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有散時,李落和壤駟寒山商議,三日後啟程返回卓城。
範安微幾人雖然有心讓李落再多留幾日,也能為盟城會再添一份光彩,不過都知道卓城朝政少不得李落操勞,隻好壓下心中期許,不再多言。
這幾日李落拜會了不少大甘的名門世家,或許是因為李落的名聲所引,這次盟城會聚集了不少豪族大家。
宋家自然不必多說,宋曉臣對當日李落出使東海一事耿耿於懷,極為歉疚,如果不是宋家遇見扶琮樂今,李落想必不會有東海九死一生的遭遇,尤其是宋秋寧,隻引為此生憾事,倘若李落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隻怕此生就要鬱鬱寡歡了。
宋家已有一批人手先一步到了盟城,其中有幾個少年英傑,都是李落在揚南城見過的,不知道宋家郡主花落誰家,但這些年輕翹楚都留在了南府,經年不見,俱都有獨當一麵之風,宋家底蘊果然非同凡響。
宋秋寧的書信也到了李落手中,言道此番盟城會宋家傾力搖旗呐喊,以謝李落當年的恩義。
除了宋秋寧已在路上外,宋釣啄和智聖宋謀也一道赴會,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宋家公子,宋無缺的長兄宋無方同行而來,如此陣勢,的確是宋家這些年少見的大手筆。
李落望著手中書信,言辭懇切,字字句句沒有提及東海觀星會的事,但字裡行間的內疚之情卻顯於顏表,看得出這個宋秋寧還是一位文墨高手。
李落看罷笑了笑,沒有說什麼,盟城勢盛,想來對南府米南景陽並不是一件好事,不過宋崖餘雄才大略,自然不會著眼於眼前的一招得失。
大甘朝廷與南王宋家的關係卻也還是微妙的很。
除了宋家,大甘其餘五大世家都有遣人赴會,顧陸和林家已在盟城生根,暫且不表,唐家和太叔也早已傳信給耀合會,言明赴會之意,而且來的人都是族中有頭有臉的人物,看樣子極是重視此次盟城會。
範安微接到這些傳書,心中不免有些惶恐不安,誰曾想竟然會引來這麼多權重朝野的人物,多半是衝著李落的麵子。
這要是李落在這裡自然沒什麼事,李落不在,倘若自己招待不周,怠慢了誰家,惹人閒話事小,壞了李落的一番心血事大。
範安微的神色李落看在眼中,多少也能猜到範安微患得患失的心情,寬慰誡勉了幾句,言道凡事儘心而為就好。
除了這些世家豪族外,另有一隊人馬頗是出乎李落意料,竟是宜州素和府來人,領頭的正是素和川長子素和萬策,同行而來的還有爾繡城中與李落有過一麵之緣的智妖駱參之獨生愛女駱青鸞,如今已和素和萬策喜結連理,郎才女貌,稱得上是佳兒佳女。
李落原本以為宜州素和府借著卓城雲妃勢盛,不多久也將揚名天下,誰知道這些年過去,素和府行事一如既往的低調,雖然江湖上都知道這個雲妃娘家,但並不知素和府的深淺,反是顯得神秘莫測。
素和萬策大婚一事李落事先並不知曉,是雲妃替李落備了賀禮,過後再見李落時才告知此事。
李落沒怎麼放在心上,不管雲妃有什麼用意,但總歸和素和府結有善緣,若是早先知道也會隨上一份薄禮,聊表心意。
這次素和府遣人赴盟城會,來的也一樣悄無聲息,並沒有先一步知會耀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