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一百五十六 勝負欲(1 / 2)

【大唐除了高仙芝、封常清、郭子儀這些出名的大將, 還有李光弼、張巡、仆固懷恩、李晟、馬璘、馬燧……

連中風的哥舒翰都還能前赴潼關拒敵,如此優勢下,居然還能落得個天子出逃, 花了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亂的結局。

劉徹都無語了,這李隆基到底是有多廢,才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高仙芝、封常清守潼關守得好好的,李隆基卻聽信監軍官宦邊令誠的讒言殺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這就罷了,接替高仙芝、封常清前往潼關的哥舒翰也是被奸臣的讒言害死的。就因為楊國忠進讒言, 李隆基就命令帶病奔赴潼關指揮的哥舒翰出關應戰。

一個使者接著一個, 哪怕哥舒翰不想出兵, 最後還是被逼得沒有辦法大哭著率兵出潼關,最後兵敗被俘。

接二連三換掉前線的主帥,且主帥還是因猜忌而亡, 這誰還肯為大唐賣命?

李隆基腦子是不是有病?不懂軍事就彆瞎指揮, 這麼愛指揮怎麼隻會躲在後方, 有本事自己禦駕親征啊。

明明膽小怕死還猜忌多疑, 又菜又愛玩。

可惜了死在安史之亂中將士們,未立寸功,卻因君王昏庸無道而死。

這些將士給他,彆說安史之亂,就算是突厥、回紇、吐蕃也能打回來。】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現實中的劉徹也無語了,“大唐到底有多少武將?”居然被李隆基這麼造還能平定安史之亂。

“哥舒翰和仆固懷恩聽著不像是漢人名字, 是異族?”

汲黯:“之前那本唐小說裡有寫過, 李世民在位時四夷臣服,萬邦歸心,突厥王子、可汗都自請殉葬。武後時, 四夷更是聚錢鑄天樞,如此看來,唐朝重用異族將領也不足為怪。”

劉徹不屑道:“有什麼用,最後大唐還不是亡國了,還是被——”好吧,是自己把自己坑死的。

若是他用大唐的方法將匈奴的地盤徹底並入大漢,百年後是不是再無匈奴?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眼眶又忍不住紅了,“朕可算知道為何大唐如此武德充沛,晚唐時卻隻剩一個宦官為國儘忠守節。李隆基這個敗家子,把大唐的家底都敗光了。”

“他把大唐樹立起來的百年威望都打沒了,人心儘失,嗬。”李世民冷哼一聲,目光極冷:“我李唐沒有李隆基這種不肖子孫。”

李淵也是一臉痛心疾首的模樣,扭頭看向李世民:“二郎打算如何解決李隆基這個禍害?”

李淵言語憤怒中帶著急切,就差把“這樣的禍害可不能讓他有登基的可能”寫在臉上。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阿耶,這我得好好想想。”

老實說,聽天幕說了大唐的將來,他還是屬意李治上位的,換個人未必有李治做得好。

可選李治,不僅會出現武氏竊國,還有李隆基惹出的安史之亂。

若不選李治,承乾和青雀又能否擔得起大任?

唉……選繼承人比他打天下還難。

武周時期

武則天麵無表情,但周身的氣壓卻越來越冷,“婉兒,傳朕旨意,明日起讓所有皇孫郡主縣主都去太學聽課。”

上官婉兒有些意外,怔怔地看著武則天,機械地回應道:“是。”

自天幕透漏神龍政變、唐隆政變、安史之亂後,武則天一直沒有處置太子李顯,也沒對李隆基做什麼,上官婉兒以為武則天是在考驗二人,沒想到是放棄了二人。

上官婉兒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沒有李隆基,她是不是就不會死於唐隆政變?

“朕可以還政李唐皇室,但太子李顯平庸,相王李旦懦弱,都擔不起大任,朕決定在眾多皇孫中擇一位聰慧靈敏之人立為皇太孫,待朕百年之後接任李唐江山。”

大臣們剛到就聽見這話,一時間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反應。

——李唐皇室、李唐江山,陛下這話的意思是打算把國號改回來?

——不是,陛下這話不是在說要廢太子嗎?太子要被廢,這才是大事啊!!

還是狄仁傑率先道:“陛下聖明。”

擇孫不擇子,陛下又為自己爭取到了不少時間,可真——聖明。

況且太子確實平庸,相王最出色的兒子楚王李隆基,唉,知道安史之亂後,實在無法以平常心看他。

**

相王府

十四歲,正意氣風發的李隆基怒瞪天幕,他不能接受將來的自己會變成這樣,而且將來是將來,現在是現在,為何要因將來未發生的事責備他?

他現在又沒做這些事。

一次次被天幕提起,還全是負麵評價,自負如李隆基也坐不住了,“四哥(唐朝會管爹叫哥),皇祖母會廢了我嗎?姑姑看我的眼神越來越嚇人了。”

李旦正在逗鳥,聞言頭也不抬道:“兒啊,你乾的那些事,你姑姑沒有直接提劍上門砍你,已經夠給你爹我麵子了。”

李隆基:“……那不是我乾的。”我現在還沒乾啊!你還是不是我爹啊?

李旦:“三郎,史書白紙黑字上寫著呢,你還是自求多福吧,父王可幫不了你。”

李隆基急道:“那史書上還白紙黑字寫著您將來是皇帝,若是按現在的形勢發展下去,您將來可坐不上那個位置。”

“三郎你怎麼還看不清局勢呢,自從天幕說出安史之亂後,你就沒有問鼎大位的可能了,你爹我就更沒可能了。”李旦一邊逗鳥,一邊悠悠道。

李隆基:“……”

李隆基不服,太子李顯的四個兒子資質平平,史書上都說最後是安樂和太子妃韋氏立李重茂為皇帝,韋氏有嫡子卻立最年幼的李重茂,說明嫡子已死,甚至那兩個年紀大的庶子也沒了,才輪到李重茂。

李重茂在位不足一個月,就被他和姑姑聯手發動唐隆政變拉了下來,若是這輩子還和史書上一樣,就算姑姑不幫他,他也可以把李重茂從龍椅上拉下來。

可是……為什麼要有天幕這個變數。

一切都變了。

史書上寫的很可能會化作泡影。

李隆基心情低落,他明明可以是大唐在位最長的皇帝,也是締造開元盛世的皇帝,卻因為天幕的出現,成了軟禁在相王府的籠中鳥,前途無望。

若下任皇帝不是他爹,那他必死無疑。

更可惡的是,他爹毫無奪儲之心。

【劉徹順利平定安史之亂後,開始磨刀霍霍向周邊的突厥、吐蕃,不管過了多久,劉徹還是看長安頭頂那塊草原不爽,看那些時不時入侵的中原的遊牧民族不順眼。

發兵的借口也很好找——突厥、吐蕃趁著唐朝內亂趁火打劫,尤其是吐蕃,居然趁著安史之亂,渾水摸魚,比突厥還可惡,突厥隻是犯犯邊境,吐蕃居然占領大唐的國土。

劉徹: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嗎?】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乾得漂亮!”不愧是我。

唐太宗時期

聽了安史之亂早已憋屈得不行的武將紛紛道:“居然連吐蕃都敢犯境,陛下,應該將吐蕃也納入大唐的疆域才是,臣請戰。”

全都打下來,看他們還怎麼入侵大唐。

民部尚書裴矩弱弱道:“可是……國庫沒錢啊。”

尉遲恭瞪大眼睛:“怎麼會沒錢,朝廷不是建了好多作坊嗎?光玻璃廠就有七八個!!每天供不應求,玻璃都賣到大食國去了,這還叫沒錢?”

“你當打仗的軍費說來就來呢,大唐如今百廢待興,所有建設都需要錢,那些作坊是賺錢,可賺到的錢都投到彆的地方去了。陛下還說要多做一些惠民的農具免費借給百姓開荒,還有預防蝗災、旱災的費用……”

裴矩一樣樣數著,數到最後,他都不想乾這個民部尚書了,個個都找他要錢,哪裡來的這麼多錢啊?

李靖在心裡算了算,“那要何時才有錢?按照這個投入,用不了兩三年大唐的情況就能好轉,而且還有盈利吧?”

“是這樣沒錯,至少也要兩年後,國庫才能充盈。”到那時還要留出賑災的費用、賞賜的費用等等,扣掉這些其他的才能撥出去。

打仗太燒錢了。

【另一邊,在大明順風順水的武則天也遇上了阻礙——祖訓不可違。

武則天大發雷霆:要廢除酷刑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說祖訓不可違?要廢海禁的時候你們也不說祖訓不可違,怎麼她要提拔自己人就開始說後宮不得乾政?

合著對你們有益的才能廢除,對你們不利的就不能廢除?

武則天: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HelloKitty嗎?

武則天強硬的態度,以及熟練運用東廠和錦衣衛迅速罷免了朝堂上的反對之心。

一切都非常順利,沒有世家門閥跳出來阻止她,沒有宗室發動政變,大臣的權力全部來源於皇帝,這種感覺,就一個“爽”字。

為此,武則天還特意@朱元璋。

[武則天]:@[朱元璋],老朱,你的大明國策是把各朝代的補丁都打上去了啊,大權在握的感覺真不錯。就連藩王問題都被你兒子解決了。

還有你兒子可真有遠見,自他之後,皇子公主嫁娶都選小官或者平民,加上你定下的皇帝死後讓無子妃嬪殉葬。

連外戚的煩惱都沒有。

朱元璋聽了前半句還有些自得,聽完後心裡頗不是滋味,仰天長歎一聲。

[朱元璋]:可惜算無遺策卻沒想到後代個個是奇葩。

[李世民]:老朱,這我懂你。後代不行,地基打得再好也沒有用,反而是給他人做嫁衣。

朱元璋看到這句話,就跟被踩了尾巴一樣瞬間跳腳。

[朱元璋]:說給誰做嫁衣呢?

[武則天]:他說的當然是我了,不然你以為是誰?

[朱元璋]:……

朱元璋關閉群聊後,覺得渾身不得勁,他建立錦衣衛監察百官,後麵想廢卻出現了比錦衣衛權力更大的東廠、西廠、內行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