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被龐大的宰相數量震驚得都顧不上有哪些人選他了。
事實上, 不止李世民懷疑自己聽錯了,在場的人也都產生了懷疑。
七十七個……是不是太多了點?
最出名的狄仁傑還不是因為宰相之位而出名,那是不是說這些宰相都不出名呢?
李世民看見眾人不僅不吭聲, 還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還有什麼不明白。
七十七個宰相,是眼前一黑的程度。
宰相換得這麼頻繁, 臣子恐慌還來不及, 豈會儘心?李世民:“豈有此理,她把宰相當成什麼了, 竟如此兒戲。”
武周時期
武則天:“……”有換了這麼多?她怎麼沒印象?
目光掃過地底下站了兩排的大臣, 武則天心中一動,罷了, 換就換吧, 反正都是一群無名之輩。
既然無能就不要占著相位。
武則天已經在琢磨要以他們籍籍無名為由罷免他們,另外選拔一批有能力又忠心的人才。
後世蓋棺定論的無能, 她倒要看看誰敢反駁。
另一邊,被武則天目光掃過的大臣全然沒有注意到武則天眼中的含義,他們的注意力都在天幕上。
最出名的居然是狄仁傑?
狄仁傑擔任宰相的時間並不長, 滿打滿算四年都沒有, 而且還是兩次加起來!
以武三思為首的大臣,更是拍馬屁道:“相公, 狄仁傑出名靠的不是宰相之名,想來陛下最出名的宰相定是相公無疑。”
武三思聽了非但沒有露出笑容, 反而是不悅地瞪了拍馬屁的人一眼。
他有幾斤幾兩還是知道的,天幕提起他可不見得是好事。
而且天幕人人都能看見,都能看懂,又不受控製, 他怕還來不及,可不想被天幕點名。
***
大秦
李斯:“……”累了,毀滅吧。
這是能說的嗎?就算胡亥不正常,也不能由他說出來。
還有什麼隻要新主正常,都能在他的輔佐下坐穩天下,國力整整日上。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嗎?
就算真有這本事也不能說出來啊,讓陛下聽見可不就覺得他恃功而驕,仗著自己立過功,便不將下一任國君放在眼裡。
這還了得?
李斯出列,誠惶誠恐向秦始皇解釋,“陛下,臣絕無此心。”
秦始皇隻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便揮手讓他退下。
搞得李斯心裡更加慌亂了,陛下這是什麼意思?是相信他,還是不相信他?
其實秦始皇隻是驚歎武則天的宰相數量,沒空管李斯。
宰相和丞相看似隻有一字之差,實則相差甚多。丞相向來隻有一人,他立左右丞相是因為天下統一後政務繁重,一個丞相已經不夠用了,所以設左右丞相。
書中的閻王特意解釋唐朝的宰相是群相製,三省長官和副長官都算宰相,也就是說唐朝之前並非群相製。
誠然大唐疆域甚廣,兩個丞相也未必夠用,可在大唐之前為何沒有采用多相製?
定是用多相製分化丞相權力!
秦始皇:有點意思。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冷笑:“嗬,合著就朕這裡沒人願意來?”秦始皇和李世民那裡都是搶著去,連考試都安排上了,就他這裡沒人願意來。
憑什麼?
他不服!
“陛下莫慌,”霍去病勸道:“武則天那裡也沒人去。”七十七個宰相,哪怕是多相製,總不能一次十幾個宰相吧?
依他看最多也就四五個,在位二十一年,換了十五批宰相,平均一兩年就要換一次,這可比陛下頻繁多了。
陛下這裡都不願意,武則天那裡就更沒人去了。
劉徹:“……”完全沒被安慰到。
不過……群相製倒是有點意思,分化丞相的權力,這樣他就不用太過擔心相權過大,威脅皇權。
……
【除了狄仁傑外,女皇的其他大臣也挺出名,比如上官婉兒,曆史上唯一一位巾幗女相;還有姚崇、宋璟也是女皇一手提拔的,兩人深受女皇賞識。
姚崇第一次拜相就是在武周朝,宋璟也是因為率性剛正而被女皇重用。隻可惜姚崇因為得罪男寵張易之而被貶,宋璟因為得罪武三思而被排擠。
兩人雖然是女皇提拔的,但卻是在玄宗時期大放異彩,可以說李隆基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兩位名相的輔佐。
因此後世也將姚崇、宋璟與唐太宗時期的房玄齡、杜如晦合稱唐朝四大賢相。
總的來說女皇有識人之明,用人之才,也有容人之量。在女皇手下乾活,隻要你有才,沒有二心,肯定能名揚天下。
比如狄仁傑,狄仁傑一生剛直不阿,知人善任,為唐王朝連連舉薦德才兼備的良臣,政績頗豐,被朝野公認為“唐祚送俊之臣”,有“北鬥之南一人而已”之譽,享有“東方福爾摩斯”的美譽。
為什麼說要沒有二心呢?因為武周朝堂上的大臣很多都效忠與大唐,他們並不認可武周政權,始終不能完全為女皇所用,甚至還會使絆子。
這種情況下女皇也不敢全信他們,於是任用武家人和酷吏,後麵還有張昌宗、張易之等男寵。這些人就是靠裙帶上位,武承嗣、武三思等武家人是為了利祿什麼都乾得出來,陷害打壓忠臣都是常有的事。
以來俊臣為代表的酷吏也是如此。
當時的朝堂風氣並不好,有學之士也沒有發展的舞台,相比太宗高宗時期的吏治清正確實差得有點多。雖然弊端不小,但富貴險中求。要是在武周朝乾好了,名流千古不在話下。
畢竟女皇是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家喻戶曉的程度比起一般皇帝強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閻王給眾人解釋完,見眾鬼麵麵相覷,隻有三三兩兩站了出來。
眾鬼心想:開什麼玩笑,武周的朝堂是這麼好混的嗎?光是外戚和酷吏就夠吃一壺了,更彆說錯綜複雜的宗室關係。
武周朝,不是說行得端做得正就沒事的,就算才如狄仁傑又如何?不還是被酷吏來俊臣誣告謀反,多職下獄?
閻王:真的沒人嗎?沒人的話之後就要強製安排了。】
武周時期
武則天臉色沉了下來,皺著眉頭看向天幕,雖說都是真的,但聽著怎麼這麼不得勁?
她若不用武家人和酷吏根本掌不了權,若是重頭來過,她也隻能選擇這條路。
武則天心中長歎一聲,她不是不知用酷吏會讓朝野上下不安,也不是不知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沒有才乾,根本擔當不起重任,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因為血緣武家天然就站在她這邊,也隻能站在她這邊,是她能為數不多能信任的人。
又一次聽到自己名字的上官婉兒心如鼓擂,她垂眸掩飾住眼中的欲.望,巾幗女相,為什麼一定要加“巾幗”呢?
為什麼不能直接稱相?
她並不比旁人差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