才能更好的給來年做打算。”
楊秀英:“就是,到時候老知青估計就走的差不多了,我跟紅敏就不用聽他們那邊天天吵架了。”
郝紅敏:“走不光的,你忘記熊先進、周國安、吳麗麗、祁如英、袁紅英他們今年同樣不能回家。”
“老知青走了就行,他們最起碼不會因為過冬的柴火天天吵嘴,不過新來的幾個不會來找我們借糧吧?”
“吳麗麗的家庭條件是絕對不會找我們借糧的,熊先進、周國安他們就算要借也是先找男同誌借,剩下的祁如英、袁紅英她們就不好說了.。”
“想那麼多乾啥,等借到我們頭上再說吧,。”
要說那些老知青裡麵還真有消息靈通的人,他們得到消息今年上河村情況特殊上級沒給工農大學的名額。
但是鶴崗煤礦為滿足生產需要,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以亦工亦農的用工形式,從全省各公社插隊知青、優秀的青年、複員退伍軍人中招收了380名生產工人,上河村這次分到了四個名額。
亦工亦農的工人不給轉戶口,你依舊保持著插隊知青或者農民的身份,他們不在城市供應有計劃內。
由於各地政策不同的原因,大多數地方的這種工人吃喝都得從農村家裡帶。
就是自己拉著糧食到公社糧站賣糧換糧票,然後拿上糧票在單位職工食堂生活。
村民還稍微的好一點,家人會貼補參加工作的這個人。
知青每個月要拿出一半工資交到村支部,來保證你的基礎工分用來換取糧食。
(此事80年代初期改)
亦工亦農的待遇和正式工不一樣,除了職工防護用品與正式工基本相同外。
他們的醫療待遇隻有正式工人的百分之六十,發放其他福利也不一樣。
提職漲工資從沒有指標,工廠單位如果減員,首先就是這些亦工亦農的工人。
知青進廠半年後要是沒有什麼過失的話,他們會享受國家政策統一轉成正式職工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領導的子女能夠順利轉正,其他人就要看你所在的工廠如何了。
要是你能夠在工廠裡麵混成技術人員的話,那你同樣能夠轉職成正式職工,享受一切應有的待遇。
(此事80年代後期改)
而且亦工亦農招收門檻比較高,插隊知青要符合下鄉足夠兩年的要求,本人還必須是高中文化程度。大隊裡麵的優秀青年和複員退伍軍人要求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即便這樣,這個工人的名額也足以讓大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