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一百二十五 ·(2 / 2)

仵作:大人,死者的衣服不對勁,裡麵似乎有東西。

說著仵作拿起一把小剪子剪開了衣服,從衣服的夾層裡取出一張羊皮卷。

包拯接過仵作手上的羊皮卷一看,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瞬間引起了趙淩舒的注意力,她探頭一看,羊皮卷上寫的內容竟然是狄青通敵叛國。】

宋仁宗時期

剛才還熱鬨的朝堂瞬間變得死靜,眾人紛紛看向人群中的狄青。

和狄青不對付的大臣眼前一亮,已經開始醞釀借此抨擊對方了。

和狄青走得近的大臣忍不住為他捏了一把汗,通敵叛國可是死罪啊。

在眾人的注視下,狄青緩緩出列,“官家明鑒,臣絕無此心。”

趙禎腦海中百轉千回,並未立即表態。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還真不是中原人啊?”

劉徹嘀咕完又道:“這個狄青朕記得,和仲卿同名,朕有印象。”

衛青聞言脊背一僵,陛下你難道不是因為狄青也是個武將才記住他的嗎?

這說得好像是因為他才記住一樣。

感受著大臣們來回審視的目光,衛青:累了,真的。

劉徹半點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他繼續道:“朕記得這個狄青和仲卿還挺像,都是難得將才。這個狄青被發配充軍,從底層小卒做起,戰功赫赫,人稱麵涅將軍。”

衛青:“……”

大臣們:嘖嘖,陛下您在這事上記得可真清楚。

大臣們正吃瓜呢,就聽到劉徹語氣肯定的道:“這肯定是誣陷,定是那西夏人的陰謀,目的就是為了除掉狄青。”

大臣們:“??為何?”

劉徹:“狄青和仲卿如此相似,定不會做出通敵叛國之事。”

大臣:嗬嗬。

衛青:“……”

衛青覺得自己應該說點什麼,不然他要被大臣們的目光殺死了。

可是該說點什麼呢?

衛青急得頭上都開始冒汗了,為什麼天幕好不容易放過他,陛下卻不放過他啊!!

霍去病:“陛下說的對,我也覺得狄青是被誣陷的,哪有這麼巧的事。之前天幕也說了,太過巧合的事往往是人為。”

……

大秦

秦始皇對狄青印象也挺深刻的,因為被那本大宋二百年騙慘了,買了整套書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事後,他還把那套書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

不說倒背如流,記得裡麵人事物總是沒問題的。

書中的狄青可是個戰功赫赫、忠心耿耿的將軍,總不可能換個皇帝,就不忠心了吧?

-------------------------

【趙淩舒看著羊皮卷上狄青的印章,目光有些呆滯,所以她到底穿越的是什麼世界啊?她記得原著並沒有這回事啊,誣陷狄青通敵叛國是某個劇版的內容。

包拯的神情太過反常,自然引起了公孫策的注意。

公孫策不由出聲詢問:大人?

包拯合起羊皮卷,長歎了一口氣,這東西按理是要上交的,可事情還沒查明白,一旦上交,狄青怕是在劫難逃。

就在包拯為難之際,趙淩舒:包大人何故歎息,這羊皮卷定是偽造的,又不是真的。

包拯立即追問:公主如何知道是偽造的?

趙淩舒:雖然我和狄青沒有交集,但也知道他是個忠心之人,而且他接連打了勝仗,西夏軍節節敗退,此時的西夏應該對他恨之入骨才是,怎會和他“親密來往”?

隻需略施小手段就能除掉狄青,不僅能暫解西夏眼下難關,還能讓大宋損失一名大將,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而且就算官家不處置狄青,也會對他產生疑心,不會再用他,這對西夏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包拯:可是……若是真的呢?

趙淩舒:包大人不信可以繼續往下查,真正通敵賣國之人肯定不是狄青,而是另有其人。

這人若是沒有內應可造不出這樣以假亂真的信件來。

包拯:公主有何高見?

趙淩舒:高見不敢當,但是找出殺人凶手還是可以的。找到殺人凶手才能開始進一步調查。

包拯:如何找出真凶?

趙淩舒指了指地上的屍體:問他啊!

包拯無語了:……公主莫不是再開玩笑?

趙淩舒:當然不是了,死人的話才是最可信的,因為他不會說謊。

他的身上寫滿了線索,比如說之前去過哪裡,哦這個不行,他在水裡泡了太久,鞋子上的泥都不見了。但可以檢查一下他肚子裡有什麼,就能知道他之前吃過什麼,在哪裡吃的。

還有他之前住在哪裡,和哪些人有來往……

包拯目瞪口呆,他不敢置信地看著趙淩舒,完全不相信這是一個女子能說出來的話。

開膛破肚什麼的,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宋仁宗時期

趙禎聽到是誣陷,緩緩鬆了口氣,親自扶起狄青,“不知道是誰想出這等陰險計謀誣陷愛卿,其心可誅。”

剛才還想踩狄青一腳的大臣們聞言笑不出來了,狄青是被誣陷的,但朝中真有人通敵賣國。

那麼問題來了,通敵賣國的人是誰?

是現在就已經通敵賣國,還是將來才通敵賣國?

他們敢保證自己現在沒有,但將來的事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呢。

朝中大臣越想越不安,天幕這話等於埋雷啊,還是隨時會炸開那種。

朝上人人自危,連天幕說怎麼驗屍找線索都顧不上了。

大秦

秦始皇正在喝茶,聽到開膛破肚,忽然覺得手裡的茶不香了,喝不下去了。

他放下手裡的茶,埋怨的看了眼天幕。

開膛破肚,這檢查得也太徹底了吧。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原本還在得意自己猜中了狄青沒有通敵叛國,就被天幕接下來的話震得說不出話。

死人不會說謊就可以儘情折騰他嗎?

劉徹都有點同情那名死者了。

唐太宗時期

程知節聲音都有些顫抖:“開…開膛破肚?”

不會是真的吧?

李世民放下手裡的糕點,吃不下了,吃不下了。

難道後世都是這麼查案的嗎?

當下講究入土為安,這種冒犯屍體的行為,會被死者家人罵死吧?

也就書裡的死者是個細作,才能如此為所欲為。

尉遲敬德驚得許久才回神:“開膛破肚這種事連男人都未必敢,她真敢這麼做?”

他雖殺過不少人,但開膛破肚什麼的,從來沒有過。

尉遲敬德不認為這種事一個女人能做出來,然而天幕接下來的話,啪啪打臉:

【對於趙淩舒說的驗屍方法,仵作說什麼也不乾。

就算趙淩舒拿公主的身份威脅他都不好使。

沒辦法,趙淩舒隻好自己上,她考了幾回法醫都沒考上,每次都差臨門一腳。

所以真正的法醫經驗至今仍是0。

雖然受挫折,但是她依舊沉迷法醫學,實操經驗不足,紙上經驗來湊。

趙淩舒拿出自己準備的手套、口罩、醫護服穿好,雄赳赳氣昂昂拿出刀具在死者的身上比劃。

把一旁的仵作嚇得瑟瑟發抖,就連包拯等人都勸道:公主,不如算了吧。本府已經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他話還沒說完,就看到趙淩舒下刀了。

包拯:……

希望這件事不會被彆人知道吧。

趙淩舒仔細檢查了死者的內部情況,還真被她在死者的胃裡發現了一些沒有消化的茶葉。

巧合的是這種茶葉她認識。

這是宮中貢品,數量非常稀少,普通權貴是不可能拿到的。

連她都沒有,還是在太後那裡見到的。

稀少有稀少的好處,一查就能知道皇帝把茶葉賞給誰。

其實不用查趙淩舒也知道是誰,肯定是原著中的大反派龐太師。

而且原著中的龐太師也確實通敵賣國了。】

宋仁宗時期

誰?龐太師?

不會是龐籍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