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徐雲畫出來的針筒完全可以說是一個新器物,對於古代人來說有些超前。
換做絕大多數人,可能壓根都看不懂這是個啥玩意兒。
不過彆忘了。
注射器的原理其實和空氣泵極其類似,而老蘇又是能鼓搗出自吸泵的牛人。
因此前後不過幾秒鐘,他便輕輕一拍掌,想通了運作原理:
“妙啊,妙啊,通過抽拉將空氣吸入,再利用過山之勢將其射進人體...
如此精巧造物,縱是華佗扁鵲在世,怕是亦會欣喜不已吧?”
博士時選修過古代華夏物理史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過山。
這個詞其實就是古代對氣壓的認知雛形。
不過當時人類對於氣壓的了解並不深,過山這個概念指的就是山穀風。
雖然這玩意兒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和熱力環流有關,不是廣義上的大氣壓強。
但考慮到背景的局限性,以古代的科學理論水平能意識到這點,其實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要知道這個時間點的歐洲還是中世紀,那邊對風的認知還是死人靈魂帶來的觸感呢。
隨後老蘇想了想,對徐雲道:
“王林,此物的原理老夫隱約明白了幾分,筒身倒也不難打造,不過這針頭該如何製備呢?
按你所言,針頭不過比頭發絲粗一點兒,若是實心針倒也不難,老夫手裡便有這類銀針。
但內中若是空心......”
看著一臉好奇寶寶的老蘇,徐雲朝他微微一笑:
“老爺,您知道刺鍋子嗎?”
“刺鍋子?”
老蘇表情一愣,快速眨了眨眼:
“就是那種渾身是刺的海物?老夫倒是見過幾次...
等等,我明白了,莫非你是打算用它的刺來做針頭?”
徐雲重重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它。”
刺鍋子,也就是後世大家熟知的海膽。
海膽這玩意兒可以說是遍布全球海洋,無論是亞非都能見到。
近年來無論是我國的料理或是其他國家的料理形式當中,都能見到海膽的蹤跡。
在一些老饕嘴裡,海膽還被封為海鮮當中的極上美味。
不過在華夏古代,海膽隻是作為藥用食材,並不作為常見食材出現。
隻有極其貧困的漁民,在缺乏食物的情況下才會去食用海膽。
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
海膽這玩意兒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存在於地球之上了,曆史可以說相當悠久。
當然了。
和蟑螂相比還是有一些差彆的。
就目前來說,海膽的種類一般分成五種:
糞海膽、紫海膽、北紫海膽、赤海膽、長刺海膽。
其中糞海膽和紫海膽算是大路貨,長刺海膽生長速度最快,赤海膽則在市場上最少見。
另外很多人更不知道的一點則是......
海膽的刺,其實也是一種天然針頭。
或者再準確一點。
應該說赤海膽的刺,是一種天然針頭。
海膽的刺是結締組織鈣化後形成的柱狀突起,和體內的毒腺相通,並且可以非常輕鬆的刺破人體肌膚。
當棘刺刺入皮膚並注入毒液後,可引發皮炎以及其他一些伴生症。
幾乎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被海膽紮了怎麼處理’的問題在網上出現,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城市。
後世大多數醫用針頭都是5.5~7號,直徑0.30mm-0.51mm。
而赤海膽刺的尖端是0.38mm-0.42mm左右,屬於靜脈注射的標準型號。
因此在沒有技術製作出尖銳空心針頭的古代,海膽刺無疑是個最佳的選擇。
雖然赤海膽主要分布在霓虹,但宋代海上貿易相當繁榮,等到了南宋時期甚至成為了支柱性產業之一。
這年頭有不少海上商隊往來高麗和耽羅,至於漁船則要少點,不過一來二去之下,總是會有些稀罕海貨被帶回大宋。
而汴京作為宋朝的核心城市,吸血...咳咳,供血程度比後世的燕京之於河北還要厲害。
因此隻要費些心思去找,想要找到一些赤海膽並不是難事。
當然了。
海膽的刺雖然容易突破人體表皮,但同樣極其脆弱,稍稍一用力就可能哢嚓一下斷成幾節。
因此正式注射之前,還有兩件事需要處理:
找到赤海膽,給‘針頭’鍍鋁加固,以及配置生理鹽水。
沒錯。
生理鹽水。
畢竟不同於口服和外敷,靜脈注射並不是說隻要把藥液往管子裡一倒,就能直接往血管上捅的。
在靜脈注射之前,藥液必須要先融入補液或者說配液中,方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注射。
至於原理則很簡單,這和滲透壓有關:
人的血液因為並不是純淨水,其中含有各種物質,因而具有一定的滲透壓。
如果滲透壓改變,會導致血液中細胞的內外不平衡,發生細胞破裂。
輸液用的0.9%氯化鈉的液體滲透壓是與血液相近的,用這種液體輸液,不會導致血液滲透壓發生大的變化。
相似的還有5%葡萄糖溶液,課堂上生物老師應該講過無數次了。
一些特殊情況下,椰子汁也能起到這個效果。
另外在電影《who am i》中,車手被毒蛇咬傷,龍叔就是用椰子代替葡萄糖給他輸液治療的。
不過徐雲上輩子在寫書的時候,曾經問過一位筆名叫掰姨穴濕...白衣學士的作家好友。
此人在現實裡,也是一位即將主任級彆的醫師。
醫術精湛,發際線極高。
所以徐雲所在的作家組裡,大家有事沒事就會去找他問問診,掛個免費的主任號。
當時他告訴徐雲。
椰子汁注射的例子雖然有,但這種做法風險性很高,不建議讀者們在穿越後使用。
因此仔細斟酌後,徐雲最終還是打算製作簡易的生理鹽水。
雖然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製作出的生理鹽水很難達到0.9%的準確精度。
但在緊急情況下,生理鹽水已經算是最好的辦法了。
當然了。
這部分所需要用到的鹽——或者說氯化鈉,徐雲打算自己製取。
至於方法也不複雜,徐雲能想到的就有很多種。
比如有手就行的......
手搓一個圓盤發電機。
......
注:
居然有人猜到針頭了,讀者果然是臥虎藏龍啊...我小瞧諸位好漢了。
不過還好沒搞加更懸賞,我真機智,啊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