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掀他個天翻地覆!!(8.8K)(2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8697 字 11個月前

“羅峰同學,你這套設備的思路是什麼?快和我詳細說說!”

見此情形。

徐雲尚且未作表示,一旁臉色始終有些緊繃的威廉·惠威爾,心頭不由微微一鬆。

威廉·惠威爾雖然發明了‘科學家’這個詞,不過他本身的主攻方向還是在哲學領域。

他在物理這塊的知識雖不算一無所知,卻也相對有些貧瘠。

因此他雖然全程參與了這套設備的準備過程,心中卻始終沒有底。

但從法拉第的這番話來看......

徐雲準備的這套設備,似乎還真有些說頭?

徐雲的手腕被法拉第拽的有些疼,不過他也不好意思讓對方鬆手,隻好沉吟片刻,對法拉第說道:

“法拉第先生,這套設備是肥魚先祖設計的光速測量體係,叫做旋轉鏡測光法。”

接著他又一指斜對麵的旋轉鏡,解釋道:

“首先呢,光源處開始打光,調整旋轉鏡的位置,讓它能將光源的光正好直射到五公裡外的凹麵鏡圓心。”

“這樣一來,這段光會先到達凹麵鏡,然後返回到旋轉鏡。”

“回射的光經過旋轉鏡折射,會打到我們身邊的成像板上。”

“我們隻需逐漸調整旋轉鏡的轉速,進而調整光斑的位置就行了。”

“等到光斑的位置移動到最佳,我們便可以搜集數據,開始計算光的速度。”

法拉第一邊聽一邊眨眼,等到最後,眨眼的頻率已經和振動棒似的了。

片刻過後。

他無視了身邊的阿爾伯特親王,旁若無人的走到操作台邊,拿起筆和紙畫起了示意圖。

“光源s.....半鍍銀的鏡麵M1.....”

“透鏡L....旋轉鏡M2.....”

“M2反射到到凹麵反射鏡M3.....”

隨後他的筆尖頓了頓,看向徐雲,問道:

“M3鏡麵的曲率中心在哪裡?”

徐雲一指旋轉鏡,毫無遲疑的答道:

“鏡麵的O軸上,3/4的位置。”

法拉第沒說話,呼的一下又計算了起來:

“O軸...那就沒錯了,會發生對稱反射......”

“s′點產生光源的像左移.....”

一旁的斯托克斯與其他幾位教授見狀,不由也走到了法拉第身邊,討論起了示意圖。

在場的大佬們不說眼下全球頂尖,至少普遍都處於物理領域的第一梯隊,能力自然是不用贅述的。

他們想不到試驗步驟屬於靈感問題,和理論知識沒太大關係。

如今徐雲將整個操作流程一公布,以他們的能力自然很快便可以分析出具體的原理了。

“.....所以反射光轉過的角就是光路的近似角了?”

“不不不,應該是它的兩倍.....”

“凹麵鏡要用高斯曲率計算嗎,還是隻要能形成直射就好了?”

“啊對對對!”

過了幾秒鐘。

斯托克斯忽然眉頭一皺,提出了一個問題:

“大體思路沒問題,不過全滅條件是不是要考慮一下?”

法拉第手中的鋼筆再次一頓,沉默幾秒鐘,寫下了一個公式:

4lw/c+Θ=(n+1/4)2π/n。

寫完後在公式下方畫了一道橫:

“這個條件怎麼樣?”

教授們看著法拉第寫出到的公式,又開始了一輪新的討論:

“......似乎沒問題,不過n的範圍是多少?”

“直接用角度和角速度相比會不會更好一點?”

“好想法,不過這樣一來,光路就要用2l+2d了吧......”

“為什麼要用2l+2d?我們討論的明明是反射階段的光路好伐?,應該是2d+l!”

“你傻子噻?反射角難道不要考慮m3的情況?”

“小赤佬,儂腦子瓦特了?考慮個瘠薄m3啊?”

就在教授們爭論正嗨之際,一旁忽然響起了一道弱弱的聲音:

“那個......幾位教授,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隻要考慮轉速就夠了呢?”

聽聞此言現場頓時一靜。

下一秒。

包括法拉第在內,所有人都朝說話之人看去。

隻見徐雲此時正弱弱的舉著手,臉上掛著比小麥還憨厚的笑容看著他們。

眾人這才想起來,自個兒討論了半天,居然把徐雲這個設計者給忘在一旁了......

法拉第見說沉吟片刻,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語氣比之前明顯緩和了不少:

“羅峰同學,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徐雲乖乖走到他身邊,看了眼老法的帥臉,解釋道:

“法拉第教授,雖然光路有三個階段兩個數值,計算起來非常麻煩。”

“可彆忘了,旋轉鏡的轉速卻是容易測量的,並且可以用變量法計算出正相關。”

“所以實際上,我們隻需要測量相鄰兩次看到反光全滅時齒輪轉速之差就行了,大不了多調整幾次嘛......”

徐雲說完猶豫片刻,拿起桌上的筆,見老法沒有製止,便又寫下了一道公式:

2lw/c+Θ=(n+1/2)2π/n。

比起老法的公式,糾正了兩個數值。

隨後徐雲解釋道:

“Θ代表觀察者對準的齒輪位置與燭光對準的齒輪位置之間的相對角度,n為任意數,這就是全滅的邊界條件了。”

“化簡之後就是....2l△w/c=2π/n。”

“......”

隨著徐雲言畢,現場頓時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寂靜。

過了一會兒。

先前那位提出2l+2d的老教授忽然一拍腦袋,對著身邊不久前與自己爭論的另一人道:

“哎呀呀,維爾通亨教授,我聽說倫敦最近剛開了一家活蛆乳酪店,裡頭的蒼蠅幼蟲味道好極了,有機會咱們去試一試?”

“那可太好了,我老婆最近也買了一件很性感的泳衣,周末來我家一起看看?”

“甚好,甚好!”

看著尬聊著的兩位教授,徐雲嘴角微微一抽:

“......”

不過話說回來。

老教授所說的活蛆乳酪他倒是所有耳聞,是意呆利的一種奇葩奶酪,叫做卡蘇馬蘇。

據說蛆蟲被觸碰的時候,還會在你口腔裡頭蹦來蹦去,跟跳跳糖似的......

咳咳.....

隨後老法再次演算了一遍徐雲的公式,放下筆,麵帶感慨的歎了口氣。

雖然整個實驗思路的提出人是肥魚,看起來徐雲隻是一個搬運工。

但徐雲能夠跟上自己與其他教授的討論思路,也足以證明他的知識儲備不會匱乏到哪兒去了。

思路校驗完畢,剩下的便是實操環節了。

在得到阿爾伯特親王的準許後。

徐雲走到固定好的光源...也就手電筒邊,按下了開關。

唰——

一道光線從手電筒中發出。

隨後在一道鍍了少許水銀的透鏡的聚焦下,化作了一條極細的光絲。

光絲直直打在了緩緩轉動的旋轉鏡上,並且立刻開始折射向五公裡外的凹麵鏡。

黑夜之中。

這道光絲沿著封鎖路徑直線行進,在沿路所有人的目光中,直直的打到了凹麵鏡的圓心。

與此同時。

老法則站在成像板邊上,開始觀察起成像板上的情況,並且主動彙報著情況:

“光斑在左側忽明忽暗,旋轉鏡速度多少?”

旋轉鏡邊上的斯托克斯看了眼儀表盤,報出一個數字:

“每分鐘60轉!”

老法與走到身邊的徐雲對視一眼,問道:

“羅峰同學,加到300試試?”

徐雲點點頭:

“好。”

轉速很快提升。

一分鐘300轉,周期就是60/300=0.2秒。

ω=2π/T=10πrad/s。

這個轉速從後世來看顯然是不夠的,五公裡的光路,轉速最少要在800以上。

不過徐雲出於實踐角度考慮,還是決定讓老法他們自己慢慢探究。

十分鐘後。

老法看著成像板中心點處的光斑,心中隱約意識到了什麼,臉上湧起了一股潮紅。

與此同時。

斯托克斯拿著一本刻錄著大量數據的表格走到他麵前,恭敬道:

“法拉第先生,數據已經統計完畢了,最終計算這一步...所有教授一致認為應該由您完成。”

現在包括阿爾伯特親王在內,沒人對斯托克斯的這番話有異議。

作為以一己之力推開第二次工業革命大門的靈魂人物,確實沒有人比老法更合適完成這最後一步。

老法見說深吸一口氣,接過表格,當場做起了演算。

“L=20米,d=5000米,△s=0.0007米,△Θ=1.4232°,W=26.7π弧度/秒......”

操作台邊此時雖然站滿了圍觀群眾,但卻無人敢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響,安靜的如同2022年的釜山圖書館。

唯獨鋼筆與羊皮紙接觸的沙沙聲依稀可聞。

十分鐘後。

老法放下鋼筆,麵色複雜的歎了口氣。

沉默良久,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一旁的阿爾伯特親王走上前,拿起羊皮紙看了一眼:

“光速.....每秒298372公裡?”

老法緩慢而又堅定的點了點頭,用顫抖的手指摘下眼鏡,捏著鼻梁,心緒複雜。

旋轉鏡測光法的原理很簡單,比起通過木衛一的測定方式,顯然直觀且精確無數倍。

此前科學家之所以公認21.2萬公裡/秒這個數字,一來是因為惠更斯和小牛的雙重擔保。

二來便是科學界找不到除了星空之外的測光方式。

在所有人的潛意識中,想要測量光速,地球之外的尺度空間便是唯一的選擇。

結果沒想到......

徐雲不過用了幾麵鏡子,便在地球上輕易的測算出了光的速度?

“肥魚先生,真是恐怖如斯啊......”

而就在老法驚詫之際,空地上忽然響起了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

“不對吧,羅峰先生,你不是說能拿出反駁波動說的證據嗎?請問測量光速,與波動說之間有什麼直接關係嗎?”

老法和徐雲下意識的看去。

果不其然。

發聲的人正是安古斯·羅曼。

看著有些氣急敗壞的安古斯·羅曼。

徐雲忽然燦爛一笑,露@出了一排潔白的牙齒:

“對呀,所以測光速隻是一道前菜,後頭才是大餐呢。”

...........

注:

今天生日,雖然已經過了吃生日蛋糕的年齡,不過可以討點月票嗎?

真生日哈,不是為了月票找的借口,看到騷擾攔截短信一堆提醒我生日快樂才想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