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你看看這張黃紙,是否有何特殊之處?”
老蘇接過黃紙摸了摸,搖頭道:
“似乎隻是尋常符紙?”
徐雲朝她神秘的笑了笑,取回黃紙,指著一角道:
“老爺,借書房燈火一用。”
老蘇點點頭:
“儘管取用便是。”
得到老蘇的批準後。
徐雲走到書桌附近的一盞煤油燈邊,身子側站,讓老蘇的視線能完全看到自己的動作。
接著他將黃紙放到了火焰上方,輕輕抖了幾下。
片刻不到。
黃紙開始受熱燃燒。
剛開始,老蘇的表情還有些疑惑,不懂徐雲此舉究竟意義何在。
但看著看著。
他的神色逐漸變得有些驚駭起來:
隻見紙上的暗火慢慢燃進,卻並沒有蔓延到整張紙麵,而是逐漸的燒出了一個奇特的形狀!
似是......
妖影!
又過了一會兒。
徐雲將燒好的黃紙放到了老蘇麵前,恭敬道:
“老爺,請看。”
其實不需要徐雲提醒,老蘇的注意力便被黃紙全然的吸引了:
隻見此時他麵前的黃紙上,那道被燒出的痕跡,赫然是一隻一尺長的百足蜈蚣!
老蘇小心的捏起黃紙一角,確定了這隻是個空洞的形狀後,方才微微鬆了口氣。
隨後他又看向徐雲,迫不及待的道:
“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徐雲朝他來了個小熊攤手,笑道:
“這便是您說的天神拘鬼,實際上隻是個小把戲罷了。”
說著,他將黃紙撕開了一個小口,指著其中一些類似棉絮的東西道:
“這張黃紙周圍乃是由石棉網組成,可以抵禦暗火,蜈蚣狀的區域則是尋常黃紙。”
“同時小人還提前將硝酸鉀溶液用淨毛筆蘸上,塗抹在了蜈蚣區域裡。”
“硝酸鉀無色或者偏黃,無論哪種情況在黃紙上都留不下痕跡。”
“時機合適之時,隻需假意抓鬼,上演人鬼鬥法,再找個機會說鬼要逃走。”
“屆時踩出罡步,擺陣作法,揮動桃木劍,擺出一副與妖鬼進行激烈鬥法的模樣。”
“鬥法結束後取出黃紙,說已然將妖鬼封印到了黃紙上,再將其點燃,則可見到各種各樣的‘妖形’了。”
徐雲所說的操作,其實是一種明朝時期非常常見的‘除妖’手段。
因為按照技術發展,整個過程需要的核心材料...也就是硝酸鉀溶液,要到那時候才會相對性的開始普及。
當然了。
那時候的道士們不叫它硝酸鉀溶液,而是叫黃硝水。
眼下宋朝還沒發展到這地步,但徐雲卻在製備鹽橋和鎳鋼的時候提前將硝酸鉀生產了出來,
有這麼個超維溶液協助,裝神弄鬼起來簡直不要太輕鬆,而且保證不會被發現異常。
至於老蘇說的油鍋取物和火焚鬼屍嘛....
說白了也很簡單。
所謂火焚鬼屍,這其實是一個很“自虐”的表演:
施法者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詞。
過了一會兒,他的手指竟然開始燃燒起來。
施法者隨即含一口水,噴向地麵上‘已斬’卻看不見的妖屍和自己燃燒的手指。
刹那之間,地麵便燃起了一束火。
若是條件合適,還能看到點點鬼火升起。
實際上呢。
這是因為施法者預先在地麵上放了樟腦粉、磷和硫磺。
表演時。
施法者先將這些沾在手指上。
由於硫、磷易燃,樟腦易揮發。
所以一經接觸就會燃燒,且不傷手指。
同時施法者口中所噴的不是水,而是酒。
所以才會出現一束火,徹底燃燒了妖屍。
這同樣是個明朝才出現的把戲,同時比起原版可能因為‘酒氣’而露馬腳的bug,徐雲提供的是醫用酒精。
醫用酒精雖然味道特殊,但和酒相比還是差距極其明顯的。
對方若真的詢問,便可以推脫到“開光”的降妖水上,算是給bug打上了一個補丁。
隻需油鍋取物嘛,這就不多解釋了。
這應該是個傳播度很廣的小把戲,在90年代的氣功熱中都相當有市場。
不過這裡糾正一個錯誤的知識:
很多人認為油鍋取物是因為在鍋下邊放醋,醋上邊放油,由於醋沸點低,受熱時向上運動,看上去便與油無異。
但這其實是錯誤的。
醋酸的沸點是118度,食用醋由於摻雜了水的緣故會形成化合物,還會導致共沸的情況發生,沸點絕不是所謂的40度。
所謂醋的沸點隻有40度,當人手升入鍋中時溫度隻有35度的說法,也是一種不知從何出現的謠言。
事實上。
能出現這種看似油沸、但實則低溫情況的原因。
其實是因為油鍋下邊放了碳酸鈣和硼酸等受熱易生成氣體的物質,形成了一種假沸現象。
因此若是真有哪個倒黴蛋穿越了,切記彆在鍋底加醋。
不然那就是美樂帝看小電影還吃小藥丸——樂子更大了。
總而言之。
這些在後世看起來極其簡單的小把戲,在北宋....或者說古代任意一個封建王朝,都能把不少人騙的團團轉。
加之宋徽宗本就是個比較好糊弄的皇帝,因此郭京在他麵前能夠成功,絲毫不出徐雲的預料。
隨後老蘇忽然又想到了什麼,追問到:
“可是小王,老夫聽說上師除了降妖之外,亦能推演古今,掌握天地之勢,這又是如何做到的?”
徐雲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指了指自己:
“不瞞您說,上師所謂通天徹底的能力.....”
“其實也不過是小人通過計算,確定了星孛與魯東地動的時間,由郭上師‘預言’了一番而已。”
老蘇聞言一愣,旋即腦海中閃過了徐雲觀測望遠鏡前的準備,恍然道:
“所以當初你才在做好鏡片後,等了足足十數日方才開始觀測?”
“老夫還以為星孛隻是運氣巧合罷了......”
“可是.....這種天象與地動,也是人力所能算出的?”
徐雲嘴角抽動了幾下:
“......當然可以。”
說完。
他便在心中默默補了兩個字:
才怪。
彆說宋朝了,哪怕在後世,彗星和地震都屬於極難推算的領域。
彗星還好說點。
一顆100千米、正在靠近太陽的天體,距離地球約50天文單位時,就有概率被紅外線望遠鏡發現。
距離地球約28天文單位時,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哈勃空間望遠鏡根據顏色檢測到。
這類星際天體相對太陽的速度通常而言在40千米每秒以內,這速度和距離比起來是很慢的。
因此通過超算運算個數年,便有不小的概率準確確定到肉眼可以觀測的時間。
但地震就不一樣了。
哪怕是21世紀,都沒有哪個國家能百分百精確的預測地震。
頂多就是震中發生地震後,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特點,讓離更遠的人提前做出防護措施。
並且這還隻是個雛形級的技術,實踐效果非常一般,宣傳意義要大於實際價值。
徐雲能記住這兩件事,純粹是因為他是一個穿越者:
彗星是因為它出現的時間和蔡伯俙的去世時間一致,源自童年所記。
地震則是因為剛好發生在中秋節,一天都不差。
加之這年徽宗即位,想忘都忘不了。
隻不過按照原本的時間軌跡。
此時的向太後還沒有去世,因此趙佶也隻是免了魯東的年賦,整件事情便比較平穩的給渡了過去。
這也是郭京在上位後願意聽從徐雲的一個核心原因:
宋徽宗和朝中官員用什麼目光看的他,他便是怎樣看的徐雲。
如果說一開始郭京隻是迫於壓力,那麼當幾個預言發生後,他就是真把徐雲當神仙來看了。
可惜老蘇並不知道他被徐雲給忽悠了——恰恰相反,結合徐雲先前的表現,他倒是將這個說法信了個八成九成。
想到這裡。
他的眼中不由浮現出了一絲濃濃的疑惑:
“小王,你既然能保證文叔清照的安全,又為什麼要做下這番事呢?”
.....
注:
有沒有前天或者昨天剛剛看到我們這本書的朋友,說說是哪裡看到的唄?這兩天收藏漲的很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