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時候的自己精力大不如前,比年輕的時候更向往長生之道,對鬼神之事深信不疑,常常出宮巡遊追尋長生之術。
給了奸佞小人可乘之機。
江充等小人趁他離宮之際,設計陷害太子,逼得太子起兵誅殺江充。
蘇文逃出長安向他告狀說太子謀反,他大怒,派軍回京平叛,太子兵敗出逃,皇後自儘。
不久後,劉屈氂帶回太子的屍體,說太子自儘了。
他已經不記得當時是什麼心情了,心痛難耐有,懊悔不已有,更複雜的心情也有,那段時間他處置了很多人,巫蠱之禍的罪魁禍首江充、蘇文等滅族,逼死太子的人滅族。
重活一世他其實不太願意回憶起晚年那段經曆,那時候的他太畏懼死亡了,變得都不像他了,昏聵、猜忌、疑神疑鬼,殺了很多人。
脾氣暴躁,剛愎自負聽不進去任何話,隻要膽敢違背他的意見,不管是皇親,還是國戚,他照殺不誤。
連續五任丞相都被他滅了族,當時的朝堂一度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所以明知太子是被冤枉的,也沒有人敢問太子出聲。
倘若他當時沒有老,沒有昏聵,是不是不會發生這些事呢?】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一聽到天幕開始說正經內容了,連忙扒拉下蓋在臉上的袖袍,蹭的一下坐直了身。
之前的書中也講過巫蠱之禍,但是沒細說,隻強調了他晚年昏聵、迷信、暴虐……
反正說了很多缺點,然後就是策劃巫蠱之禍的奸佞小人江充等人,最後說他逼死了子夫和太子、皇孫。
還以為這回能聽清楚一些,沒想到還是一樣的。
劉徹皺眉,就這些?沒其他的了?
把他罵了一頓,結果重點一點也沒說,劉徹臉色鐵青地瞥了眼天幕。
不說重點就不要說嘛!現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晚年昏聵無道。
氣歸氣,該深思的還是得深思。
這種冤案記載的肯定不多,畢竟他當時還在位,要是大肆記載他逼死皇後、太子,那他臉上也無光。
記載得少傳到後世就更少了。
再說了除了他自己,誰又會知道他心中的真正想法呢。
那他那時候到底是什麼想法呢?
劉徹眼眸微垂,若有所思。
**
另一邊,聽到連續五任丞相都被滅族的消息,大臣們都要炸了,完全顧不上吃瓜看熱鬨了。
還吃什麼瓜,看什麼熱鬨,火都要燒到身上了。
誠然他們現在還不是丞相,但將來沒準是呢,陛下如今正直壯年,離晚年還有二三十年呢,萬一他們將來坐上丞相了怎麼辦?
那五任倒黴的丞相都是誰?
有沒有他們啊?
大臣們滿臉急色,年齡大乾不了幾年的大臣還好些,年齡正好合適或者還年輕的大臣已經在考慮早日致仕,遠離晚年的陛下,保命要緊。
衛青麵色一凜,心裡如翻江倒海,完全平複不下來,衛家起初因為阿姊才入了陛下的眼,後來是因為他和去病的戰功,衛氏一門五侯又有皇後太子。
會不會是陛下覺得衛家太過顯耀了呢?
這個念頭剛出,衛青就聽到天幕開口:
【巫蠱之禍挺複雜的,漢武帝本人也很複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的。想了解更多的話還是去看看專業人士是怎麼解讀漢武帝本人,以及巫蠱之禍的前因後果。
我隻能說巫蠱之禍在曆史上是悲劇,劉據為了不做扶蘇第二,勇敢了一回,結果把自己的命賠進去了。
秦皇漢武並稱,他們的兒子也並稱難兄難弟。
扶蘇是認為秦始皇沒死,覺得秦始皇賜死他,他作為兒子也沒能力反抗,然後果斷的自殺了。
劉據是認為漢武帝死了,覺得不能走上扶蘇的老路,決定勇敢一回,沒想到漢武帝沒死,他成了造反的人,兵敗後不久也自殺了。
澄清一點,衛氏在巫蠱之禍中並沒有滅族,這場冤案除了長平侯衛伉,衛氏族人並沒有受到牽連。
史書中記載的“衛氏悉滅”,但“滅”與“族”不同。
史學家猜測應該是衛氏男子為了護佑太子劉據、史皇孫劉進和剛出生月餘的曾孫劉病已而死傷殆儘,所以才被記載成衛氏悉滅。
相比之下,衛子夫就很慘了,三女一兒,除了衛長公主死在巫蠱之禍前沒受到牽連,剩下的兩女一兒全交代在巫蠱之禍中。
不過關於被坐誅的兩位公主是不是衛子夫生的也沒個確定說法,至今還是爭議話題。衛子夫所生的女兒,史書上明確記載的隻有衛長一個,其他兩個並沒有記載。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為了思念太子建了思子宮,可是對於太子僅剩的血脈劉病已卻不聞不問,任其在官獄之中野蠻生長。
反正漢武帝本人真的很複雜,後世對他的評價是功大於過,但一翻曆朝曆代對漢武帝的評價就能發現——漢武帝的名聲很差,能找到的好評少得可憐。
這麼多的差評他依舊是功大於過,可見漢武帝本人的實力有多牛逼。
如果對漢武帝感興趣的話,稍後清清會給你們推薦幾本書,現在就不多說了,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原來不說那些尬死人的橋段,說正事也會讓人如坐針氈啊。
劉徹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仿佛天幕說的人不是他一樣。
但沒過多久,臉黑了,他名聲很差?曆朝曆代對他的評價都不好?
難道這就是後世對他印象差的原因?
劉徹:%…¥#…¥%*(臟話)
短短幾段話,劉徹的心情就經曆了過山車,直到聽到最後一句話。
劉徹眼睛亮了,有書!還不止一本!!
是他的個人傳記嗎?
還是漢史?
這一刻劉徹已然忘了剛才反複被創的經曆,滿腦子都是顧清瑜說的推書。
不說重點就不說吧,把書放出來就好。
他的個人傳記應該也是免費的吧?
**
第一次完整聽到衛家結局的衛青一顆心忽上忽下,許久才鬆了一口氣。
屋頂上,霍去病一躍而下,徒留劉據驚恐道:“表兄,你要去哪裡?你先把我帶下去啊!”
大秦
躺槍的扶蘇:“……”
不是,你起兵就起兵,為何要來一句不想做他第二?
結果還不是落得和他一樣的下場,嘖。
扶蘇心情有些複雜,這個故事是不是告訴他,反不反抗都是一死?
“哼!”秦始皇冷哼一聲,扶蘇心中頓時咯噔了一下,不敢再深思下去。
秦始皇麵無表情地看著天幕,吃瓜看熱鬨吃到自己身上,真不爽!
他餘光瞥了眼端坐的扶蘇,嫌棄道:劉據至少還勇敢了一回,你倒好,直接引頸受戮。
唐太宗時期
雖然沒有提到自己,但同樣覺得躺槍的李世民長歎一聲,怎麼就不能有一個哪哪都滿意的繼承人呢?
【在要不要生孩子的問題上,係統沒能說過劉徹。也是,孩子又不是係統生的,係統再怎麼瞎逼逼也沒用,當然是生孩子的那個人才能決定。
便不再爭論,反正漢武帝都不來了,就算是有生子丹也懷不上啊,爭這個有什麼用呢。
於是係統就問:宿主這麼說,是想到複寵的辦法了嗎?
劉徹:……
複什麼寵?他需要複寵嗎?皇帝來不來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
劉徹打開寵妃商店,想找點東西把年輕時的自己忽悠過來,結果看啊看,發現商店裡的東西都太貴了,給年輕時的自己他有點舍不得。
這一翻就翻到了食品欄,這些食材做出的飯菜確實好吃,但價格也確實貴。劉徹看著那些食材,不由想起係統曾經說過的可以自己種。
劉徹一邊翻著食材,一邊問:這些食材產量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