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甘水師積弱多年,東南兩府,除了宋家暗藏的底蘊外,明麵上已經沒有五牙樓船了。
卓城東門外索水中停泊一艘餘皇戰船,號稱六牙,李落偷偷跑去瞧過,勉勉強強算的上四牙樓船,船身花花綠綠,色彩斑斕的很,不過到了海上隻怕走不了多久就會散架了。
蒼洱水師中這艘令船是三牙樓船,雖不算氣派,倒是恰如其用。
艨艟戰船作用與樓船類似,可破圍撞擊敵軍戰船,船頭有銅鐵尖刺,喚作犁沉。
艨艟戰船慣用犁沉撞擊敵船,船身首低尾高,用牛皮諸物蒙在船上,可防火攻,船身頗為厚重,除樓船之外,是軍中諸船中最沉的船隻。
艨艟船身較重,自然回旋騰挪也不夠靈活,海戰之中單獨一兩艘艨艟戰船幾乎沒有什麼用處,唯有與其他戰船呼應方可顯示威力。
海戰之中,若說攻守兼備當屬海鶻,海鶻戰船也是水師鋒銳所在,戰船可容納兩百將士,樣子依照飛鳥海鶻而成,船身兩側有浮板,風起浪湧時也能確保船身不會傾覆。
海鶻戰船兩側各有大槳數十對,不借風力便可調轉船頭,靈活多變。
船欄處有供將士藏身的箭垛,外側亦是用牛皮等物包裹。
海鶻輕靈,船身自是不重,無法同艨艟一般橫衝直撞,有水師將士在船上設拍竿,拍竿與攻城時所用的衝車相仿,先將巨木用銅鐵包裹起來,再用繩索束在高處,敵船錯身相過時解下繩索,借力鑿沉敵船。
不過拍竿若想見功,當要以沉重為主,海鶻船身較輕,最多也不過能安置三兩拍竿,如此一來,也要折損戰船不少的變化之能。
近年之中,海鶻戰船上加設拍竿已是越來越少,就算是有,最多也不過一個拍竿而已。
大翼和冒衝都是中型戰船,可載將士六十餘眾,槳手一百餘眾,船身低平修長,船身之上設有勁弩三十二張,箭矢數千。
除此之外,還有兩支攀雲梯,可以在靠近敵軍大船的時候讓己方將士躍上戰船,殺敵奪陣,是短兵相接的利器。
不過大翼和冒衝善攻不善守,沒有海鶻等戰船呼應,很難近身。
中翼和小翼戰船則是更小,中翼多是在兩軍交錯時出奇製勝,或是在天黑之後潛行靠近,可以承載的將士不多,需是軍中勇猛之將,如若不然,就沒有什麼用處,平白送死罷了。
小翼戰船已很少用在兩軍對陣之中,大多是探查敵情時所用,船身很輕,形狀狹長,三五人便可操持,有帆漿,奔行極速,也被人稱作瞬息。
小翼戰船雖說輕巧,不過受船身所限,遇到大些的風浪就有沉沒的危險,海中更是孤立無靠,沒有近到敵軍附近時都被牽在大船身後。
剛出海時的新奇已經消失不見,此次牧天狼隨虞子略麾下水師出戰的除了李落、沈向東和軍中幾位高手外,付秀書率射聲營精銳將士百餘,中軍騎錢義率鴟吻營將士同行,其餘諸將都留在了岸上,免得礙手礙腳,亂了虞子略的排兵布陣。
在岸上時覺得海風不算太大,到了海上,戰船越行越遠,這海風越來越大,揚起船上的軍旗獵獵作響。
不過海風大些,戰船揚帆借力,倒是快上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