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不是的。
《遮天》《吞噬》《永生》《凡人》這些作品,哪怕以2022年的眼光去看都依舊堪稱經典。
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也同樣有它的閃光點。
視線再回歸現實。
想到了V=1/√ ̄μ0ε0,那麼接下來就很簡單了。
“V=1/√ ̄4π×10^-7m·kg/C2X8.854187818×10^-12C2s2/kg·m3.......”
如此複雜的計算過程,自然也就又交給了小麥操刀:
“所以V=√ ̄8.987552x10^16m2/s2......”
“最後答案是2.9979X10^8m/s!”
小麥計算出的數值是真空中的光速,加上徐雲等人測量多多少少都有些誤差,因此在小數點後有些不同是非常正常的。
“2.9979X10^8m/s......”
法拉第重複著這個數字,心中感慨不已的同時,還鬼使神差的冒出了另一個想法:
如果自己想要在劍橋大學長期任教,估計要定期向阿爾伯特親王討要一些硝酸甘油了.....
隨後他深吸一口氣,看向徐雲,問道:
“羅峰同學,如此看來,光和電磁波難道是一種東西了嗎?”
徐雲果斷點了點頭,剛想說某些話,將出口時卻生生止住了。
刹那之間。
他的心中掠過了很多想法。
隻見他遲疑片刻,本應出口的內容換成了另一句話:
“是的,法拉第先生,根據當年肥魚先祖的研究,他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那就是電磁波,是一種特殊頻率的光。”
後世學過高二物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光其實是電磁波的一種,屬於電磁波的真子集。
通俗地說就是某一個頻率...也就是波長範圍內的電磁波,我們稱之為光。
例如人類隻是靈長目動物裡麵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把人類比喻成光,那麼電磁波就是所有靈長目動物。
當然了。
這隻是比較基礎的一些概念,深入下去就很複雜了。
比如電磁波可以說不需要介質傳播,也可以說以時空為介質傳播,譬如時空波動就是弦論中的開弦。
所以引力引起的時空曲率變化可以影響光,甚至有些人認為人們曾經尋找的以太其實就是時空本身等等.....
尤其是一些民科,酷愛在這方麵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看法。
據說去年還有人發郵件到科院,表示希望能進托卡馬克觀測一番......
彆人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位是朝聞道秒死可矣......
總而言之。
無論更深層次的理論哪個正確,光是電磁波的真子集這個概念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思索再三,徐雲還是決定提出一個相反的說法:
電磁波是一種光。
畢竟就目前的情況來說,‘肥魚’的人設實在是有些太完美了。
曆史上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完美無缺的‘神’是不存在的,也是會出問題的。
任何一個人都會犯過錯,甚至有被人詬病的黑點。
長久以往,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徐雲乾脆學了個蕭何自汙,給‘肥魚’套了個黑色的光環。
其實在此之前,徐雲就考慮過這個問題。
奈何想要找一個可以作為黑點、但同時又對科學史發展沒那麼大影響的實驗目標,篩選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而可巧不巧的,電磁波便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電磁波和光的屬性紛爭始終都維持在理論領域,實操環節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甚至你說光和電磁波都是另外一種不存在的東西——比如說都叫做‘釣魚娘’,在實操環節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同時在過幾年。
等到JJ湯姆遜從實驗中發現了陰極射線,科學界多半便會對徐雲的說法產生懷疑了。
待光是電磁波的真相一被發現,想必屆時很多人都可以鬆一口氣:
哦,原來肥魚先生也會犯錯啊......
格局.jpg。
當然了。
此時的法拉第並不知曉徐雲的想法。
在聽到徐雲的這番話後,他的心中隻是閃過了一絲微不可查的怪異感,便很快接受了這個解釋。
畢竟從目前掌握的現象來看,光和電磁波確實找不出太明顯的區彆。
隨後徐雲又與法拉第等人用偏振片之類的設備驗證了電磁波的特性,發現它同樣具備有折射、反射以及偏振的特性。
到了這一步,剩下的就是收尾環節了。
隻見法拉第取出一張羊皮紙,在上頭寫下了最終結論:
【經驗證,電磁波是一種特殊的光】。
隨後法拉第等人又歸納了一遍實驗結果,準備將相關內容在下一次學術會議上正式公布。
至此。
徐雲在劍橋大學搞出的第一波騷操作,便正式被畫上了休止符。
想來從今以後,應該不會再遇到比這更刺激的事兒了.......
吧?
法拉第和焦耳基爾霍夫都出來了,徐雲確實想不出還有什麼比這陣仗更大的事情了.......
嗯,絕不可能!
如果有,他願意當場再把那柄斧頭吃掉!
半小時後。
收拾好設備的徐雲帶著小麥,重新回到了302宿舍。
剛一進屋。
徐雲便將圍巾一解,仰躺在了床上。
實話實說。
這兩天的實驗看起來非常順利,但對於徐雲來說,肩膀上的壓力卻也著實不小。
畢竟整個環節中哪怕有一個細節出錯,都可能對結果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好在靠著自己上輩子勤奮更新積累下的人品,這一關算是順利度過了。
而就在徐雲仰躺之際。
他的麵前久違的浮現出了一道光幕。
【檢測到麵壁者第一環任務已完成,任務評價及第二環任務生成中.....】
........
注:
高考出成績了,有同學報一下分數嗎?