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十六章 醫書(1 / 2)

看著天幕快速翻動的書籍,朱橚眼睛都直了,對啊,這就是他想要的醫書,圖文並茂,淺顯易懂。

以他這些年對醫術的專研,這本書可抵萬金。有這本醫書,哪怕隻是個藥鋪的學童,隻要他識字,也能迅速成為一名大夫。

難怪天幕稱其為三大神書之一。

朱橚毫不猶豫點了下單。

……

下詔焚書都不忘留下醫書、卜筮、種樹之書的秦始皇一眼就看出了這本書的不凡,這本書比鹹陽宮裡所有的醫書都全麵。

“這書可以多買幾本。”太厚了,紙張造出來也不可能印出這麼小的字。

是的,紙張還沒造出來,秦始皇便已經著人準備雕版印刷的事。多方嘗試也隻能雕出比書中大上五倍的字體。

這樣的話,這麼厚一本想印出來可不容易,且裡麵還有許多圖,對匠人的要求就更高了。

曆朝曆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在搶書,已經沒有人思考為什麼這麼厚一本書比先前所有書都便宜了。

不說誰還沒個頭疼腦熱,就說這麼厚一本,得有多少字啊,古人識字率低得令人沉默。要是有這麼一本書,完全可以作為傳家之寶代代相傳。

醫家就更不用說了,有眼睛的都能看出這本書的價值。

**

河東,一名荊釵布裙打扮的女娘望著天幕上的《赤腳醫生手冊》若有所思,集千年醫家之大成,確實可稱神書。

這樣的書竟如此便宜麼?還是說後世的醫家也同如今一般地位低下,所以醫書便宜?

可天幕方才所推的書也不像輕賤醫家啊,棄皇後之位從醫,如果這都不算推崇醫家的話,那她實在想不出什麼才算推崇。

“阿姐,你怎麼光看不買?你不是非常喜歡醫書嗎?”義縱疑惑地撓撓頭,“難道阿姐的餘額不夠?那我給阿姐買吧。”

義縱也不確定自己的餘額夠不夠,但天幕說這本醫書比之前的所有書都便宜,感覺可以試一試。

幾息後,義縱雀躍道,“阿姐,我買到了!”

義妁看著興奮的弟弟,釋然一笑。她不是買不起,她隻是感慨醫家的地位,士農工商,三教九流,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為何隻能排在九流之末?

多少人生病了寧願找巫溝通鬼神,也不願找醫者治病,熟不知這世間哪有什麼鬼神。

義縱拆了包裝後,兩隻手在衣服上左蹭右蹭,直到覺得蹭乾淨了才伸手拿出包裝盒裡的書。

原來這就是書,這麼輕,都沒一卷竹簡重。翻開似乎還能聞到墨香味,這就是天幕說的書香嗎?

義縱稀罕地翻了翻後,將書遞給義妁,“阿姐,給,天幕說你將來能成為女名醫,名留千史。說不定將來我能沾你的光呢。”

義妁心中一動,天幕沒有出現之前,她尚且能以醫術聞名,天子下詔讓她入宮為太後治病;如今天幕出現並帶來後世神書,她應該有更大的成就才是,比如說天幕所說的證醫道……

東晉,陳留

葛洪[1]得知自己的《肘後備急方》流傳千載後便十分高興,興奮的找妻子一同分享這個好消息。

他剛繞到後院找妻子,就聽到天幕提起妻子乃四大女名醫之一。

葛洪讚成的點點頭,潛光[2]醉心醫術,精通灸法,尤通艾灸法,擅長醫治贅瘤與贅疣等病症,他遠不及也。

“潛光,天幕在說你我。”

……

“全科醫療醫藥寶典,有點意思,集各科脈案編寫成冊,確實合適初學者。”葛洪點評道,並火速下單了一本。

他也瞧瞧後世是如何集全科脈案編於一冊的。

**

顧清瑜看著售空的鏈接陷入了沉思,她這家書店是接盤的。

好多書都是上個店主留下的,當年穿越火的時候,店主進了半個倉庫的穿越小說和三大穿越神書,《赤腳醫生手冊》尤其多,店主賣了這麼多年都沒賣完,她一場直播居然賣完了?

【感謝寶貝們的支持,不過生病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去醫院,無證行醫不推薦哦!

看來寶貝們對醫書很感興趣啊,那清清再給大家推薦幾本適合自學的醫術。當然了,是中醫的醫書,西醫可不適合自學。】

【第一本就是被譽為綜合性百科全書的《黃帝內經》,是研究了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等學術的醫學巨著,是中國四大經典著作之一[3],學中醫必讀的一本書。

第二本,西晉醫學家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這本書對經絡及穴位講解得非常透徹,中醫入門必讀。

第三本,晉代醫學家王叔和所著的的《脈經》,學中醫必須學把脈,這本書記載了各類大小脈象的變化,講解也十分透徹。

第四本《傷寒論》,是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內容包括傷寒論和雜病兩部分。這本書是仲景先生畢生巨著,它的出現是中醫學發展的最高成就[4]。

……推得有點多了,但這些醫書都是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是中國曆史上的璀璨瑰寶。我們的中醫發展也是在這些醫典基礎上進行研究和革新。】

各朝代,被點到名字的醫者各有各的意外,比如皇甫謐,他年輕時是學者,中年患上風痹症後才開始學醫。

現在的皇甫謐還沒學醫,聽到天幕點了他的名,一時怔住了。醫學家,醫學之大家,他在後世竟如此有名嗎?

比如張仲景。

東漢末年,人心渙散,朝政混亂,各地到處都是戰亂,黎民百姓飽受戰爭之災,加上疫病流行,百姓求生艱難。

張仲景從小見多了兵亂人禍,對仕途很是抵觸,不忍百姓被疫病折磨,走上了學醫救民之路。

醫聖啊,張仲景輕笑,他雖不了東漢的黎民百姓,卻能將所著醫書世世代代傳下去,救世世代代為疾病所困之人。

他這一生所做,值得!

古代醫學家們知道他們的著作流傳後世,並且是中醫學入門必讀醫書後,覺得自己又可以了,各自買了對方的醫書研究,勢要寫出更好更全麵的醫書來。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