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落見狀,不以為意,微微一笑,默然無語。
堂中眾人見此,雖是對莫憂心如此模樣頗為不耐,不過李落長於兵法,功見沙場,從未聽聞李落醫道之學有何過人之處,倘若隻是信口開河之語,卻也怪不得莫憂心這般作態。
莫憂心見李落似是無言以對,撫須搖頭道:“這種法子聞所未聞,乍聞之下,似是彆開生麵,不過稍作推敲,便知隻是異想天開罷了。”
宋崖餘眉頭一皺,平聲說道:“話從何出?”
莫憂心連連歎息,緩緩說道:“王爺,倘若真能將雜亂真氣借陰陽諸經彙入任督二脈,再由任督二脈引出,也不失為解救之法……”話音未落便被宋崖餘截斷:“難在何處?”
莫憂心一滯,瞥了李落一眼,躬身回道:“王爺有所不知,經脈雖是相通,但各為其道,就算有穴位聯接,但真氣雜亂難控,怎知這些真氣從哪一處穴位轉入經脈,稍有不慎,一旦真氣如脫韁野馬,竄入郡主周身經脈之中,依著郡主現在這般境地,恐怕禁不起這等重創,香消玉殞絕是難免。”
眾人聽罷,暗暗點頭,莫憂心言之鑿鑿,於情於理,醫聖之名確也是名不虛傳,隻是這便又絕了宋碧遊的最後一絲生機。
宋崖餘悵然一歎,頹然道:“原來如此,本王還是要謝過大將軍。”
李落輕聲說道:“倘若是封經引脈呢。”
“封經引脈?”莫憂心訝然一笑道,“大將軍語出驚人,老朽竟不知道大將軍會這神仙之術,若是大將軍通曉封經引脈之法,或許真能解郡主眼前之危。”
“封經引脈,這又是何等醫術?”
“王爺,封經引脈怕是算不得醫術了,該是稱之仙術才對,老朽也是從山野異誌中瞧過這個名目。
封經引脈尚有另一個名字,叫做連經接脈,是要將周身一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悉數掌控,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儘都隨心所欲,若是能得此法,哈哈,這世間萬般內傷,若隻求不死,便無難處,老朽愧不敢當,實沒有這等本領。”
“連經接脈!?”此語一出,堂下便有人低呼出聲,此法已趨醫道至極,大甘百年從未聽聞有人能施展此術,縱是當年鬼老被譽為千年難得一遇的醫道聖賢,也不曾聽聞施展過這等醫術。
宋崖餘心中一冷,似乎是燃起的一絲希冀也隨之飄然散去,隻是不死心般問了一聲:“大將軍,莫非你會連經接脈之法?”
李落淡然應道:“我不會連經接脈。”
宋崖餘心中一傷,雖已猜到,但親耳聽聞李落直言相告,卻也難免失落之意,瞬息之間,似是蒼老了數年。
莫憂心嘲弄的看著李落,若不是為李落身為大甘殿下,怕是要出言斥責了。
宋府幾人望著神情清冷如昔的李落,倘若隻為戲弄宋崖餘,確是過分了些,便是宋秋寧,亦是麵有不善的看著李落。
李落輕輕說道:“我不會連經接脈,但封經引脈之術倒是知曉一二。”
“什麼!?”堂中幾人驚呼出聲,宋崖餘跨前幾步,搶到李落身前,抓住李落手臂,微微有些顫意道:“大將軍,你真的會封經引脈之術?”
不等宋崖餘說罷,身後李緣夕身形一展,鬼魅般立在兩人身側,冷冷的盯著宋崖餘,背後長盒驀然破開,玉手後探,拂刃便將出鞘,怕是宋崖餘再多一分,這拂刃便要離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