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轉過馬身,走了幾步,突然停了下來,沒有回頭,似是傷心,似是遺憾,卻又含恨道:“你為什麼是大甘的將軍?”說完輕叱一聲,一騎孤孤單單的追著西戎族人離去。
李落一怔,看著長寧的背影,想起在路邊碰到的那個背著行囊的嬌柔女子,怎也想不到長寧在問李落為何是大甘將軍時的神情,冰心訣再難壓製,一口鮮血,猛然噴了出來,眾將大聲呼喊,李落心頭一陣恍惚,一句也沒有聽清。
鷹愁峽建自太祖末年,經大甘數朝,已成天下少有的雄關。
初時鷹愁峽不過是小小的一座石堡,到今時今日,北連哈茲,南接十萬大山,扼守大甘西進,西域群豪東下要道,百年來,除了戍守將士之外,不少大甘和他族之民在鷹愁峽落地生根,漸漸自成一城。
二十八年前,大甘朝廷積弱,西戎借機攻占鷹愁峽,自此狄州戰禍不斷,到了十七年前,狄州全境除漠上城外,俱被西戎所占,可歎朝中卻仍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萬隆帝初登帝位,也曾勵精圖治,數度派大軍征討,隻是皆都無果而終,近些年,萬隆帝和大甘朝廷似也淡忘了大甘還有狄州一處,若不是狄傑鎮守,恐怕天水和沙湖也已難保。
二十八年後,鷹愁峽重回大甘,眾人舉目四望,狄州已是千瘡百孔,十室九空,隻有這鷹愁峽的城牆還自屹立不倒,看儘了人來人往,冬去春來。
自大軍攻下鷹愁峽,朝中數次傳來嘉賀,卓城之中張燈結彩,萬隆帝更是大宴群臣,連連催促李落返回卓城,欲重賞李落,李落看罷,搖頭歎息,隨手便將朝中傳信扔在一邊,隻言西府戰事未終,不好擅離,搪塞過去。
鷹愁峽稱之為城,尚顯勉強,若為關塞,倒還貼切,並非如同中府之城,城牆之內,除卻屯兵哨所,沒有百姓,這些零散的平民都居住在城牆之外。
多年以前,大都在鷹愁峽以東修葺房舍棲身,自鷹愁峽被西戎所占,西戎兵將便儘將城外居民趕至鷹愁峽以西,城東房屋付之一炬。
李落入城之後,沒有如西戎般讓百姓再度流離失所,命軍中將士相助城下百姓,重建居所,依地勢劃分四處,一為住所,二為從商之處,三為城中官衙司職之所,四為異族之民棲身之地。
城下被戰火燒毀的房屋,李落令周臨寒登記造冊,著軍中善土木的將士在各處依冊重建,安置留在鷹愁峽的百姓。
在鷹愁峽以西,建六處屯兵要塞,成刺馬之勢,倘若有敵軍欲攻鷹愁峽,必先穿過六處要塞,方能攻城。一月之後,鷹愁峽內井井有條,六處要塞已初具規模。
鄺立轍和戚邵兵率沙湖守軍不日趕至鷹愁峽,押送來了一批錢糧,數目之豐,便是李落也暗自咋舌。
塚宰,章榮政接萬隆帝聖旨,從大甘庫府中拔出一大筆錢財,犒賞三軍,比之李落當日命人運回卓城的還多數倍,萬隆帝對李落器重賞識之心,這些年在大甘尚無一人可比,便是淳親王李承燁也略有不及。
李落看過,隻覺更是沉重,不過軍中將士都極為欣喜,李落做主,除卻大軍平日開銷,將錢財之物論功行賞,儘都散給軍中將士,戰死兵將多領一倍,命戚邵兵整理妥當,發回故裡,並親書一份,倘若有府郡官吏敢私扣銀兩者,深究無赦,自己沒有留一分一毫。
眾將驚詫,若論戰功,當以李落居首,進言李落,李落隻是笑笑,直言身為大甘皇子,錢財之物頗豐,著眾人不必在意。眾將見李落意絕,隻好作罷,軍中將士聽聞此事,都多出了幾分敬佩之心。
散過財物不過幾日,朝中傳來消息,萬隆帝加封軍中諸將,司空仇自省親自前往鷹愁峽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