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圖書館之行(6.8k)(2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4051 字 11個月前

不過嘴角囁嚅幾下,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發,低聲說道:

“希望有那一天吧......能排在托馬斯·克蘭默大主教身後我就知足了。”

徐雲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再說話。

傻孩子。

後世彆說托馬斯·克蘭默了。

在劍橋大學的所有雕像中,都隻有一個小牛比你靠前而已。

哪怕是你所崇敬的湯姆遜先生,也隻能相隔七個身位,在後麵遠遠的望著你這個和他睡過幾次覺的蘇格蘭天才。

隨後徐雲招呼小麥繼續前進,穿過通道,走入了另一扇門。

這扇門連通的是圖書館南翼大廳,也就是七層的那座塔樓。

剛一進門。

徐雲和小麥便見到了一位表情肅穆的燕尾服中年人。

此人的樣貌有些類似柯南裡的詹姆斯,國字臉,右前額留著一戳劉海,胡須是濃密的八字形。

見到兩人出現,此人堅決而又不失禮節的攔住了他們:

“兩位先生,請留步。”

1850年的劍橋大學還不像後世那樣可以免費參觀,所以管理員在沒有拍照合影這些‘職能’的同時,還要負擔起核查身份的工作:

“兩位先生,圖書館隻對校內學生開放,請問你們有學生證嗎?”

小麥和徐雲同時點了點頭。

他們掏出了艾維琳昨天順路給他們的學生證,遞了過去。

中年人先是接過徐雲的學生證看了幾眼,有些生硬的念著名字:

“luo...luo....裸縫?”

徐雲嘴角一抽:

“先生,是羅峰啦......”

“抱歉......”

中年人道了聲歉,正準備把學生證還給徐雲,忽然動作一頓:

“等等,羅峰?你就是那位交還了牛頓先生親筆信的東方人?”

說完他又想到了什麼,飛快的將小麥的學生證接了過來: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徐雲見說朝著小麥聳了聳肩,看來哈利波特的戲碼又要上演了。

果不其然。

中年人見說表情一正,優雅的抖了抖衣領,對小麥伸出手道:

“麥克斯韋同學,羅峰同學,歡迎你們二位來到劍橋大學圖書館,我是圖書館的管理員阿萊斯亞·海佛斯。”

徐雲微微一挑眉。

瞧瞧。

不愧是做圖書管理員的,這格局就是不一樣。

這還是今天處了小麥以外,第二位和他打招呼的人來著。

另外海佛斯這個姓氏不太常見,再結合此人的職業判斷......

如果沒猜錯,他多半就是劍橋鎮上海佛斯書店的創始人了?

徐雲之所以會對海佛斯書店有印象,一來是因為它是劍橋鎮最古老的書店之一,名氣很大。

邵洵美還和徐誌摩、徐悲鴻在這家書店裡麵過基,稱其為‘海法書店’。

二來麼......

則是因為一篇文章。

沒錯。

又到了鞭屍《意林》的時間了。

依舊是徐雲讀高中那會兒,他曾經在《意林》上讀過一篇文章。

名字叫做《劍橋的書攤》。

書中稱。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也就是1900-1940之間。

在劍橋大學的書攤上,人們總能見到一個口含雪茄,留了一撇小胡子,麵帶笑容的人。

他就是書攤的主人台維。

台維先生的書攤在劍橋擺了40多年,因為價格便宜,書樣豐富,有許多教授和學生曾光顧過這個書攤。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經濟學大師凱恩斯,他與台維是莫逆之交,甚至幫忙台維在講課中直播帶過貨。

台維生前學校還曾專門為他舉辦過一個盛大的午餐會,師生們反他敬為上賓。

感謝他提供的“永恒而偉大的知識”。

文章最後感歎。

懂得尊重小人物的民族,才能夠出現傑出的大人物,接著又是一係列的自我反思。

但徐雲在到了劍橋之後才知道。

雖然台維不像之前的亞曆克斯·達烏提一樣完全是虛構的人物,但真正的原因卻也和文章所說的截然不同。

這個所謂的‘台維’先生其實真名叫做古斯塔夫·大衛,也就是David,說是戴維也行。

台維這個詞帶有很強烈的早期翻譯色彩——沒錯,最早提到他的就是上麵提到的邵洵美。

但邵洵美隻是提過此人的名字而已,剩下的內容全都是《劍橋的書攤》這篇文章的作者添加的情節。

大衛書店確實為劍橋貢獻了不少藏書,2022年的劍橋圖書館中大約有一千本左右的書冊是購自大衛書店的原本,但這位老板壓根不是什麼小人物。

古斯塔夫·大衛是一位從法國搬到劍橋的書商,1860年生人,時間是沒錯的。

不過他沒長胡子,同時因為肺癆的原因也不抽雪茄——照片在大衛書店一進門就能看到,有點像剃了胡子的狄拉克。

所以這在人設上就和文章有出入了。

其實呢。

古斯塔夫·大衛是一位法蘭西的貴族後代,他在剛到劍橋的時候,立刻就給基督學院捐贈了5000英鎊。

按照之前提到的購買力換算,大概現在的四百萬上下吧。

另外邵洵美買的《莎士比亞全集》售價為3.5英鎊,比當時的大眾價格貴了20%,價格也一點兒都不便宜。

他最開始做的生意算是掮客,也就是通過自己的家族渠道,售賣高盧和尼德蘭出版的翻譯作品。

這在互聯網購物還沒出現的當時,解決了很多劍橋學生的訴求,這才有一堆劍橋學生會光顧他的商店。

同時他還專門銷售劍橋大學研究生的手稿,每一本都有作者簽名,為那些合作者帶來了不菲的外快。

所以才會有學生們舉辦宴會,‘敬為上賓’、‘感謝他提供永恒而偉大的知識’的這麼一回事。

至於他和凱恩斯能扯上關係,則是因為這家書店的位置在凱斯學院大門的斜對麵。

另外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還吐槽過大衛書店溢價的事情。

因為凱恩斯是靠著數學及古典文學獎學金才能繼續大學學業的,學生時期窮的跟網絡寫手似的,對於這種溢價書商自然是極其厭惡。

結果到頭來倒好,凱恩斯和大衛居然成莫逆之交了。

這樣一個標準到不能再標準的商人,擱現在相當於幾個億資產的大富翁,妥妥的上層階級。

到某些人的嘴裡,居然就成了被尊重的小人物。

到頭來還要咱們自個兒反思,這你找哪兒說理去?

也正因有這麼一回事,所以徐雲才會對被邵洵美提及的另一家海佛斯書店記憶猶新。(注:最近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有些新來的朋友是直接訂閱最新章節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這種辟謠科普呢?歡迎留言哈,我會酌情參考調整的。)

隨後徐雲和小麥謝絕了海佛斯引路介紹的想法,順著過道走向了借閱區。

小麥此時的還沒有接觸電磁學,因此他準備借閱的是自己的專業書籍,也就是數學書。

帶著小麥來到數學專區後。

徐雲與暫時分彆,轉向了另一個方向。

嘎吱——

來到區域邊緣,徐雲輕車熟路的推開一道木門,手扶著冰涼的鐵質懸梯欄杆往高層走去。

如今的劍橋大學學生人數並不多,空無一人的樓道顯得非常安靜。

鞋子觸碰鐵板樓梯的聲響因而更加刺耳,隱約令人有種探險的快感。

上麵一層更加沒有人,光線從密密麻麻的書架間吝嗇地透過來,帶著紙張濃重的黴味。

徐雲順著指示牌邊走邊看,希望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專區。

在這個沒有書目代碼可以查詢的年代,找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十多分鐘後。

徐雲停留在了一處指示牌下。

俯下身,在書架上認真開始查找了起來:

“《從平凡走向偉大:威廉·吉爾伯特》.......”

“《棄子到國王:巴霍巴利王》......”

“《重生胡克:開局簽到萬有引力公式》......”

“《千年名人:北歐風雲人物全書》......”

“《書名能彆帶冒號嗎:歐洲文學發展史》.....”

“《牛頓爵士與我娘親二三事》......”

過了幾分鐘。

徐雲忽然眼前一亮。

伸出手,從書架裡取出了一本保養的還算不錯的書籍:

《1650-1830:科學史躍遷兩百年》。

.........

注:

日常求月票啊,本月沒有雙倍,這個月的月票對這本書來說前所未有的重要,具體的不好多說,隻能跪求各位道友支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