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奉旨西征(1)(2 / 2)

九皇子傳 水刃山 5791 字 2024-03-21

突然覺得一絲清涼的氣息沿著李落的手指傳了過來,極其受用,禁不住微微呻吟出來,隨即臉色通紅,偷偷看了李落一眼,卻見李落正滿眼笑意的看著自己,溯雪大窘,將頭深深埋下。

過了片刻,溯雪便覺著手上已經沒有那麼疼了,道了一聲謝,將手抽了回來,李落嗯了一聲,起身倚在門欄上,溯雪問道:“公子,你在想什麼呢?”

過了好一會,才聽得李落緩緩說道:“我在想,父王為何在朝中不阻我西征,也不阻懷王任監軍一職。”

“那公子可想到答案了?”

李落轉身,輕語道:“想到了,但願是我錯了。”

“啊。”溯雪奇道,細看時,李落卻又轉過臉朝向屋外,久久也沒有回首。

萬隆帝授意朝中諸臣籌備西征一事,隻是行軍遣將,兵馬錢糧一應事物卻都大張旗鼓,沒有半分隱密之意。

西征大軍還未入城,在朝中,行軍主帥和麾下各將已經是耳熟能詳,有識之士莫不搖頭歎息,這半點也不像出征,宛如是要去打秋獵。

如此動靜,兵未至,西戎早就有了對策防備,而今這番舉動,更惹得西戎不滿,也不知道狄傑能否撐過這段時間,彙合西征大軍;等到這西征大軍到了,天已入冬,更是不利久戰,怕是兩軍尚未相接,這西征軍就得損傷近半。

如此一來更增了眾人所想,萬隆帝隻是讓李落去西府換一身軍功說辭罷了,不過為了豎子的一絲名聲,就讓十萬大軍白白奔忙一趟,勞命傷財。

更有人惡語李落怕是出身不甚乾淨,與這萬隆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若

不然,怎能任由李落這番胡亂折騰,就算是皇宮之內,也是流言不斷。

一眾皇子和宮中嬪妃紛紛諫言,萬隆帝卻依舊如此,惹得眾人嫉恨不已,李落也是不勝其擾,暗自苦笑。

此次征西大軍,過半是由太祖起兵的幽州征調,此處本是淳親王李承燁構築的第二道北線,卻不知為何讓萬隆帝撤了下來,編入今次的西征大軍中,另有近三萬人是比幽州更靠北的牧州都督呼察賜的遊騎兵。

呼察賜本是科庫族人,雄踞牧州,民風勇悍尚武,在太祖起兵時,立過汗馬功勞,長勝十將中的風將呼察孤雁就是科庫族人。

之後待大甘平定,這呼察家便世代居於牧州,守著大甘的北方門戶,隻是近年朝廷積弱,朝中有人怕呼察賜做反,便強征了科庫族近半的騎兵,卻無處可用,也無人敢用,便隨意找了個護衛卓城的借口安置在了昆江以北的秦州。

已是過了四年,此次西征一並並入軍中。

軍中主將,除了大將軍李落和監軍李承越外,幽州部由雲麾將軍劉策,宣威將軍石衝和明威將軍鄺立轍所率,牧州部由忠武將軍呼察靖所率,征西大軍主要由這兩支組成,餘下之數便在周邊州郡抽調了一些,湊足十萬之眾。

征西大軍之中除了劉策有些才名外,其餘數將都是以勇武聞名,尤其是這忠武將軍呼察靖,更有萬夫難敵之名,相傳倨傲,目中無人。

劉策其人雖有才名,隻是從未受朝廷重用,手握雄兵,卻隻是閒置,到現在還隻是個雲麾將軍。

卓城軍中同僚儘言此人心胸頗為狹窄,無容人之量,這才一直擱置至今,其麾下的宣威將軍石衝和明威將軍鄺立轍也是以武力成名。

外人看來這西征大軍兵強馬壯,隻是內裡卻是破綻百出,駕馭不當,征西大軍隻會四分五裂,許多人隻求著大軍能平安歸來便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萬隆帝親自操點兵馬錢糧,極是神速,塚宰章榮政此次出奇的沒有克扣,令行上下極為通暢,惹得有心人暗罵不已,若是往日西征也有這番作為,西府當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苦苦支撐。

征軍令在月前便送了出去,牧州遊騎離得不遠,下旨之日已在昆江江邊集結,

而幽州部先頭騎兵也已經日夜兼程趕到了卓州,餘下大軍也在路上了。

如此行軍,倒是讓楊萬裡虛驚一場,樞密院報來急件,兩軍私動,楊萬裡大驚,疑為宮變殘黨,忙入宮麵聖,萬隆帝已然知曉,賣了個關子,隻讓楊萬裡等著,原心中早已有意征西,至於內中始末原由,楊萬裡便不得而知了。

聖旨剛下不久,來淳親王府拜會的人絡繹不絕,紛紛前來恭賀淳親王和這位卓城新貴,王府眾人喜憂參半,李落和淳親王府名聲驟響,隻是背地裡誹謗之人卻比恭維之人更多,就連深悉內情的李承燁和幾位王妃也極是疑慮。

李落雖說平了宮變,但這行軍打仗還是首次,萬隆帝便壓下如此重的籌碼,就連李承燁自己也極為擔心,和李落說起幾次,李落反倒不甚在意,李承燁暗怒李落不知好歹輕重,隻是萬隆帝一意如此,自己也不好說什麼,漸也相信萬隆帝僅是要李落去西府走一遭罷了。

洛氏又是擔憂,又是高興,這些天哭哭笑笑倒是讓李落一頓好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