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年,農曆正月十四,很可惜今年縣裡麵並沒有組織扭秧歌比賽,這讓很多想要去看熱鬨的人有點失望,要是有比賽的年份,今天那些秧歌隊就應該準備往縣城去了,
韓立家今天所有人都起的比較早,雲家姐妹們今天準備滾元宵,上次她們幾個人討論了半天,大家最終還是決定做元宵吃。
因為元宵節嗎,元宵的寓意是全家團圓美滿,幸福祥和。
吃元宵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的寓意。
無論什麼時候,家庭和睦、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不吃元宵的元宵節還能叫元宵節嗎?家裡麵什麼東西都有,為什麼不讓自己順心一點呢。
姐妹倆昨天晚上就把做元宵餡料所需的豆子給煮好了,還用溫火悶了一個晚上,等下搗成泥加入白糖、蜂蜜、黑芝麻揉成團,分成差不多的小塊就完成了初步準備。
接下來拿出一個大籮筐放上一些糯米粉,取適量調好的餡料放入其中開始不停地搖晃,這樣糯米粉就會沾到餡料上,不沾的時候拿出來掃掉糯米粉在清水裡沾一下重複上麵的動作,就這樣一個個白白、圓圓合自己心意大小的元宵就滾好了。
而韓立在衛生室裡麵對首批美容方子的藥材進行收尾,按照“玉宜堂實錄”上的記載,經過這次沉澱、發酵以後,成品最多再有一周的時間就能夠出爐了。
其實今天上河村所有人家都比較忙,不過大多數都是在做明天要用到的燈碗。
韓立收完尾以後,想起昨天楊秀英、張耀祖他們特意來說的事,於是又開始了一通忙活。
這一通忙活韓立弄出來小爬犁、溜冰車、單腿驢,還有用鐵條、木板做成的簡易冰刀鞋,鐵條是分解出來的,鋥光瓦亮在冰麵上絕對好使。
甲寅年,農曆正月十五,天亮後村裡麵陸續的又響起了鞭炮聲。
不過到底不同於大年初一,今天的鞭炮聲明顯少了很多。
韓立家的鞭炮聲響起以後自然又引來一群孩子跑過來撿啞炮,不過他們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還沒說兩句話呢就朝著下一個地方跑去。
韓立家今天又聚集了好多人,跟他關係差不多的都來了。
這是大家提前約好了今天一起去野外、河麵上“走白冰”的,諧音為“走百病”,就是去掉自己身上和家人的百病。
等到正月十六還有軲轆冰的習俗,不過這個習俗是專門給已婚婦女準備的,每年的正月十六天一擦黑,婦女們都會到水井邊的石台上橫臥著左右來回滾動。或者是手拿著燈籠、手電來到野外橫臥在冰雪上,左右翻轉著滾動或者彼此打鬨取樂,認為這樣可以“脫掉晦氣”也稱作是滾病。”
她們一邊翻滾一邊還唱著歌謠(童謠):“軲轆軲轆冰,不腰疼、不腿疼,軲轆軲轆冰,身上輕又輕,軲轆軲轆冰,心兒放了鬆,軲轆軲轆冰,一覺到天明。”
其實“軲轆冰”的習俗在鞭子王朝的時候在民間已經流行開了,當時被稱為“脫晦氣”。
今天的天氣還算差不多,應該算是多雲,用俗話來說就是半陰天。
一行人拉著東西有說有笑的朝著河麵上走去,這時候可不止他們這些知青,村裡的很多人都走了出來。
小孩、少年、青年、中年、男人、女人,就連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也在家人的幫襯下慢悠悠的走在凍實的河麵上,希望能夠趕走自身的“百病”。
所有人都是有說有笑、前後追逐、高聲呼喊、你追我戲、十分的開心。
很多人跟韓立一樣,他們把家裡的小爬犁、溜冰車、單腿驢、自製冰刀鞋都給帶出來了,
往常的時候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人會顧忌麵子,但是平常不好意思跟孩子那樣出來玩,因為在農村跟城市裡麵不一樣,他們要是能玩上兩次一準會被村民拿來說嘴。
但是在今天這個“走百病”日子無關年紀,他們不管多大的年紀都能名正言順的敞開了玩,玩的越開心的效果就會越好。
雲家姐妹在四九城的時候就沒少溜冰,那時候她們還有自己的冰刀鞋,要知道一雙好點的冰刀鞋差不多能買多半個自行車了,在這年頭屬於妥妥的奢侈品。
韓立做出來的這簡易的冰刀鞋穿上雖然硬,但是她們很快就掌握住了,河麵上很快就傳來了她們兩個人的笑聲。
其實她們姐妹倆早就想出來溜冰玩了,但是周圍沒有一個人提起這事,這才一直沒有行動,這次她們一定要玩個痛快。
韓立雖然可以輕鬆的追上她們,但是看到何米、戚招娣她們拿著木棍互相攙扶著一副不敢邁步的樣子,轉身走到她們身邊講了一下技巧和注意事項。
但是她們兩還是原先的那個樣子,韓立隻好一手攙著一個人的胳膊,慢慢的帶著她們在河麵上行走起來。
郝紅敏跟楊秀英的情況同樣好不到哪去,不過孟再紅這個在海河邊長大的姑娘對此比較熟悉,她一直在教導這兩個人。
韓立正在攙扶著何米她們行走呢,張耀祖那邊直接摔了一個四腳朝天。
不由自主的發出了哎呦聲後躺在冰麵上不動了,不知道是摔很了還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