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兵荒馬亂後, 劉徹悠悠醒來。
他沉著一張臉不說話,身上散發著恐怖的威壓,把大臣們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喘。
劉徹目光死死地盯著天幕, 咬牙切齒道:“赤眉軍,彆讓朕知道赤眉軍領袖是誰,否則朕定要滅了他祖宗。”
昔年項羽掘秦始皇陵, 不僅洗劫了皇陵中的陪葬物還放火焚燒,他當時看到史書記載還不覺得有什麼,如今輪到他,劉徹內心破口大罵。
這赤眉軍和項羽有何不同,都是一群喪心病狂的賊子, 都該死!
這一刻,劉徹深刻意識到了一旦亡國, 他們這些曆代帝王連死後都不得安寧,不僅會遭到大規模的盜墓, 說不準還會被挖墳鞭屍。
如果這樣,還不如將墓中陪葬品留給子孫後代當軍資, 興複漢室江山呢, 後代至少不會侮辱他的屍身。
可惜大肆盜他墓的不是子孫後代,而是該死的赤眉軍。
有種便宜了外人的感覺。
劉徹很不爽, 心中沉吟道:原先的陵寢要不了了,好在隻修了九年,重新選址另修陵寢也來得及, 這次就修得小一點吧。
嗯,陪葬物也少放些。
漢高祖時期
皇宮中,劉邦曲著一條腿,坐姿不羈, “哈哈,此女頗有乃公之風,後世人寫書還挺會寫,比起那些文縐縐賦有意思多了。”
蕭何看了一眼坐沒坐相的劉邦,緩緩彆過臉,“天幕今日之言必會助長盜墓之風,陛下的關注點應該在於如何遏製盜墓之風。”而不是讚同這種行為。
劉邦不以為意道:“財帛動人心,而人心是最難掌控的。與其遏製盜墓之風,不如行薄葬之禮。”陪葬物少一些,陵寢少修幾年不就好了嗎?
都和秦始皇陵似的一修修三四十年,陪葬物無數,誰不眼饞呢?
唉,對了,書中他的後人會不會去挖始皇陵呢?那才是富戶!彆光薅自己家的羊毛啊!
此時的劉邦並不知道他的好曾孫——劉徹的茂陵修了五十三年,比秦皇陵還久,也比秦皇陵更受盜墓者喜歡。
三國時期,曹操陣營
曹操覺得自己膝蓋中了一箭,迎著眾人的目光,抵唇尷尬的咳了咳,他這不是不得已才發死人財嘛,雖有損道義,但實在啊!
你們看書中不也是這樣做,區彆在於書中的劉曦姓劉,是宗室之後,而他不是罷了。
不過今日之後,漢室宗親不會有樣學樣去盜自家祖宗的墓吧?
亦或者天下人都有這個想法?
【茂陵是最有名的漢陵,光是史書上記載的被盜次數就有五次,沒被記載的還不知道有多少,絕對是漢陵頂流,所以劉曦第一站選擇了茂陵。
當然了,劉曦選擇茂陵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以前去茂陵博物館玩過,熟!】
劉徹再次被創,數次被盜,還成了遊玩之地??
他怒極反笑,“日後朕的陵寢不必陪葬貴重物品,全部換成陶俑磚石,另外傳朕旨意,召集墨家弟子,為朕的陵寢設置機關毒物,務必要做到和秦皇陵地宮一樣。”
丫的,朕還就不信治不了這些盜墓賊。
“陛下不可,如今天下皆知茂陵豪富,若是……”什麼也挖不倒,陛下您的屍身還要不要了?
大臣們心裡碎碎念道:就算陛下您不在乎自己的屍身,我們在乎啊!您這樣,我們都不敢陪葬茂陵了。萬一盜墓賊被您的陵寢氣到,來掘我們的墓撒氣怎麼辦?
劉徹目光冷冷地從說不行的大臣身上掃過,“那將所有的珍寶都淬毒好了,劇毒!”
【不過現代的茂陵地宮是不對外開放的,劉曦也沒去過。
所以這次進茂陵,劉曦很激動,按照史書上的說法,這個時候的茂陵雖然已經被洗劫了四次,但還是有不少寶貝,不然唐末的黃巢也不會來盜茂陵。
趙雲全程被劉曦拉著,完全不理解她又怕又躍躍欲試的心態。
兩人跟隨盜墓賊來到茂陵的一處陪葬坑,(陪葬坑:分布在墓內或者墓外的各種器物坑,也稱從葬坑。)
瞬間被陪葬坑的奢華震驚到了。想到這樣的陪葬坑有400多處,劉曦不由感慨不愧是號稱‘中國金字塔’的茂陵,真豪啊!然後開始收東西,遊戲的背包就相當於一個隨身小空間,來之前劉曦可是往背包裡放了很多空箱子。
裝滿這些箱子,以後打仗都不缺錢了。當然劉曦也沒忘記找漢武帝劉徹的私印。
私印陪葬在棺木之中,在主墓室。憑借人力是進不去的,劉曦讓係統出手,在沒有打開主墓室的情況下順走私印。
離開前,劉曦一時興起在地宮門口留下了一塊刻著“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黃巢”的石頭。】
漢武時期
真實的劉徹閉了閉眼,心中默念:那不是真的,那隻是書中內容,冷靜,冷靜!
劉徹深吸一口氣,還是無法冷靜,扭頭問衛青,“仲卿,後世之人對盜墓這麼研究,那他們不怕自己的墓被盜嗎?”盜墓者,人恒盜之!
衛青沉默了一下,心道:陛下,有沒有可能後世人都選擇薄葬,根本不怕人盜呢?
不過這話衛青可不敢說,“興許後世有什麼防盜的好辦法。”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皺眉,“這個黃巢就是唐末起義的那個黃巢?倒是有幾分詩才。”這詩寫得不錯,但起義不行!
李道宗無語地看了一眼李世民,現在是說這個的時候嗎?“陛下,天幕說黃巢盜墓。黃巢連被盜了數次的茂陵都不放過,咱們唐朝的帝陵危矣。”
“唉,”李世民長歎了一聲,“後世子孫守不住大唐基業,一旦亡國,帝陵守不住不是常事嗎?秦皇陵被項羽燒過,茂陵被盜了不知多少回,我們大唐又如何能避免?”
他是發現了,知道得越多,越覺得江山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