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滑脈、冬至前各自的準備(2 / 2)

“謝謝韓知青了,嬸子就知道你是個好樣的,那我兒媳婦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韓立想了一下說道:“嫂子的身體還不錯,不過前幾個月是最危險的,少動、少乾活平時多注意休息,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前三個月內不能同房。”

韓立沒有說營養之類的話,有些話對著老一輩不適合講,他們那個年代吃糠咽菜照樣把孩子生下來,說多了反而不好。

最主要的是各家的條件不一樣,張嬸家的兒媳結婚三年才懷孕,不用說家裡有了好東西也會供著她吃的。

不過被一個小年輕說不能同房這話,張嬸兒媳的臉還是刷一下就紅了。

張嬸非要給韓立留兩毛錢不過被他給拒絕了,最後張嬸在走的時候說。

“過兩天就是冬至了,到時候嬸子給你送餃子來。”

這個就屬於人情往來了,所以韓立笑著答應了下來。

*

由於過兩天就是冬至了,這時候上河村很多人家,還有知青們也在盤算著哪天吃點什麼。

冬至在老百姓眼中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又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很多地方有著“冬至大如年”、“一九初寒才是冬”的說法,在宮廷和民間曆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天,從那天開始意味著要進入三九的天氣,也就是民間說的要開始數九了。

在冬至這一天,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

在我國皖南山區還有南方的有很多地方都把冬至當團圓節來過,同時也是他們祭拜祖先的日子,還有著“冬至大如年、不返沒祖先”的說法。

四九城那邊過冬至的時候一般都是吃餛飩或者餃子,這是老一輩傳來下的(冬至餛飩夏至麵)的說法,因為飩有團團圓圓的意思在裡麵。

而餃子有(消寒)之意,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這個是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隻不過後來了解這句話來曆的人越來越少了。

然後就是吃羊肉火鍋,也就是四九城人說的支鍋子。

因為羊肉的羊跟太陽的陽是同音,所以有吃羊肉補陽氣的說法。

並且在數九的日子裡,每個“九”都要支鍋子吃涮鍋,

以前那些皇室和腰間係著各種顏色帶子的人,他們講究每次涮鍋的食材都不能重樣,如一九第一天是羊肉鍋子,九九最後一天是“一品爐肉”鍋子,中間還有山雞鍋、白肉鍋等各種鍋子。此外,肉的選用、碗底兒(即蘸料)的調配、鍋子的選用、湯底的製作、下鍋的程序都非常講究。

現在有條件的家庭會儘量在“數九”的那一天弄點羊肉,沒有羊肉弄點羊尾油也要湊活一下。

而那些沒有條件的家庭呢?他們哪怕沒有銅鍋、沒有羊肉,用砂鍋涮點白菜也要把數九的日子應付過去,這可能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一種形式展現吧。

由於東北是前朝的龍興之地,兩者之間的習俗也比較接近,加上這裡的天氣比較寒冷,加上餃子有(消寒)之意,所以在這裡過冬至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吃餃子。

南方人過冬至的時候會吃湯圓,郝紅敏和楊秀英她們的生活習性相近,所以這時候正打算去找村民換點糯米麵。

何米家的情況同樣如此,此刻她跟戚招娣坐在炕上一邊看書一邊問著彼此家鄉冬至吃什麼。

戚招娣雖然沒有吃過,但是這並不妨礙她知道當地的習俗。

她說老家那些有條件的家庭在冬至的時候會吃羊肉湯,何米聽到這個答案後笑著說道。

“那不是巧了嗎?我們家鄉那邊在冬至的時候吃的是麵條、餃子、燉羊肉,還有種說法是冬至不吃肉、凍爛腳趾頭,這下咱們兩個剛好又吃到一起去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何米想到了在雪地裡埋著的羊肉,低下頭把玩著手裡的狼牙,神色複雜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些條件好的人還在商量著冬至怎麼吃的時候,那些條件差的知青不敢想那麼多,他們在琢磨著如何跟當地人一樣吃上一頓餃子就行。

不過這都“閒”給鬨的,這時候要是讓他們下地乾活就不會琢磨這些東西了。

今年正在下地上工那會,韓立、郝紅敏他們這些條件不錯的幾個人,忙起來不就把中秋節都給忘了嗎。

感謝:遊方道人遊四方打賞:500點。

感謝:蕭瑟內外打賞:100點。

感謝:陸羽同俊傑打賞:100點。

感謝:總有刁朕想害民打賞:100點。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