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劉姨看著韓立答應了下來,她笑著從吉普車上拿下來一個信封。
“這是送給你的謝禮和新年禮物,提前祝你新年快樂,那咱們過完年再聯係。”
韓立對於這些一點都沒有排斥,自己出力拿份酬勞很正常,而且要是自己不拿的話對方反而會不高興。
韓立看著遠去的吉普車回到這個四合院裡麵把爐火熄滅,順便打開這個輕飄飄的小信封看看裡麵放的是什麼。
不過讓韓立沒想到的是,這裡麵竟然放的竟然是幾張票據,自行車、收音機、手表、洗衣機,還有一些男女都有的成衣票。
其他的東西韓立可以不當回事,但是洗衣機票這個東西真的是太稀罕了。
我國雖然在62年的時候,由盛京日用電器研究所試製出第一台洗衣機。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有進入普通人的家庭,洗衣機隻能供應那些高檔招待所和賓館。
一直到78年的時候,我國第一台全自動波輪洗衣機“小天鵝”問世,普通的洗衣機才逐漸走進普通人的家庭。
並且在八十年的時候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迅速的取代了自行車、收音機、縫紉機、手表,直接成為了結婚必備的新三大件。
韓立手裡麵雖然有了洗衣機的票,但是想要買到它並不容易,一般地方肯定沒有,隻能去東風市場、百貨大樓、西單商場、擁軍商場.這些規模比較大的地方才有一定的機會能夠買到。
不過就算再難韓立也要把這個洗衣機買到手,哪怕騎著自行車走遍四九城所有的大商場也要買到,自己家要是有了洗衣機,往後姐妹們也不用洗個衣服就把手凍成紅蘿卜。
而且在洗衣機買回來之前他不打算告訴韓媽,要不然這個洗衣機百分之百買不成。
韓立看看現在的時間,把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手表,還有男女成衣票放在外麵,洗衣機票被他收進了分解空間,隨後鎖上門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就回家去了。
一進門就看到韓爸在逗烏鴉,韓媽、韓大姐、韓小妹和雲家姐妹正在忙活晚飯,二姐看樣子還沒回來。
韓立跟老爸打了個招呼,一臉得意的走過去把信封往老媽麵前一放也不說話,韓媽下意識的問道。
“兒子,這裡麵是誰的信嗎?你擱我跟前做什麼?”
“媽,這不是信,這是伱兒子給大姐賺回來的嫁妝。”
“嫁妝?”
韓立這話馬上就引來的大家注視,韓媽把信封往桌子上一倒,裡麵的票一出來韓小妹馬上就驚呼出聲。
“這是自行車票、縫紉機、收音機票、手表票,哥直接把三轉一響給湊齊了,竟然還有好幾身男女成衣票,這是連大姐和未來大姐夫的衣服都準備齊全了嗎?”
韓小妹的驚呼把在外麵逗烏鴉的韓爸也給引了過來,大家的目光此時全都看向了韓立。
“這些票是我這段時間幫忙熬藥人家送的,我想剛好可以拿來給大姐以後做嫁妝,所以這才直接收了下來。”
接下來的場景自然可想而知,姐妹們的感激、爸媽的欣慰和心疼在小小的屋裡麵接踵上演。
不過等吃過晚飯以後,韓媽拿出了幾節紅繩做出了一個讓韓立哭笑不得的舉動。
“兒子,晶晶、瑩瑩、三丫頭,明天就是立春了,為了防止你們被春給打到,你們每人一根綁在明天要穿的衣服裡麵,現在這個情況你們這根紅繩一定不能給彆人看到。”
“媽,您這是跟哪聽來的習俗呀?還要綁根紅繩?咱們家往常打春的時候不是吃春餅、吃麵蠶就成了嗎?而且我看您今天把水紅蘿卜還有青菜、豆芽、韭菜都買回來了,乾嘛要多一道這麼一道手續呀?
“這個綁紅繩是直隸那邊的說道,擱在衣服裡麵又不礙事,對了明兒咱們都早點起床,早上吃完蘿卜以後,就是春餅和炒合菜,麵蠶咱們留到晚上再吃。”
立春:在四九城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以前封建王朝的時候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很重視這個節日,為此還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這個節日。
首先在立春的頭一天,由四九城最大的父母官順天府尹到東直門外設立一個春場,場內有一頭披滿紅布的泥牛(春牛),等到立春當天春牛運到午門廣場,隨後皇帝、文武百官輪番拿著鞭子抽打春牛,春牛被打的越碎,意味著來年就越風調雨順。
隨後就是滿城君民皆吃蘿卜,這個蘿卜一般都是青蘿卜,但是有條件的會選擇水紅蘿卜,在明朝的時候,有過專門的記載,“立春之時,無論貴賤嚼蘿卜,曰‘咬春’”。
到了辮子王朝則是換了一種說法,因為他們認為這一天的水紅蘿卜不但能解春困,還能增加女性的生育能力,因此這一天吃下去的蘿卜也被稱呼為子孫蘿卜。
至於春餅和炒合菜也是立春這一天四九城必吃的東西,春餅就是一張薄薄的麵餅,跟用來卷烤鴨吃的那種餅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