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位孝武皇帝確實厲害,甚至讓陛下動了傳位代王的想法。
可惜皇後那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看著囂張不可一世的嬴政數次慘死,忍不住笑了出來。
這麼一看好像沒上榜也挺好。
聽天幕的語氣這個名叫峽穀的遊戲可不是一般的火熱,玩的人怕是不少。
在後世人心目中,以後秦始皇的形象會不會就是遊戲裡那樣傲嬌又嘴硬?
一想到滅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變成遊戲裡那副欠揍討打的模樣,李世民就想笑,不行,不能再看了。
再看下去,他都快無法直視史書上威震四海的始皇了。
****
顧清瑜看著逆風翻盤的勝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裡結束了,618活動圓滿結束,感謝大家的支持,也感謝剛才帶清清打遊戲的寶貝們。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618,也期待我們明年還能一起過618。
我們下周見,拜拜~】
大秦
秦始皇看著終於結束的天幕,緩緩鬆了一口氣,終於結束了,再不結束他要沒眼睛看遊戲裡囂張但沒有資本的‘嬴政’了。
遊戲裡的他居然被一個叫“阿珂”的打死了,在死之前還居然還念了一句“複仇這種念頭對人來說毫無價值意義”。
據說那個阿珂還是個刺客。
被刺的陰影瞬間籠罩了他,讓他想起曾經被刺殺的種種經曆。
他有理由懷疑,阿珂就是荊軻!
而且項羽還變成了他的隊友,為他當刀,為了掩護他被敵軍打死,就……心情複雜。
後世在做這種遊戲的時候,就不能考慮一下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嗎?
對於火燒鹹陽宮,屠殺嬴氏宗親和關中百姓的項羽,他怎麼可能會放過,甚至握手言和,簡直荒謬。
還有他的蒙恬,蒙恬忠心不二,豈會賣他。
如果此時秦始皇知道後世那句著名的罵遊戲臟話,他一定會吼一句“垃圾遊戲,誤人子弟。”
可惜他不知道,隻能感慨後世無聊又浪費,有這樣的技術做什麼遊戲,還是做這麼無語的遊戲,真是浪費!
陰嫚看著秦始皇陰晴不定的臉色,試探道:“父皇,買的書已經送到了,父皇是要現在看嗎?”
秦始皇聞言,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雖然遊戲令人無語了些,但這回收獲頗豐,還是值得的。
他並沒有注意到陰嫚眼底的不舍,“不必了,朕也得了一套小說,你那套自己留著吧。”
“真的嗎?父皇?”陰嫚瞬間欣喜道,“我真的可以留下?”
秦始皇淡淡地應了一聲“嗯”。
要不是秦始皇氣勢太鋒利,陰嫚都想撲上去抱住秦始皇喊,“父皇真好。”
**
寢宮,秦始皇用完膳後開始看書。
內侍小聲詢問:“陛下,這些畫和擺件還是按之前一樣擺在偏殿嗎?”
“嗯。”
內侍剛準備抱著贈品出去,就聽到始皇說:“等一下,把蘑菇擺件給朕拿過來,就放在這當鎮紙用。”
“諾。”
內侍手腳麻利地找出三個蘑菇擺件,小心翼翼地放在筆筒旁邊,碰都不敢碰筆筒一下。
筆筒裡有兩支精美的筆,和陛下手邊那支甚是相像。
內侍經常伺候秦始皇筆墨紙硯,自然知道這三支筆都是天幕的贈品,陛下格外愛惜。
還讓墨家加緊研究出如何製作這種筆。
那支鋼筆式毛筆他還幫陛下換過墨芯,隻要墨芯有墨,使用的時候完全不需要蘸墨,非常方便。
而且筆頭很細,也不會散開,寫起字來墨汁均勻,字跡優美。
陛下自從有了這支筆就不愛用其他毛筆了。
偏殿的牆上掛了滿滿一牆的畫,這些畫無一不精美,豔麗,全是天幕所贈。
陛下特意將偏殿空出來,就是為了放這些東西,原本的偏殿放的可是各地呈上來的軍國大事。
可見陛下對這些贈品的看重,內侍可不敢馬虎。
“把漢皇帝的畫像往後挪挪,把陛下這幾張畫掛上去。其他的擺件擺到博物架上,按照順序擺,切不可亂了。”
“可是大監,這畫再往後挪,大明皇帝的畫像要掉出去了。”
“你不會掛到另一邊去?這堵牆優先掛陛下的畫,若有空位,就把漢皇帝和唐皇帝的畫像掛上去,若沒有把他兩掛到一邊去。”
“對了,他們兩的畫像優先掛唐皇帝的,陛下之前對唐皇帝讚賞有加。”
……
“陰嫚姐姐,你這麼多贈品,就送我一樣吧!”
“就是,而且韓將軍哪裡也有一份贈品呢,就送我們一樣吧,好漂亮啊。”
陰嫚用身子擋住包裹,果斷拒絕:“這可不行,一人一樣,我可就不剩什麼了。”
“你們想看可以來我宮中看,但是一人送一樣,我可送不起。”
“都怪胡亥!要不是他,我們怎麼會連名字都沒留下就死了,而且死後也沒有被好好安葬。太過分了,真想再去打他一頓。”
“彆!你忘了前陣子胡亥受不了折磨都自儘了,幸好看守他的人機靈及時把他救了下來,不然他這會墳頭都長草了。你想教訓他,隻能去他的墳前踩他幾腳了。
還是讓他先養養,等養好了我們再……嘿嘿。”
“陰嫚姐姐,你居然買了《協和名醫》的書!可以借我看看嗎?”
陰嫚點點頭,“當然可以,你先看,看完再給我送回來。其他姐妹想看也可以來借,我們可以把書中能用得上的內容抄下來,到時候裝訂成冊,傳到民間去。
讓天下的女子也都能看上這幾本書。
惠及的人越多,我們才能得到更多的積分。上回我們指導工匠做出來的產鉗,可是幫了不少產婦,積分雖然漲得不是很快,但一直都有漲,不然我也買不起這些書。”
剛才提出借書的公主道:“陰嫚姐姐說得對,那抄書的事就先交給我吧,等我抄累了,你們在接手。”
公主們一直在陰嫚宮中待到天黑才散去。
“稟公主,韓將軍之前派人給公主送了東西。奴見公主一直不得閒,才沒說。”
陰嫚剛翻開小說,聞言又合上,“拿過來我瞧瞧。”
小說如果寫的不是她,陰嫚還真不介意和姐妹們一起看,奈何這回寫的是她,她真的沒有勇氣和姐妹們一起看。
甚至在人前都不好意思看。
除了贈送的海報,其他東西韓信都送過來了。
看著紅金色的手鏈,陰嫚挑了挑眉,這家夥,不是讓他選化妝鏡嗎?
原來他根本沒看懂,那他衝她眨什麼眼啊。
陰嫚想起白天的場景,不由輕聲笑了起來。
漢高祖時期
韓信拆了包裹,看著滿滿一箱子的東西陷入了沉默。
這些東西應該是給書裡的“韓信”吧?那個在大秦朝深受始皇看重,成為始皇女婿的韓信。
而不是他這個韓信。
“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他真的會落到那個地步嗎?
天下之大,還有他的容身之所嗎?
正想著,下人來稟:“侯爺,宮裡來人召您進宮。”
韓信的臉色肉眼可見沉了下來,“不去,就說我病還沒好。”
說完,抱著一箱書往書房走去。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終於拿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紡織通史,大喜道:“今晚朕設宴,諸位愛卿都留下來,宴後咱們君臣一起看看這次收獲了什麼好東西。”
“臣遵旨。”
**
各個時空的商人們看著暗下去的天幕,心中竟有些不舍。
當然他們舍不得可不是遊戲,而是後世的營銷手段。
每回天幕出現,都給他們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頓悟感。
這回不僅不例外,還大大增長了他們的見識。
反複被提及的618在後世無疑是個大節日,節日搞促銷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見,但還是第一次見這種滿足條件就能抽獎的活動。
以及價錢沒怎麼改動,卻說得和虧本賣出去一樣的促銷手段。
可身為商人,怎麼可能讓自己虧本呢?
過節,他們不趁機大賺一筆已經很良心了,至於虧本?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同理,他們不信後世會虧本賣書。
提高價格,再打著做活動打折、降價的噱頭賣出去,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百姓們一看降了這麼多,就算不需要也會想買一點。
還有節日的認同感,這個前期得投入不少,才能把普通的節日推到和過年一樣的地位,在百姓的心中形成一個不輸於過年的大日子。
-----------------------------
【之前給大家介紹的古穿小說不是在基建就是在打天下,今天清清給大家推送一本不一樣的古穿小說。
這回女主的目光不在局限於本國國土,而是將目光放在了海外。
《大明航海家》講述的是女主朱酒酒在旅遊途中遭遇了自然災難,意外魂穿六百多年前的大明朝,成為明成祖朱棣第四女鹹寧公主朱智明的故事。
朱酒酒穿越的時間節點正好是永樂三年,此時的朱棣已經當了三年的皇帝。
但是朱棣的皇位做得並不穩,畢竟他是靠靖難才坐上皇位。
永樂元年,朱棣先後將兩個女兒賜婚給宋晟的兩個兒子。
安成公主嫁給宋琥,鹹寧公主嫁給宋瑛。
鹹寧公主是朱棣和徐皇後最小的女兒,從小備受寵愛。
而宋瑛是宋晟庶出的兒子,人長得也不好看,鹹寧公主當然是不願意的,可她的抗議並沒有用,在朱棣眼裡宋晟需要拉攏,結成兒女親家是最好的辦法。
《明史》裡鹹寧公主是永樂九年嫁給宋瑛的,但後世的史學家考據,說是明史寫錯了,鹹寧公主永樂九年的時候都二十六歲了,不可能這麼晚出嫁,應該是永樂元年就出嫁了。
因為存在爭議,所以才有了這本《大明航海家》。
鹹寧公主玩命的拒婚,於永樂三年病逝,女主朱酒酒就是這時候穿過來的。
朱酒酒知道原身的死因後,當然不可能接受朱棣的安排,嫁給宋瑛。彆說他本來就長得不好看,就算貌若潘安,原身不願意嫁,她也不能用原身的身體嫁人啊。
於是朱酒酒想到了逃婚。
恰逢此時鄭和準備下西洋,朱酒酒心中有了一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